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26日,星期三一早,红石榴战队的老队员们,在西罗园儿童足球乐园,手把手教清华大学中国式现代化专题研修班的同学们,习练石榴神功之易筋经。</p><p class="ql-block"> 西罗园是北京市丰台区一个住宅小区,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信息化和管理控制自动化等优质服务为一体。内部环境整洁干净,各种建筑设备齐全,设施完备,交通纵横交错,四通八达。小区整体体现现代简约风格,采用中间高、东西低的建筑高度,使小区建筑形态层次分明,富有强烈韵律感。</p><p class="ql-block"> 《易筋经》由少林寺佛家达摩祖师所创,是红石榴战队喜欢修练的独特武功。达摩南北朝时来到了少林寺,每天和他的弟子们诵经打坐,身体疲劳,经常生病。于是达摩就发明了一套易筋经功法来锻炼身体。</p><p class="ql-block"> 在“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的牌子前,主讲袁大拿把脚放到头顶,心平气和地告诉清华大学的同学们:《易筋经》强健筋骨,养息练气,以最静态的动作达到最佳的运动效果。用数量级对比打个比方——日常状态下我们感受不到血液循环,这个状态的血液动态是10%,上班赶路是20-30%,跑步是40-50%,而易筋经的练习,用最静态的动作就能达到40-50%的效果。练习前必须先静心松身,最好在有气感后方可行功。仍然采用逆腹式呼吸法。呼气要慢。在自然界中,呼吸频率越高寿命越短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狗每分钟呼吸五十次,平均寿命只有十到十五年;而龟只有每分钟二到三次,寿命可达五百到一千年。人体在呼吸频率极低时,可大大降低细胞的兴奋度,有效消除神经细胞的紧张。这时人体能量消耗降低,新陈代谢减慢,机体耗氧量减少,而机体储能开始大大增加。当你感到身体在热感时,健康细胞的活性和自我识别能力大大增强,对能量的摄取要高于那些病老的细胞,这就加快了那些病老细胞的死亡进程,最后被新生细胞所代替。</p> <p class="ql-block"> 小军远望“娃娃鱼游泳培训”的牌子,做了一个坐板凳造型,举手提问道:《易筋经》这个名称、名字,大有深意。我想知道易是什么意思?筋是什么意思?经又是什么意思?</p><p class="ql-block"> 袁大拿把双手在后背合十,看着“银潮足球俱乐部”的牌子,答道:“易”是指变化、脱换之意。“筋”通常指筋骨及筋膜。《黄帝内经》中讲,身体健康最重要的标志是骨弱筋柔。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年轻的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就是----身体柔软,每个地方都筋柔骨顺的,身体里面的筋像皮筋儿似的,弹性十足。在自然状态下,年龄越大,身体就会越僵硬,皮筋慢慢地就变得像麻绳,而且这根麻绳还很容易风化,变得越来越不结实,又脆又容易断。筋在人体,就好比树叶的叶脉,层层叠叠,起着营养、输导和连接作用。中国人把这个“筋”字造得也非常有意思。上面是“竹”,下边是古字的“肉”和“力”,表示像竹纤维一样的筋络将皮肉连在一起,人才有了血脉和力气。人体最怕的就是“筋缩”,就是感觉身体越来越僵硬,不光韧带变硬,筋膜、血管等也逐渐变脆,容易腰疼、脖子疼……,从里到外都是毛病。所以老话说的好——筋长一寸,延寿十年。筋养气,气养血,血再养筋,筋长一寸,寿长一年,筋长力大,日常养生,武术练功,都要练筋。而筋在人体,比肌肉先老,却比肌肉更难练。中国传统功夫都是练筋的,西方体育都是练肌肉的。练筋是个功夫活,还得有窍门。易筋经就是专门练筋的功法。</p> <p class="ql-block"> 小军金鸡三点头:听您一席话,我明白了筋的含义。那么,经是什么意思呢?</p><p class="ql-block"> 袁大拿用手捋了捋大肠经,接着答道:“经”就是指经胳、路径、导向。“经”还有指南、法典的意思。“易筋经”的意思,就是“通过改变筋骨打通全身经络”。所以,《易筋经》是一门易换筋骨、打通经络的功法。</p><p class="ql-block"> 话音刚落,两个小朋友正在打的乒乓球,由于没被接住,顺着地面遛了过来。</p><p class="ql-block"> 还没等小朋友去捡,一个短发老农民急冲冲跑过来,捡起球就想打。</p><p class="ql-block"> 小军双震脚,大声喝问老农民:你是哪里来的?怎么不像北京居民?</p><p class="ql-block"> 老农民摸了摸胸前戴的防漏围兜,哭着说:我确实是外地人,是从新疆跑到北京来上访投诉的。我是水滴君2021年8月28日撰写的《天山下访快活养老院》一文中快活养老院里的老农民,和祥林嫂、廉颇、丁老克等老人为伴,并一起受虐待。我经常遭到护工孙二娘的欺负,我爱打乒乓球,孙二娘偏偏不让我打,再加上我没有那么多钱往账户里打款,施恩孙二娘就把我赶出了养老院。听说造访过我们快活养老院的红石榴特别行动小组现在西罗园,我就来这里向您们投诉了,希望您们为我主持正义!</p><p class="ql-block"> 真定长呼了一口气,缓缓讲道:原来是红石榴的老相识,失敬失敬!2021年时,我还没有加入红石榴,没见过你。老农,既然您爱打乒乓球,我们就带你到我们正定塔元庄村先看一下正在举办的乒乓球比赛吧,过把瘾,参观游览一下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新农村,再设法解决您的问题。塔元庄“老农游”,也就是养老市场化、农业产业化、旅游规范化,我们简称“老农游”,解决得很好,刚好你本身就是个老农民,去那里游览,恰巧是老农游......</p><p class="ql-block"> 裴迅一挥手,满天星驾着穿石号神器,载上大家,向南飞往正定塔元庄村。</p> <p class="ql-block"> 上午七点半,坐在神器上,看着脚下奔腾不息的滹沱河切穿太行山脉,一路蜿蜒入海,滋养着无数村庄,真定向清华大学的同学们介绍:滹沱河北岸的塔元庄村就是滹沱河滋养的其中一个村庄。我们正定县塔元庄村,距县城西2公里,只有597户人家。1982年到1985年,担任正定县委副书记和书记期间,总书记经常骑着自行车来这个村调研,和村民拉家常、谈发展。1984年夏天,他提出正定发展“半城郊型”经济不久,又一次来到塔元庄村的田间地头,了解村民发展多种经营、集体经济的情况,鼓励大家用好县里的政策,大力发展第二产业,搞好农副产品深加工,实现多次增值,增加村民收入。</p><p class="ql-block"> 这时神器飞临塔元庄村上空,从空中俯瞰外形酷似宝塔,常山补充道:塔元庄村明代时邢姓从山西迁到这里定居,逐渐发展成村落,因为村庄平面呈塔形,所以取名塔元庄。在“半城郊型”经济思想指引下,塔元庄村一方面充分挖掘利用毗邻城市的各种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另一方面立足本地资源条件,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搞好农工商综合经营,驶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p> <p class="ql-block"> 上午八点,神器降落在村口。</p><p class="ql-block"> 在村支书的带领下,同学们走进塔元庄村,只见街道整洁、高楼林立、游人如织,乡村振兴展览馆、智慧农场、研学营地、美食一条街、水上嘉年华等场馆设施一应俱全,宛如一幅“车在林中走、人在花中游、家在河边住”的美丽画卷。</p><p class="ql-block"> 早已安排好的讲解员边走边向同学们介绍说:我们塔元庄村全村耕地面积2215亩,总户数597户,2313人。现在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了3万元,过上了“有钱有车有楼房”的幸福生活,是率先全面建成高质量的小康村,还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村、国家环境卫生示范村、河北省文明生态先进村、农村新民居建设示范村,是中国乡村振兴的示范村。而上世纪80年代初,我们村庄四周还是大片荒滩,全村2000多口人,只有760亩耕地,人多地少,乡亲们日子过得紧巴巴。虽然村庄离正定县城、省会石家庄不远,距离县城只有4里路,却犹如一块飞地,进城的道路不畅,没有好走的路,都是大坑套小坑、先爬坡后下坡的土路,这么一折腾,鸡蛋得贱卖五分,家具也少不了要散架。人们思想闭塞,经济发展滞后......</p> <p class="ql-block"> 上午八点半,在塔元庄党群服务中心的展厅和村委会的文化长廊内,站在映入大家眼帘的一幅幅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前,讲解员给大家讲述了总书记与塔元庄村长达30多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塔元庄人民深深的牵挂和殷切期盼。</p><p class="ql-block"> 跟随讲解员,同学们了解了塔元庄村的发展脉络、文化底蕴以及取得的各项成就,深刻领悟到塔元庄在总书记的指引下,着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养老市场化、旅游规范化,不断创新发展路径,努力在全国提前实现小康的蝶变历程。</p><p class="ql-block"> 龙飞特别关注总书记在正定工作期间,经常骑着自行车调研,并在2008年1月和2013年7月两次亲自考察塔元庄。</p><p class="ql-block"> 村支书详细地告诉龙飞:2008年1月12日,总书记担任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不久,就把第一次出京下基层的地点定在了我们村。看到塔元庄村“两委”干部正带领村民热火朝天搞新农村建设,他深情地勉励“希望你们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带领群众早日奔小康。”2013年7月11日,总书记在调研指导河北省第一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时,再次来到塔元庄村考察,乡亲们亲切地称他为“老书记”。那次考察,他走访了村委会、村民家、综合超市,并在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召开座谈会,对塔元庄村变化之快、之大表示肯定,为塔元庄村在全国提前进入小康指明了方向——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养老做成市场化,旅游做成规范化。 </p><p class="ql-block"> 讲解员补充说:这“三化”,也可记成“老农游”,其实就是“为城市服务,掏城市腰包”。这与30多年前老书记引领正定发展“半城郊型”经济的思路是一脉相承的。1984年,习近平为正定确立了走“半城郊型”经济发展的路子。</p> <p class="ql-block"> 在一组智慧农业照片前,常山向同学们介绍说:把“农业做成产业化”。塔元庄村,大力发展特色、休闲、绿色、智慧农业,蔬菜厂、豆芽厂、豆腐厂先后建成投产,发展现代农业科技和农村电子商务,注册“真定塔元庄”商标,深化拓展立体无土栽培植物、鱼菜共生栽植等项目,以智慧农业为特色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p><p class="ql-block"> 真定补充说:从那时起,塔元庄村开始改变粮食生产单打一的模式,种大棚蔬菜,建养鸡场、养猪场,向石家庄市送蔬菜、鸡蛋和猪肉。大力发展集体经济,建起了棉织厂、水泥构件厂、防水材料厂,生产医用纱布、建筑材料。当时村里还搞了个工程队,领着100多名乡亲在石家庄市从事建筑工程。塔元庄的变化,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村民的粮袋子、钱袋子一天天鼓了起来,塔元庄村在全乡第一个通上了自来水、第一个搞了村庄规划。</p><p class="ql-block"> 村支书接龙道:1983年12月,总书记在给河北农大全体正定籍的同学们回信时写道“特别是在农村,文化落后、科技落后的状况并未根本改变,陈旧的小生产经营方式的束缚并未取得根本性的突破。而要改变这一切,建设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大农业,靠什么?很关键的一条就是靠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就是靠掌握这些科学技术的专门人才”。20多年后,我翻阅这篇文章,对其中引入科技和专业人才的道理感触颇深。当时,塔元庄村已经是远近闻名的小康村,但也面临着村办产业不强、后劲不足、管理水平低、发展进入瓶颈期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大量资金,更需要专业化的团队。我们通过机制创新,吸引更多市场、科技、人才力量进入村庄。经过长期考察,我看中了长期深耕农产品加工领域,具有强劲资金、管理、市场网络等优势的同福集团。同福集团也在积极寻找与知名村庄合作、回馈乡民的机会。2020年1月,塔元庄村和同福集团共同成立河北塔元庄同福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同福集团货币资金出资占股70%,塔元庄村利用村里集体建设用地及闲置资产使用权出资占股30%,建设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推动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点,同学们来到村东的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智慧农场,一起感受气雾栽培、鱼菜共生、南果北种等现代化农业技术,并参观昆虫标本展示区、多肉种植园等独特景观。</p><p class="ql-block"> 智慧农场是一个集农业、旅游、文化、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农业项目。该项目总投资额为10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为10000亩,其中包括5000亩的种植区、2000亩的养殖区和3000亩的旅游休闲区。</p><p class="ql-block"> 在种植区,老农民用黑乎乎的粗手掀开大棚帘子,热腾腾的蔬果香扑面而来——成排生菜在LED灯下舒展嫩叶,番茄藤蔓攀上3米高的水培架,池中锦鲤摆尾荡起涟漪。</p><p class="ql-block"> 在这里工作的村民唐秀英兴雷奋地告诉老农民:五年前,我还是一个“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浇水、施肥全凭经验。2020年,塔元庄村与同福集团共同建立了塔元庄同福智慧农场,我试着报了名,没想到成了村里第一批“智慧农人”。过去种菜,遇到刮风下雨,我总是提心吊胆。现在俺就是看屏幕,安心着哩!</p> <p class="ql-block"> 唐秀英带同学们走进农场指挥中心。</p><p class="ql-block"> 电子大屏上跳动着各个棚区的温度、湿度、光照数据。通过5G和物联网,1万平方米的智慧农场只需要几个人打理,节水超20%,年增效逾两成。</p><p class="ql-block"> 唐秀英竖起大拇指,告诉同学们:在这里,每一株农作物的生长状态都被实时监测着,农事活动有了更精准的数据。除了根据各项数据进行“智慧种植”,这里的物联网智能远程控制柜还能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根据环境和蔬菜长势,进行自动补光、通风、换气。</p><p class="ql-block"> 行至养殖区“鱼菜共生”区,唐秀英手指着水池里的小鱼,笑着说:鱼粪变肥料,顺着管子给菜施肥,水也得到了净化。可以说,养鱼不换水,种菜不施肥,你说神不神?2024年,我们的农场上新了蛇瓜、老鼠瓜等新品种,举办了各种各样的采摘活动。从“扛锄头”到“按按钮”,我们这个曾经有名的穷村正用科技改写命运。我们塔元庄以智慧农业为特色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为当地的农业产业化开辟了新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 上午十点,同学们转场到塔元庄村村委会对面的利用闲置工厂建成的乡村振兴展览馆。</p><p class="ql-block"> 讲解员引领同学们通过序厅、组织建设、生态循环、合作联盟、乡村文旅、田园康养、同福产业、总规厅八大板块,全方位地展示了塔元庄村与同福集团如何携手实现乡村振兴的壮阔蓝图,亲眼见证它的蜕变与繁荣。</p><p class="ql-block"> 乔大厨看到了“中央厨房”自动化生产线……</p><p class="ql-block"> 美食家被同福大馒头深深吸引。</p><p class="ql-block"> 一款大馒头采用了独特的3S压延工艺,通过连续12次折叠,利用面团网状层叠原理,使得最终产品的总层数达到了惊人的531441层。</p> <p class="ql-block"> 上午十一点,真定带大家走进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p><p class="ql-block"> 和同学们已经熟悉的讲解员在示范园对同学们敞开了心扉:我是一名90后女孩,是塔元庄村的外来媳妇。几年前,我在石家庄高铁站工作,三天两头在外跑,没有办法照顾还在襁褓中的孩子。为此,我辞去工作返回家乡,成为塔元庄同福乡村振兴示范园的一名讲解员。同时,有重要接待任务时,也担任村里的讲解、导游等工作。以前,我觉得乡村振兴这些政策离我的生活很远。如今,我在园区见证了塔元庄村的乡村振兴,也为游客讲解乡村振兴,进一步感受到我与乡村振兴的联系,找到了今后为之奋斗的人生理想。我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我还特意把微信昵称改成了“身在福中”。</p><p class="ql-block"> 村支书骄傲地补充道:在我们塔元庄村,每天都能看到新变化。塔元庄村同福园区已经安排周边村民300多人就业,未来3年内项目计划实现销售收入5亿元,直接及间接解决上万人就业,塔元庄村民人均收入每年将以30%的速度递增。</p><p class="ql-block"> 常山概括道:塔元庄村“村企合作”模式有以下几个特点——在体制上实行“党委领导,市场运作,农民主体,共享成果”,在机制上实行“政府、企业、科技、金融、保险和农民六家握手”,在经济上实行农业农村资源与社会资本的有效融合,产权、组织结构清晰。塔元庄村和同福集团携手,属于强强联合,探索创新了“名村+强企”的合作方式,对于其他村庄引入企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中午,村支书带大家走进村北的养老服务中心——福天下颐养中心。</p><p class="ql-block"> 在样板间,像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老农民小心翼翼地坐在床榻上,有检测和记忆功能的床垫自动显示出身体状况:体重72.3公斤,细胞内液24.1L,总水分38.8L,总水分率50%,蛋白质11.7KG,蛋白率15.08%,无机盐2.8KG。</p><p class="ql-block"> 老农民看着显示出来的身体数据,苦笑道:我的身体状况比以前差了。我现在主要是锻炼肌肉,做俯卧撑,提高力量,防止早早地衰老。</p><p class="ql-block"> 村支书接过话:欢迎无家可归的老农民到我们塔元庄村养老。我们村正在把养老做成市场化。我们建“金融养老+居家养老”新型养老服务模式,投资150万元建成的养老服务中心,不仅服务本村老年人,还辐射周边地区。健身广场、卫生诊所、超市、多功能娱乐厅等设施配备齐全。现在正定县人民医院新院区也已经投用,品质型养老社区、老年大学已经建成。未来,这些康养项目还会和农业种植、休闲旅游联动,打造田园康养综合体。</p><p class="ql-block"> 居住在养老服务中心的一位老太太,在厨房里,伸手触摸灯带,橱柜的置物架下降到合适的高度,取出草莓分给同学们,然后感叹:现在,俺村60岁以上老人每月领700元养老金,物业费、暖气费、水费全由村里承担,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村里也给上。我们这里有老年大学、书法室、桥牌室……如今,城里人都羡慕俺塔元庄的生活。里这比城里的老年公寓还好哩!</p> <p class="ql-block"> 中午在怡品鸽王吃过饭后,来到塔元辛庄健康养老民宿项目建设工地,村支书大声对同学们讲道:3月16日,塔元辛庄健康养老民宿项目在正定县西辛庄村举行了开工仪式。这是正定县塔元庄村联合西辛庄村打造的新型养老项目,将盘活农村闲置房,发展现代农业,打造河北大道西部民宿村。</p><p class="ql-block"> 讲解员补充道:一个村富不算富,塔元庄要带动其他村子一块富。塔元辛庄健康养老民宿项目,主要建设现代农业工程和健康养老工程。现代农业工程融合现代化种植、生态养殖、休闲采摘等多业态,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园;健康养老工程将把西辛庄村闲置民宅改造成养老民宿,由专业团队统一管理运营,打造以健康为核心、功能复合化的现代化田园康养基地。</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两点,讲解员带同学们观看正定村乒擂台赛决赛在塔元庄村火热开球。</p><p class="ql-block"> 比赛现场,从一千多名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的近百名擂主到场参赛。他们中有朝气蓬勃的年轻人,也有经验丰富的中老年选手,大家都怀揣着对乒乓球的热爱,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赛场上,选手们全神贯注,全身心投入到每一场比赛中。发球、接球、扣杀,一招一式都尽显专业水准,直拍、横拍、旋转球等各种技巧运用自如,精彩的对攻场面层出不穷,小小的乒乓球在球桌上飞速穿梭。观众也被紧张激烈的比赛氛围所感染,纷纷为自己支持的选手加油助威,喝彩声、掌声此起彼伏,现场气氛热烈而欢快。活动中还穿插了常山战鼓、舞龙等非遗文化展演活动,表演者以精湛技艺与饱满热情,为广大观众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非遗文化表演。</p><p class="ql-block"> 讲解员向兴致勃勃的老农民介绍说:我们正把“旅游做成规范化”。我们塔元庄村依托正定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滹沱河两岸景观的优势,着力发展以红色旅游、休闲娱乐、田园风光、乡村民俗、文化体育等为特色的乡村游。仅2022年就接待游客180多万人次。正定村乒擂台赛,是为草根搭建的舞台,让田间劳作的双手握紧了球拍,让灶台边的身影站上了赛场,让每一个平凡人都有机会绽放光芒。荣耀属于每一位参与者,他们用球拍证明——乡村振兴不仅是产业的兴旺,更是人的昂扬。</p><p class="ql-block"> 真定对手拿鼓槌的老农民补充说:塔元庄村乒擂台赛的成功举办,充分展现了正定县基层文体活动的蓬勃生机。通过“体育+文旅+非遗展演”模式,吸引全国游客关注正定,助力全域旅游发展,打造“正定村乒”lP,我们要将正定村乒比赛模式推广至全国乃至全世界。</p> <p class="ql-block"> 看完球赛,常山带同学们参观了塔元庄同福四季生态园。</p><p class="ql-block"> 生态园占地1000多亩,种植了草莓、西红柿等十多种水果,是塔元庄村依托当地资源优势,打造集采摘、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乡村旅游项目</p><p class="ql-block"> 初春时节,万物复苏。四季生态园迎来了采摘季,一颗颗饱满的果实挂满枝头。同学们在这里打卡体验,感受田园风光。</p><p class="ql-block"> 讲解员对正啃着苹果的老农民介绍说:我们塔元庄村发展乡村旅游现在已经不再局限于农家乐、果蔬采摘,而是结合市场和游客的需求,将思路拓展到更高、更多元的层次——以乡村为情境,多边延展。依托正定古城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滹沱河两岸景观,倾情推出了“塔元庄+美丽乡村+滹沱河景区”乡村旅游精品线路。</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三点,同学们漫步塔元庄村毗邻的滹沱河一号水面,水域面积300万平方米,河北岸景观大道两侧栽植着法桐、玉兰、白蜡等,草坪面积达12万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村支书兴奋地告诉同学们:我们这里生态环境优美,有着开发旅游的天然优势。现在,依托滹沱河景观,我们塔元庄村建成了木屋民宿小镇,改造完成了美食街,建成了文创研学基地……吸引了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塔元庄村已形成“车在林中走,人在花中游,家在河边住”的新农村风光。</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四点,参观塔元庄村村史馆时,同学们翻阅一摞厚厚的早会记录。大到合作模式,小到智慧农场里种什么菜,都在早会上商量。其中跟老百姓生活相关的事最多。</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还观看了纪录片《蝶变塔元庄》和《牢记嘱托 再谱新篇》,从中了解到村干部带领村民攻坚克难、共同致富的鲜活案例。从一个一穷二白的穷乡村变成远近闻名的小康村,塔元庄村用数十年的不懈奋斗书写了乡村发展的传奇。</p><p class="ql-block"> 老农民对一张特别的“全家福”非常感兴趣,不到两米长的卷轴中集纳了1600多名村民的身影,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p><p class="ql-block"> 讲解员告诉老农民:从2013年开始,我们全村男女老少每三年都会聚在一起合一次影。2022年中秋节拍了最新的第四张。这些照片一张比一张兴旺,一张比一张鲜亮,一张比一张精神。</p> <p class="ql-block"> 晚上在村西美食街草帽石锅鱼吃饭时,讲解员分别给三名清华大学的同学夹了三条鱼,然后讲:总书记给塔元庄村量身定做的“三化”目标,如同一座崭新的灯塔,为塔元庄村实现转型升级指明了航向。塔元庄人牢记总书记嘱托,坚定不移抓落实,用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精彩的“三化”答卷。</p><p class="ql-block"> 村支书接续讲:塔元庄村用实践历程验证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充分诠释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乡村要振兴,支部是关键”的道理。20世纪九十年代,我们塔元庄村“两委”班子变动频繁,思想涣散,战斗力不强,造成村集体资产流失,经济收入倒退。2000年,在外从事建筑生意的我,平响应政府号召,返回家乡当上了村党支部书记,组建了一支跑得又快又稳的“火车头”,把塔元庄村引上了高速发展的道路。为进一步建强战斗堡垒,带动村庄发展,我们村党支部深刻领会总书记提出的“要搞好领导班子的自身建设”的要求,首先从严肃干部作风纪律入手,村“两委”成员严守“不吃、不拿、不贪”“自身清、家庭清、朋友清”的铁规。其次,注重强化干部的责任意识,实行村干部年度目标“承诺清单”,村“两委”班子年初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形成“承诺清单”,并上墙公示,每季度接受村全体党员、村民代表验收。最后,班子成员以身作则,引领示范,努力营造公正团结、务实肯干的发展氛围。比如,推进旧村改造,旧房怎么拆、新房怎么分,是个“老大难”,村“两委”拆房先从自家拆,分房时按先村民、后党员、再“两委”干部的顺序挑,400多户分完,没有引起任何纷争。这些廉洁务实、甘于奉献的举措,很快赢得了塔元庄村村民的广泛认可。20多年来,村庄经历七次换届选举,但人们发现,每次选举中,这支2000年组建的村“两委”班子原班人马都无一例外地连选连任。塔元庄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这些做法,得到总书记的肯定。2013年7月,总书记来塔元庄村考察时深情勉励道“做好基层基础工作十分重要,只要每个基层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有强烈的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都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先锋模范作用,我们党就会很有力量,我们国家就会很有力量,我们人民就会很有力量,党的执政基础就能坚如磐石。”2016年,我们塔元庄村党支部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21年,我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些荣誉既是对塔元庄村“两委”过去成绩的鼓励和肯定,也是对塔元庄村“两委”今后更好带动村庄发展、创造乡村振兴新典型的激励与期许。</p> <p class="ql-block"> 晚餐后,同学们漫步塔元庄村文化广场上,农民们正通过“常山战鼓”、“高跷”、“秧歌”等精彩节目来表达他们的喜悦。每逢重要节日,村民们自发组织的文化活动团体都会进行演出,他们的笑脸和欢快的氛围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真定扭着秧歌对同学们讲:我们石家庄市2020年和2021年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庆祝活动都在塔元庄村举行,如今这里的游客已经突破了105万人次,年销售收入也达到了约3000万元。</p><p class="ql-block"> 北京姑娘丹慧踩着高跷,底气十足地讲道:塔元庄村真的看不出来是农村,一排排漂亮的楼房和街边林立的店铺,和城市社区没什么差别,特别漂亮!我特别喜欢吃这里的绿色食品和馒头,有空闲时间时,我再自驾过来。</p><p class="ql-block"> 玉兔姐姐把丹慧托举到空中,总结道:从塔元庄三十多年发展历程中,大家对总书记的治国理政思想和为民情怀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认识。正定之行,为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实践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