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船游》 ——埃及土耳其游(四)《最美系列》129

矫老师

<h5>《我所见到的最美》是一部行万里路的随笔集。放怀形骸以外,浪迹山水之间,才能体味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出行是心灵的沐浴,置身自然, 访草木以素心,临溪流以净灵,在山水畔涤荡人之龌龊。出门是猎奇学习,登高望远,极目层峦叠嶂,置己苍茫云海,在天地间方知身之寸微。出门还是情感交流,亲朋好友,感美好的瞬间,享温馨的相伴,在情景中交流爱之真诚。</h5> <h1>在阿斯旺的晨曦中,游船缓缓开动。天际勾勒出一幅绚丽的画卷。橙红、金黄、淡紫,墨蓝,各种色彩交织在一起,洒到河面一层朦胧的霞光。薄薄的雾霭笼罩着河面,似轻柔的纱幔,给尼罗河增添了几分神秘。</h1><h1>棕榈树在霞光中露出挺拔的身影,向着天空伸展枝叶;芦苇丛在晨风中轻轻摇曳,掀起了阵阵浪潮;水草随着河流轻盈舞动,远处的沙山在雾中若隐若现......偶尔,几只鸟儿从枝头窜出,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为这静谧增添了几分灵动。</h1><h1>午后,天空湛蓝白云飘飘,尼罗河水清澈碧绿,两岸的片片农田,一派生机盎然。嫩绿的棉花苗摇晃着身姿,淡紫色的洋葱显示着高雅;金黄色的油菜花亮丽耀眼。几头吃草的牛,被游轮惊扰,抬头看了一眼,又低头继续它们的美食。</h1> <h1>夕阳西下,从浅橙到深红,从晶蓝到淡紫,色彩层层递进,将晚霞徐徐拉开。尼罗河上,绸缎般柔美的色彩在慢慢蔓延。水鸟在空中掠过,飞翔的剪影在余晖中格外清晰,游轮缓缓行驶,划出一道道金色的涟漪......</h1><h1>暮色中,两岸的棕榈树拉出长长的倒影,随着微风轻轻摇曳。原本清晰的农田和山脉,在晚霞中渐渐朦胧。岸边错落有致的农舍,显得温馨宁静。一艘小船缓缓靠岸,渔网装满了渔人对生活的期盼。</h1><h1>天光水影中,几只白帆悠悠驶来,有的饱满如鼓,奔向远方,有的微微倾斜,与河水低语。那种宁静而高远的美,深深印进脑海,成为心中的美好。天色渐暗,帆影渐渐远去,时而模糊,时而清晰,像是穿越了时空隧道,留下一缕神秘的余韵。</h1> <h1>夜幕降临,天上繁星璀璨,两岸灯光点滴,二者交映成辉。温柔的尼罗河,轻推着游轮在夜色中前行。船舱里的灯光次第亮起,晚餐的香气阵阵飘来,人们仍然站在甲板上,不愿离开这柔美迷人的夜色。<br>月光洒下,河面闪烁着点点银光,如繁星坠落。远处的山峦轮廓模糊,椰枣的树影婆娑成舞,在黑白世界中,万物成为一个个幽影,将尼罗河笼罩在一片神秘的氛围之中。万籁俱寂,偶尔传来几声狗吠,为这静谧增添了几分生活的气息。<br>早霞的温柔、晚霞的热情、星空的神秘,给尼罗河留下了如诗如画的印象。这条孕育了埃及文明的母亲河,用6670公里的身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现实与梦想;用它独有的方式,讲述着时间、生命与文明的故事。</h1> <h1>尼罗河的两岸与远处的沙漠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远处,沙丘起伏连绵,气候炽热干燥,沙暴不时扬起,一片荒芜死寂。近处,两岸绿洲,植被郁郁葱葱,树木高大挺拔,农作物随风起伏,果树上硕果累累,一派生机勃勃。<br>水是生命的基础。在埃及这片土地上,沙漠与河流一直进行着生死较量。而生命,坚定不移地站在了水的一边。尼罗河谷和三角洲地区仅占埃及国土面积的4%,却承载了全国95%以上的人口。没有尼罗河,埃及只是撒哈拉大沙漠中的一片荒芜。<br>沿河前行,我看到了两岸芦苇随风摇曳,在尼罗河的呵护下翩翩起舞;高大的棕榈树伸出枝叶,向尼罗河诉说着感恩之情;农民在田间播下希望的种子,等待着尼罗河水的灌溉;渔民熟练地撒下渔网,收获着尼罗河的馈赠。只有走近尼罗河,才能明白“母亲河”这一称谓的深情厚谊和无尽意义。</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