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更好地落实新课标核心理念,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教师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中兴小学开展了“人人一节达标课”展示活动。五、六年级数学组的教师们以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精湛的教学技艺、丰富的教学经验,充分展示了数学课堂的魅力。</p> 石雨《用数对确定位置》 <p class="ql-block"> 石老师通过军营列队训练这一情境,让学生们认识行、列的含义以及确定行、列的规则,接着再有意识的让学生运用行、列的方式描述小强的位置,最后引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是最简洁的。使学生经历了“实物图——点子图——方格图”的演变过程,体现出数学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趣味的”这一基本理念,也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p> 李肖霖《同分母分数加减法以及约分》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通过组织学生把4/8化成分子和分母比较小且分数大小不变的分数时,让学生说出不同的思路和方法,学生从逐次约分到一次约分,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同时感受到了一次约分的优越性。整个过程中,充分运用知识的迁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得轻松、愉悦。</p> 刘明玉《鸡兔同笼》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在授课时,先鼓励学生独立思索解题策略,随后组织小组交流,以此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中,带领学生回溯历史,探究问题起源,同时拓展思维,关联生活实际,助力学生深化对问题模型的理解。学生在探索过程中不仅收获知识,思维碰撞出创新火花,数学模型意识也得到有效培养 。</p> 马亚亚《圆柱的表面积》 <p class="ql-block"> 马老师从几何领域统整设计课堂,以任务驱动组织活动,注重数学思想引导。学生运用转化思想,把圆柱侧面积转化为常见图形面积,成功推导公式。课堂巧用几何直观图搭建支架,助力在活动中积累学法,在思考中强化能力,在交流中提升素养。</p> 韩金风《比例的意义》 <p class="ql-block"> 韩老师在教学比例的意义前,先复习有关比的知识引入新课,为学生搭建了新旧知识的平台。接着根据两个比的比值关系顺利地引出比例的意义,为判断关系式能否成比例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学生理解掌握了比例的意义形成一定的新知后,韩老师有心地把比例和比放在一起,让学生进行比较,从而体会到了数学知识即事物具有密切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同中有异,异中有同。</p> 徐萍《圆柱的体积》 <p class="ql-block"> 徐老师紧紧抓住“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这一教学重点,通过对旧知的回忆,激发学生从旧知探索新知的兴趣,注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探索新知,放手让学生自主动手操作、归纳、推理。在推导过程中,徐老师让学生利用圆柱体教具进行转化,转化成已学过的长方体进行推导,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使学生在丰富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推导出圆柱体积计算的公式。充分发挥了直规教学在知识形成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和学习习惯。</p> <p class="ql-block"> 深耕细研,才能明确方向。勤学笃行,方能谱就新章。每一节达标课既是一次教学展示、一次思维碰撞,更是一次蓄力前行。中兴小学的教师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聚焦课堂主阵地,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构建高效优质课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