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 <p class="ql-block"> 广州市陈家祠,正式名称为“陈氏书院”,是岭南建筑艺术明珠,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陈家祠始建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并在光绪二十年(1894年)完成。它是由广东省72个县的陈姓族人合资建造的,主要目地是为了为前往省城广州备考科举的陈氏子弟提供临时居所。</p> <p class="ql-block">今天,陈氏书院的大门口格外热闹。人们排着长队,等待进入这座充满文化底蕴的地方。我站在一旁,看着他们满怀期待的神情,心中也涌起一股敬意。</p> <p class="ql-block"> 砖雕:祠堂前壁间有六幅大型砖雕,每幅长达4米,展示了立体,多层次的神话传说和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走进祠堂内部,墙壁上的雕刻吸引了我的目光。那些复杂的图案中,龙凤等传统元素栩栩如生,仿佛在讲述着一个个古老而神秘的故事。我静静地伫立在那里,试图从这些图案中寻找历史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庭院深处,一幅精美的砖雕作品让我驻足良久。画面中央的官员形象威严庄重,两侧的文臣武将簇拥拱卫,下方跪拜的人物群像则展现了对权威的尊敬。这幅作品不仅是一次艺术的展示,更是一段历史的再现。</p> <p class="ql-block">穿过大门,我注意到门楣上悬挂的红色灯笼串,以及那三个金色大字“聚贤堂”。这些装饰不仅增添了建筑的美感,也象征着这里曾经汇聚了多少贤才智士。</p> <p class="ql-block">屋顶上的雕塑和彩绘更是让人叹为观止。这些精美的装饰不仅展现了古代匠人的巧夺天工,也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p> <p class="ql-block">推开一扇木门,上面雕刻的各种图案立刻吸引了我的注意力。这些图案不仅装饰了木门,更赋予了它深厚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庭院里的一尊石狮雕像显得格外威武。它静静地守护着这座古建筑,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p> <p class="ql-block">进入室内,一排长桌椅整齐地摆放着,上面装饰着精美的瓷器花瓶。墙上挂着的牌匾上书“聚贤堂”三个大字,让人感受到这里曾经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站在广角镜头下,我看到了众多游客参观这座大型建筑物的情景。他们的脸上洋溢着好奇与兴奋,仿佛在与历史进行一次亲密的对话。</p> <p class="ql-block"> 铁铸通花栏板</p><p class="ql-block"> 陈氏书院的铁铸装饰,吸收了西方国家庭院建筑装饰艺术的特点。月台上的铁铸通花栏板分为四组,内容分别为“麒麟凤凰送玉书”"龙戏珠”“三羊开泰”"金玉满堂”。这些铁铸栏板色调凝重,构图精美,寓意深刻在广东传统建筑中极为少見。</p> <p class="ql-block">一对外国男女游客也加入了参观的行列。他们认真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不时发出赞叹之声,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p> <p class="ql-block">两座建筑屋顶上的雕刻艺术作品更是让我流连忘返。那些神兽图案和复杂的彩绘设计,不仅展示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也传递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 潮州石雕·花篮(垂花柱)</p><p class="ql-block"> 此石雕制作于上世纪20年代。</p> <p class="ql-block"> 潮州金漆木雕·神龛</p><p class="ql-block"> 神龛是潮汕地区祠堂里供奉祖先牌位的重要器具。此神龛使用己有300多年的历史。这坐神龛,来自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铜盂镇溪边村翁氏世和祖祠。</p> <p class="ql-block"> 砖雕建筑装饰画让我驻足良久。画面色彩斑斓,生动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场景,仿佛将我带回到了那个时代。</p> <p class="ql-block">屋顶上的红色狮子雕像显得格外醒目,它不仅装饰了建筑,更象征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p> <p class="ql-block">建筑物屋顶上的红色石狮雕塑威武雄壮,作为守护神兽,它象征着对家园的保护与祝福。</p> <p class="ql-block"> 陈氏书院后花园</p> <p class="ql-block">大门楼前聚集了一些游客正在拍照留念。他们欣赏这座具有历史韵味的老房子,为之赞叹不已。这座古色古香的大门楼,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