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法源寺坐落于北京市西城区法源寺前街7号,其历史可追溯至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初建时,为悼念北征辽东的阵亡将士,立寺名为悯忠寺。这座古刹历经千年风雨,以其悠久的丁香文化闻名于世。自明清以来,法源寺便成为京城赏丁香的胜地,其丁香之美,早已深入人心。</p> <p class="ql-block"> 丁香与佛教渊源深厚,其浓香扑鼻,叶片形似心脏,寓意“心诚则灵”,因而被誉为“菩提之树”。法源寺内,丁香树遍布庭院,疏密有致,交相辉映。除了常见的紫丁香与白丁香,还有源自南洋马鲁古的丁香,其花为四瓣,盛开时边缘颜色更深,香气浓郁,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每年三月下旬至四月中旬,是法源寺丁香的最佳观赏期。寺内前庭后院,丁香遍布,尤以大雄宝殿与悯忠台之间的丁香最为出色。从观音殿通往藏经阁的圆形拱门旁,一株高大的紫丁香亭亭玉立,美艳动人,与拱门相映成趣,营造出独特的意境,令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 传说北京城曾有四大花事,法源寺的丁香、崇效寺的牡丹、极乐寺的海棠与天宁寺的芍药,各领风骚。如今,唯有法源寺的丁香依然绽放。走进法源寺,满园丁香花开,淡紫色与白色交织,如朵朵祥云,与古寺建筑相得益彰,弥漫着浓浓的禅意,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法源寺的丁香诗会历史悠久,明清时期尤为兴盛。许多著名学者与文人墨客,如顾炎武、纪晓岚、林则徐和书法家何绍基等,都曾在此留下足迹与咏颂丁香的诗篇。丁香花的雅韵与诗意,为这座古刹增添了无尽的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 丁香花期虽短,却以其高贵典雅的气质与馥郁的香气吸引着无数游客。淡紫色的丁香高贵而神秘,白色的丁香则如雪般纯净,一簇簇花朵如同云烟般在空气中弥漫,散发出沁人心脾的幽香。近日,法源寺的丁香开始绽放,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用镜头记录下这短暂而美好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2025年3月26日制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