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登庐山

随风儿

<p class="ql-block">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2014年三月末,我曾到过庐山,同样的季节,不同的出行方式,时隔十余年,我随长治徒协,再次登临庐山。</p> <p class="ql-block">庐山,中华十大名山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庐山位于江西省北部,矗立于长江南岸、鄱阳湖之滨。庐山风景秀丽,山峰连绵,云雾翻卷,烟雨蒙蒙,自古以来就有“匡庐奇秀甲天下”的美称。庐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文化内涵深厚,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打卡的旅游胜地。初识庐山,源于小时候学过的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历代文人墨客慕庐山之名,而畅游山水、吟咏诗篇。文人墨客的足迹从未在去庐山的路上中断过,其中这首<span style="font-size:18px;">《题西林壁》,最为著名。而唐 李白借庐山瀑布的磅礴气势,抒发了对自然的惊叹与敬畏,这首诗被誉为咏瀑布之千古绝唱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span></p> <p class="ql-block">巡文人墨客,历史伟人的足迹,再次登临庐山之巅。时间不同,境遇不同,连看到的风景也似乎不同,十多年前的庐山之行,印象模糊,再次来到这里,似曾相识,像到访一位故人,即期待,又忐忑。早上七点多,坐景区大巴车,那些看过的风景一一呈现,上次来的时候,是清晨雨后,云雾缭绕,“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今早看到车窗外闪现的风景,又像是没有来过,山中的景色奇幻而富于变化:时而是苍翠深谷,时而是峭壁陡崖,时而是缓坡绿地。晨光映射下的庐山,奇峰异石宛如披上了绚丽的外衣。幽静翠绿的山间小道也沐浴着晨光,凉爽的山风划过树梢,清晨的阳光从绿叶交错的缝隙洒落,在长满青苔的石板路上留下一个个斑驳的光点。</p> <p class="ql-block">在美庐别墅短暂停留,再次拍照打卡留念。谈及庐山的别墅,美庐无疑是一个亮点。几乎每位登临庐山的人,都会对美庐津津乐道,渴望一探究竟。即便只是站在围墙外远眺,也能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满足。美庐之所以如此令人神往,不仅因为它那别具一格的建筑外形,更因为曾有宋美龄这样一位优雅的主人在此居住,以及蒋介石夫妇在此留下的珍贵回忆。而庐山会议旧址融东西方建筑艺术于一体,别具风格,背倚青山,临水而建,坐北朝南,溪流环抱,选址相当讲究,渗透了浓厚的传统观念。</p> <p class="ql-block">从会议旧址参观完,开始我们今天正式的徒步之旅,虽然还是在景区里行走,但是有多条线路可走。我选择了最长的线路,一路上尽情享受高山湖泊,与山河相映成辉,早春的玉兰花,是冰雪君子,其花形如莲、色若凝脂,清香扑鼻。穿过树影婆娑的树林,漫步于山涧小径,听泉水自青山密林中潺潺而来,流淌时的汩汩声清脆悦耳,宛如悠悠的琴声。</p> <p class="ql-block">再次走过仙人洞,再次立于千仞壁立的山峰,峰林耸立,岗岭错落,壑谷险峻,怪石隐匿。我步履不停,紧随队伍,很久没有走过这么多的路,有点累,有点蹒跚,但庐山之美,如同一首未完的诗,一幅永不完笔的画,等待你去探寻,去欣赏,去体验。我不能停下,甚至不能休闲,走过三叠泉,还有向下的二千余台阶等着我,时间和体力同时在消耗,如此的艰辛,只为到达目标,此刻忘情与山水之间,当你置身云雾缭绕的峰峦、聆听瀑布的激昂奏鸣、似能与千年来的文人墨客、历史风云共情。这座山,值得再来,它以其无尽魅力,邀你在四季更迭中,奔赴一场又一场的期待。</p> <p class="ql-block">2014于三叠泉</p> <p class="ql-block">2025的三叠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