见证历史 亲身参与 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式

美友11521337

<p class="ql-block">在京城看孙子期间,河北篮球功勋教练陈道宏,在我们驻地附近请客。席间,他告知我说,3月23号在清华大学有一个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式,其中有河北老教练李汉亭入堂。听此消息后我心砰动,觉得应参加一下,以见记辉煌时刻。陈道宏曾是2023年的中国篮球名人堂入送人物,这次又有一位河北名教头加盟,乃是河北篮球史上的值得大书特书的喜事。于是我让曾在清华读了八年书(建筑设计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生毕业)的儿子罗丹帮忙给我弄几张门票。</p><p class="ql-block">吾儿还挺争气,通过关系给我找了四张门票。方使我能亲身体验中国篮球一大盛事,亲眼见证又一位河北名教头入选中国篮球名人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酌过后,留张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专门邀请河北长城网体育记者来京采访此次盛事和上任名人堂人物陈道宏。</p> <p class="ql-block">中国篮球名人堂 燕赵名宿占一位——记著名篮球教练员陈道宏</p><p class="ql-block"> 罗一</p><p class="ql-block">叱咤风云人物,着实令人尊崇。我是20世纪80年代末结交陈道宏的。由于都喜爱篮球运动,更因为陈道宏球打得漂亮,我打心眼儿里很敬佩这位老兄。当年,我担任河北省体育记者协会负责人时,经常带领河北各新闻单位的体育记者采访陈道宏,所以对这位老兄还是比较了解的。他给我的印象是头脑聪明、为人憨厚,作事踏实、行为干练。当运动员时充当组织后卫,穿针引线、左右逢源,里突外投、游刃有余;作教练员后出谋划策、指挥有方,足智多谋、胸有成竹。他原是北京市35中学生,西城区体校篮球班学员,曾在先农坛提高班训练,是北京青年队的后备人选。1965年因父亲工作调动而迁居河北保定。陈道宏是1966年4月份调入河北男篮二队。1971年升入一队。运动员期间河北男篮运动成绩最好也就是全国第八名。虽然也是甲级队,但总处于升降级的边缘。1979年,他退役转为助理教练岗位。到20世纪80年代初,河北男篮已排名全国第23名。1984年陈道宏接任河北男篮主教练。他认为要想打翻身仗,提高排名和运动成绩,就必须改变队伍的风格和技战术体系。陈道宏带领中国女篮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他首先狠抓队伍的日常管理,严格生活作息制度,加强团队协作和刻苦训练的教育,充分发挥党团员和老队员主力队员的带头表帅作用。训练上加强身体力量和对抗性,提高耐力和强度的完成质量。技术上则强调了快速技术的提高,注重中远投的命中率及移动中的合理运用。更重要的是加强了防守的训练,尤其是全场和半场的紧逼盯人防守。战术上注重快速的攻守转化,提高阵地进攻的整体性和快速进攻的机动性,以此加强比赛的強度和对抗性。艰苦奋斗的几年终于有了结果。1987年河北男篮成功从预赛中出线,获得了全运会决赛的参赛资格。1988年,陈道宏带领河北男篮夺得全国篮联亚军。1989年获全国锦标赛冠军。1990年在四川成都,河北男篮连克八一队和辽宁队等传统强队,又获得了全国联赛冠军。创造了河北男篮历史最好成绩。1991年河北男篮又获了全国俱乐部杯赛冠军。把当时的全国重要比赛冠军拿了个遍,让人佩服、令人称道。陈道宏执掌教鞭那几年,成为河北男子篮球队最辉煌的时期。他也为国家培养了马健、梁达、郜树敏、马永忠、王怀煜、翟志江等一批优秀的队员,他们中的部分人至今还工作在CBA或各级篮球队的一线。1994年经中国篮协评审,报国家体委批准。陈道宏出任中国女篮主教练。当时的女篮由于奥运会后部分老队员和主力队员因为年龄和伤病的原因,选择了退役和离队。队伍的实力受到一定的影响。接手这支队伍确实是一个考验,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风险。陈道宏根据当时队员特点,充分发挥了内线高大队员(郑海霞)的作用。较好的处理了内线与外线,高度与速度,阵地进攻与快速反击的关系。1994年,陈道宏带领中国女篮获得亚洲锦标赛冠军,继而又获得了世界锦标赛亚军!1995年蝉联亚洲锦标赛冠军。1996年获得了奥运会第九名。最近,我又电话采访了陈道宏,请他讲几段当年执教河北男篮和中国女篮的故事。他用微信语音回复我说,印象最深的,一个是1988年河北男篮获得全国亚军以后,当时队里的锋线位置韩青龙和王怀玉年龄也逐渐偏大,另外身高优势也不够。1989年,我们就从河北二队调上了梁达。他身高一米九六,身体素质也非常好。当时在梁达的培养上,我们注重发挥他移动速度快、跳投准的特点,就是拉出来可以远投三分,然后进到罚球线的腰部四五米处,他又可以作背身的篮下进攻。那么对于三号儿位置的角色就能里突外投。因为当时在国内男篮防三号位的人,想做到既防突破、又防远投还是比较少的。所以那时候我跟梁达说好,每天集体出早操后,特意让梁达加练20分钟,主要是练背向转身投篮的技术。下午下课后再拿20分钟练面向篮,三分线外投篮和向底线突破的急停跳投。练了一段儿以后就在1989年末和1990零年初就开始见效了。我们有一次是打广东队,梁达就是连投带突,那一场独得46分!对于整个儿提高队伍的实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陈道宏(前排中)和女篮队员在一起合影还有一个印象比较深的事,就是1990年的全国男篮联赛。当时国家体委规定是一天两场比赛,上午一场,晚上一场,我们那天是上午打八一、晚上打辽宁。上午打八一之前,我让大家放下包袱,打出自己的水平就可以了。结果我们上半场结束时,输给对方14分。中场休息时,我就跟他们讲,你们要这么打,那咱们肯定赢不了。今儿这场球你们下半时就放开了打,解放思想,敢于拚抢。下半场,这帮小伙子真放开了,打到最后还剩30秒左右,我们仅输一分球。然后我让队员们打全场紧逼,还剩下12秒时,八一队宋立刚一个传球失误了。这时候我赶紧叫暂停,布置一个战术,让小郜去发界外时,其他的人都拉到两个45度角儿,让马健站在中场线上,让他控制住球。当时防马健儿的是宋力刚,我让马健拿着球儿就开始往里突,但是一定要记住了,不是突破上篮,而是突过罚球线,就在距离篮圈儿有四五公尺圆弧的那靠里边儿那个位置,就在那儿跳投。马健儿很听话,就按我的要求做,拿球突破宋力刚,突到罚球线,宋力刚就往后撤,他怕马健上篮。这一撤,正好留出了两三公尺,马健儿就立刻跳投,结果球起进筐,我们赢了八一队一分球。当天晚上我们又打辽宁队,我们确实在实力上跟他们有一定差距。但还是让队员用拼的态度放开来打。我们一直我们被对方压着十分球左右,打到下半场还剩五分钟左右的时候,我就跟队员们讲,加快转移速度,到前场减少阵地进攻,就是抢投外围的三分球。因为当时国家体委规定,如果投够三个以后,第四个就可以得四分了。那我们就利用规则,加强这方面儿特长。还剩下两三分钟时,郜树敏三分得手,韩金龙也进了,其他人也都跟上了。最后又是剩到30秒左右,我们开始领先一分。然后在辽宁进攻时,我们还是采用半场紧逼,因为那时候队伍紧逼训练抓的很好。在我们的紧逼状态下,最后他们一下把球传回线了。那时候还剩下五、六秒,我马上叫暂停,让队员站成一排,两个往前跑,一个在原地,还有一个往后跑。我们把球发到后场,进后场控制到点,所以晚上我们又赢了一分。那天,我们上午赢八一分,晚上又赢辽宁一分,终于拿到了全国冠军!陈道宏在回忆执教中国女篮时,如数家珍:当时郑海霞确实很突出,但如果你只是站在罚球线禁区的两个腰上,左右的移动,这个相对好防些。后来我们就在海霞的运用上呢,改变了个打法,把海霞拉到罚球线上来,从上往下走,利用掩护,发挥空中优势让其进攻。在1994年的时候我们开始使用这种高低位的打法,海霞那一年就获得了世界女篮锦标赛的MVP。除此之外,我还跟控球者河北队员郑冬梅讲,你要善于控制好这个时间和节奏,一一旦高位这边打不动,还剩下五、六秒时,再把球转到右侧,不管是远投还是突破,干就是了,不能再等了。所以这个战术我们打的很成功,当年世锦赛上我们相继战胜澳大利亚和日本,以小组第一直接出线。进入前四名以后,打交叉我们又对澳大利亚且又赢了。我感觉就是在海霞的使用上,我们比较大胆,敢于改变她的位置,变换她的一些打法,把原来的横向移动,改成立体运动、上下移动。使海霞有更大的活动空间,所以她的作用发挥的很好,几乎是场场打满40分钟。除把海霞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外,外线的小个队员也充分发挥了她们的速度和准度,象刘军、王芳投篮是很准的。而李欣和冬梅的速度又是很突出的。这拨队员在高度和速度以及准度的结合上还是很好的,针对性也是很强的。</p><p class="ql-block"> 由于陈道宏的出色表现,1994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教练员”。1999年获得“新中国篮球运动荣誉奖”。2023年经中国篮协多方面评选审批,陈道宏以“杰出教练员”的光荣称号入选了中国篮球名人堂。这既是对他从事篮球教练员的肯定认可,也是对他从事体育工作的最高褒奖!陈道宏配得上这些荣誉表彰,也无愧于这些光荣称号! 【作者简介】罗一、中共党员,曾服役铁道兵,曾任中国体育报驻河北记者站特约记者,中国体育记者协会常委,河北省体育局办公室调研员,河北省体育记者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河北省体育局新闻发言人,从事体育宣传40年,现任河北省健步走协会副主席。</p> <p class="ql-block">陈道宏曾带领中国女篮夺得世界女篮锦标赛亚军。</p> <p class="ql-block">手捧奖杯,心潮澎湃。</p> <p class="ql-block">特邀嘉宾,出席盛典。</p> <p class="ql-block">参加座谈,吐露心声。</p> <p class="ql-block">当年照片,值得回味。</p> <p class="ql-block">清华新学堂,仪式举办地。</p> <p class="ql-block">中国篮球名人堂入堂仪式在久复盛名的清华大学新学堂隆重举行。</p> <p class="ql-block">清华学子,表演节目。</p> <p class="ql-block">李汉亭先后参加过三次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两次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和第15届奥运会。他虽然身高仅有1米74,但由于有国家队教练牟作云、唐宝堃的精心指导,再加上自己潜心钻研,技术全面熟练,脚步动作灵活,擅长运球突破和传球,打过中锋、前锋和后卫,是国家队的主力,担任过副队长和队长。李汉亭随国家男篮南征北战,出访过苏联、芬兰、匈牙利、罗马尼亚等许多国家。世界大赛的风云,开阔了他的眼界,他真切感受到作为一名新中国运动员的光荣和自豪,因而更加珍惜短暂而宝贵的运动青春。他一边继续在球场上认真打球,一边立下雄心,退役后一定当个好教练,为祖国培养出更优秀的篮球运动员。1956年,李汉亭结束了运动员生涯,从国家队退役后,担任了国家男篮“蓝队”教练,开始了教练生涯。1958年,李汉亭出任中国青年女篮主教练,率队出访苏联,取得七胜二平一负的好成绩。1959年,河北省天津市合并。在当年举行的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上,河北女篮力战群芳,获得第三名。1960年,河北女篮荣获全国甲级联赛亚军,同年,战胜了来访的朝鲜女篮和苏联俄罗斯女篮。1961年,再获全国亚军。1962年,名列全国第三。1965年,河北女篮登上第二届全运会亚军的领奖台。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预赛之前,主教练陈秀珊因家庭生活困难多而离队。预赛之前三个月,李汉亭再度出任主教练。天公不遂人愿,河北女篮与八一、黑龙江、山东三支甲级劲旅分在同一赛区强弱悬殊,难以匹敌。河北女篮再次“落马”。面对女篮长期在低谷中挣扎而不能奋起的危难境况,河北体育界篮球圈内的人士一片黯然。虽说女篮集中了燕赵大地上的巾帼精英,但是同外省市强队比较起来,中锋低,后卫矮,前锋弱,谁又敢说能在六运会预赛中避免重蹈覆辙?谁来领衔?谁来挂帅?——女篮在期待,体委在呼唤,全省在关注。然而,前车可鉴,胜负难卜,女篮教练们无人上前接军令状。其实,这并不奇怪。历史发展到今天,竞争的形势使人们对领衔挂帅者的期望在逐步升级。一举成名天下知,一失足成千古恨,这在体育竞技界内两极分明。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已成为社会和人们对统军人物的苛求了。这也很正常,现代社会对每个人都是高成功率的要求,教练也概莫能外。激流勇退是一种选择,迎难而上也是一种选择。在篮球场上苦斗了一生的李汉亭属于后者。他酷爱篮球事业,作为一名老教练,深知自己的职责。他又一次挺身而出:“我来!玩儿老命也要拼进六运会决赛!”心也篮球,魂也篮球,成也篮球,败也篮球。省体委领导面对这位50多岁请缨挂帅的篮坛宿将,心弦在颤动,他们相信李汉亭的能力,更钦佩他对事业的忠诚。他们知道,执著坚定的事业心,使李汉亭毫不顾及单身生活的冷漠,心中唯有篮球。1980年,李汉亭与共同度过二十多个春秋的妻子分手了。“我的家庭是很美满幸福的。这么多年来我带队训练比赛经常外出,回到家中也在想着球队。我有四个孩子,但三个孩子出生时我都不在家,我爱人有自己的工作,可她承担了全部家务。我父亲去世时,她一人料理了老人的后事。我一直认为,顾事业就顾不了家庭,现在看来,我对家庭对爱人确实关心不够。”李汉亭不愿过多地回首往事,但寥寥数语中充满着对前妻的歉疚之情。这位50多岁的老教练,从此又过上了孤寂的单身生活。他没有心思为自己重新组织家庭。他把后半生的全部精力,倾注于河北女篮事业,他决心率领女篮冲出低谷,打一场翻身仗。老夫聊发少年狂。1988年2月,在石家庄举行的全国乙级联赛上,河北女篮取得第一名,获得争夺甲级队资格的决赛权。两个月后,李汉亭从主教练的位置上退了下来,他已经60岁了。1988年8月,河北女篮参加全国锦标赛,李汉亭应邀随队前往。河北女篮获得第四名,张蕴藻主教练说,这还是李指导打下的底儿。人们感谢这位为篮球事业奋斗了一生的老运动员、老教练员,国家体委授予他“新中国体育开拓者”光荣称号,那金灿灿的奖章上,闪烁着奋斗成功者的光芒。然而,李汉亭却在深深地自责:第六届全运会,成败各半,自己带队这么多年,才刚刚同强队打了个平手,自己没有更好地尽到责任。的确,他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许多遗憾,几度欢喜,几度忧愁,使他不能对自己说上一句满意的话。但是,胜败兵家常事,在艰难的体育竞技场上,一个人能将自己的梦想实现一半,他就是一个胜利者。一条宽阔的大河,平静徐缓地流向山影迷蒙的远方;河岸上,几棵大树挺直躯干,昂首参天,环绕着一间低矮的小屋。一幅油画描绘了这样的场景,女篮姑娘们把这幅油画赠送给李汉亭,借画家的彩笔来表达她们对老教练的感激与敬重。然而,他没有把自己封存在家庭之中,晚年的足迹依然铺洒在篮球场上。</p><p class="ql-block">李汉亭虽己去世多年,但中国篮协没有忘记他,中国篮球名人堂也还想着他!</p> <p class="ql-block">汉亭教头,功成名就。</p><p class="ql-block">父子同框,珍贵留念。</p> <p class="ql-block">汉亭之子,介绍老父。</p> <p class="ql-block">Al技术让李汉亭复活了。</p> <p class="ql-block">老旧照片,无比珍贵。</p> <p class="ql-block">带领矿大女篮,获得全国冠军。</p> <p class="ql-block">带领河北女篮,四夺全国亚军。</p> <p class="ql-block">汉亭儿子,代表讲话。</p> <p class="ql-block">训练笔记,周密细致。</p> <p class="ql-block">九十老翁,光荣入堂。</p> <p class="ql-block">吳成章之子吳忻水代表讲话。</p> <p class="ql-block">黄烈队长,名正入堂。</p> <p class="ql-block">八一队球员李玉林讲述老队长黄烈的动人事迹。</p> <p class="ql-block">苗立杰讲述成长过程。</p> <p class="ql-block">巩晓彬的霸气英姿。</p> <p class="ql-block">优秀裁判,光荣入堂。</p> <p class="ql-block">国际篮球协会裁委会专门为郭玉佩发来贺词。</p> <p class="ql-block">老一辈和新一代。</p> <p class="ql-block">传奇传承,留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打卡之地,留影纪念。</p> <p class="ql-block">接受采访,体会随谈。</p> <p class="ql-block">在吾儿罗丹上了八年学的清华,接受河北长城网记者采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