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瑰宝间的探寻 —— 2024年冬月的晋南游

xxh

<p class="ql-block">在2024年的冬月四个老闺蜜再次结伴来到山西,是因了年初游了大同、五台山、平遥和祁县的意犹未尽。</p> <p class="ql-block">知道山西有个临汾市是因为少年时初到北京结识的好朋友来自临汾。初识临汾却是在六十年后的现在。</p> <p class="ql-block">建于2002年、历时三年建成的华门号称天下第一门。正面三门矗立,象征尧、舜、禹三帝,主门高达18米,是世界上最高大的门。</p> <p class="ql-block">日落时分来到华门,巧逢日月同辉,壮哉!幸哉!</p> <p class="ql-block">都说“地下文物看陕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在临汾博物馆我们也看到了山西的地下文物。众多的文物翔实地证实了中国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在丁村发掘出土的三颗稚齿补充了人类进化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临汾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最早象征王权的龙样彩绘盘(龙盘)</p> <p class="ql-block">临汾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二:西周凤鸟纹龙盉‌</p> <p class="ql-block">临汾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三:与《永乐大典》、《四库全书》、《敦煌遗书》齐名的赵城金藏。</p><p class="ql-block">赵城金藏最初刻印于金大定十八年(1178年),由金代山西潞城民女崔法珍感念佛恩,断臂募资,聘请平水雕版高师历时30年刻印完成,约7000卷。现大部分收藏在国家图书馆,小部分收藏于各地的博物馆。临汾地区藏有2卷,一卷在临汾博物馆,另一卷在1933年首次被发现于山西赵城的广胜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开启地上文物看山西之旅第一站:坐落于临汾洪桐县的广胜寺。</p><p class="ql-block">广胜寺始建于东汉建和元年,现存建筑为元明重建。</p><p class="ql-block">广胜寺精美之处实在太多,令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广胜寺无愧于“广大于天 胜名于世”的称谓!</p> <p class="ql-block">其三绝之一飞虹塔,为十三层琉璃塔。日寇入侵时,觊觎赵城金藏。为了保护国宝不被掠夺,其塔顶曾封存过赵城金藏。</p> <p class="ql-block">三绝之二为水神庙元代壁画;</p> <p class="ql-block">元代的戏曲在中国文学史上常与唐诗、宋词并称。《窦娥冤》、《西厢记》、《赵氏孤儿》等等流传到现在都是耳熟能详的。在水神庙里进门右墙上的这幅“大行散乐忠都秀在此作场”的元代戏剧壁画,是我国发现的惟一的大型元代戏剧壁画,以详尽笔触描画出元杂剧中的各个角色形象。</p> <p class="ql-block">三绝之三为赵城金藏,这是当年收藏赵城金藏的藏经柜</p> <p class="ql-block">广胜寺的建筑结构奇特,亦为梁思成盛赞。独特的人字柁站,巧妙地运用力学原理为建造大殿节省了四根大立柱。</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外墙上唐太宗李世民题写赞语的唵字碑碣。</p> <p class="ql-block">这是1928年广胜寺下寺的大佛殿内的壁画被卖给外国人后遗留的边角残画。,这处精美的壁画以1600银元出售,现收藏于美国纳尔逊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1929年当年的住持僧用这笔卖画钱用来修寺庙,为自表清白以洗刷内心卖祖宗的罪恶感而立的账单石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上文物看山西第二站:包了一辆车直奔蒲县东岳庙和隰县小西天。</p><p class="ql-block">蒲县柏山山巅的东岳庙自唐贞观(627—649年)时已存在,后历代多次修葺。</p> <p class="ql-block">山门上为告诫人们不能砍伐林木的楹联“伐吾山林吾无语,伤汝性命汝难逃”。</p><p class="ql-block">此前,山民们不顾官家条令随意砍伐林木,致使周边山岭日渐光秃。自东岳庙有了这幅楹联之后,人们似乎觉悟了砍伐林木的事不再发生。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郁郁葱葱的山岭了。</p> <p class="ql-block">东岳庙的最后一进院落是下沉式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刻画了十八层地狱的恐怖景象。</span>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地狱里的一百多座明代的和真人一般大小的雕像。各种残酷的刑法在栏窗外透入丝丝光线下令人毛骨悚然,以告诫人们勿做恶事。(我没敢拍照片🫣)</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隰县小西天因游戏“黑神话.悟空”在此取景而大热。据说最热门时每天接待二万多人。大雄宝殿里的两千多尊雕像完成于清顺治年间。</p> <p class="ql-block">满堂精美的悬雕历经近400年竟一尘不染,金碧辉煌,堪称“中国悬塑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上文物看山西第三站:长治潞州府城隍庙和观音堂。</p><p class="ql-block">潞州府城隍庙已有700多年的历史,那些古建古树见证了许多故事。2006年后重新恢复的城隍庙广场是人们每年农历四月十八日举办庙会的热闹场所。</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已有四百多年历史。殿内彩色悬塑同样令人目不暇接。最高的塑像近2米,最小的塑像仅2厘米。站在小小的三开间殿堂里,面对近500尊融儒、释、道三教的古塑像,仿佛时空穿越到了那个年代。</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上文物看山西第四站:长治长子县法兴寺。</p><p class="ql-block">法兴寺是第三批获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北魏(公元401年)。1984年,因当地过度开采煤矿危及寺院,法兴寺搬迁复建工程破土动工。历经十二年,从相距约三公里的慈林山搬到了现在的翠云山。听当地人说原来在慈云山时非常好看,搬迁时有些飞檐翘瓦都遗弃了。</p> <p class="ql-block">法兴寺存有三绝:其一舍利塔。原塔是重檐楼阁式,内墙有精美壁画,但搬迁后只保留了塔的主体,内墙上的壁画都消失殆尽。因其整个外形似塔非塔,似殿非殿。是我国现存唐代古塔中的孤例。</p> <p class="ql-block">其二是燃灯塔。外形为经幢形,从下往上依次有动物、人物、植物的浮雕,凿磨细腻。巧妙的防风功能使其无论天刮东西南北风,佛灯永不熄灭。</p> <p class="ql-block">其三是圆觉殿,殿内宋塑十二圆觉像已有一千多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殿中的倒坐观音是现存倒座观音中年代最早、最为精美的一座彩塑,是后代倒坐观音塑像的开篇之作。</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上文物看山西第五站:位于长治长子县紫云山山麓的崇庆寺。</p><p class="ql-block">该寺建于北宋年间(1016年)寺内雕像完成于其后的六十年间。</p><p class="ql-block">寺庙为一四合院式建筑,却大门紧闭。进寺院要从右面的一个窄小的门进去[呲牙]</p> <p class="ql-block">崇庆寺的精华在大士殿,共21尊雕像。各个表情不一,或慈眉善目或怒目圆睁,坐姿倾侧自如,不拘一格。</p> <p class="ql-block">连普贤菩萨身下的坐骑白象的眼神都那般传神。</p> <p class="ql-block">十帝殿门口的楹联:“未作恶心虚什么,有正气怕甚邪祟”,寓意深远。</p> <p class="ql-block">十帝殿中的十殿阎罗说是照着真实十位有名的皇帝雕的。左起第二位是唐太宗,第三位是刘备。</p> <p class="ql-block">千佛殿因其西墙上的千尊小佛像而得名,这也成为黑神话中悟空的救兵部队。</p> <p class="ql-block">千佛殿梁架绝大多数构件为宋代原物。</p> <p class="ql-block">连千佛殿前的牡丹花居然也是千年前就栽下的,花枝上已有花芽孕育,准备着来年开春怒放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地上文物看山西第六站:羊头山石窟</p><p class="ql-block">晋城高平的羊头山是神农氏炎帝的故里,海拔2000米的山顶上有供奉炎帝的炎帝庙。我们4个7旬老太体力不支,只爬到了山腰的清化寺,看了六处北魏至唐代的摩崖石刻。这些造像除了千佛碑都凿刻在散落于山坡的巨石上。特殊时期遭到破坏,许多佛头都没了。</p> <p class="ql-block">千佛碑</p> <p class="ql-block">只在清化寺佛祖身后见到一尊完整的北魏雕像。</p> <p class="ql-block">长治的上党门号称能与巴黎的凯旋门媲美。我们达到时已夜幕降临,如是白天还可登楼眺望,将长治市貌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既然到了长治,近在咫尺的太行山怎能不去亲近一下。虽然已是冬日,位于太行山中段的八泉峡景区依旧开放。</p> <p class="ql-block">反季游会错失很多景点的经典之景,却也因游人少可以闲闲地观赏。</p><p class="ql-block">直通山顶的大直梯旺季时需排两个小时的队,现在几乎是我们的专梯😎😎😎</p> <p class="ql-block">八泉峡的索道全长三公里,上上下下,左拐右转,翻越了13座山峰。坐上缆车,俯瞰片片山塄幽幽深谷。脑中突然响起冼星海的《在太行山上》激昂、浪漫的旋律, 太行山,真是千山万壑 铜壁铁墙 !</p> <p class="ql-block">八泉峡因峡谷中有八股泉水同出一地而得名。</p><p class="ql-block">我们从缆车下来就沿着谷底的流水一路走去。</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虽然已近深冬,跃出泉眼的水流依旧快乐而清亮地奔涌。岸边的茅草摇曳生姿,似乎在为不息前行的流水伴舞。</p> <p class="ql-block">在走出山涧时有一处八泉峡的网红打卡景点:八泉之心。但因最佳位置在修,只能拍到一个像心形啦。但那份情谊,那份浪漫已在心中荡漾。</p> <p class="ql-block">当我们登上玉皇之顶眺望群山,感受到了山之雄浑壑之深邃。就像我们的人生亦有巅峰亦有谷底,古稀之年,挥挥衣袖不留叹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