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孤独中安静的拯救自己,(摘选)【朗诵】

慕容懿祯

<p class="ql-block">作者:知秋</p><p class="ql-block">朗诵:慕容懿祯</p> <p class="ql-block">  心房里润了水色,眸间便挂满了温情。我总会在烟火尘埃里捡拾一些痕迹留痕。</p><p class="ql-block"> 做着喜欢的工作,很幸福。能明显感觉到自己写出一篇长文所需要的时间越来越短。</p><p class="ql-block"> 以我个人的体验来讲,持续的写作锻炼的并不仅仅是笔力,更多是心理能力。</p><p class="ql-block"> 它能让散落的经验不断被激活,与其他经验形成链路,协同成更为复杂的网络。</p><p class="ql-block"> 从深度学习的视角来看,一种经验若能被组织在更大,更复杂的体系中,它所呈现的深度就会被整个经验网络所加持。</p><p class="ql-block"> 它每一次的出现都像是穿过了其他经验的复合体,就像是不断变幻形态,却依然有着具体指向的沙丁鱼群,它携带着全局去解释唯一。</p> <p class="ql-block">  当然,除了写作,还需要不断读书,不断输入,不断将自己的生活经验、情感经验、工作经验进行深度融合,让它浑然为一个整体。</p><p class="ql-block"> 最终我会受益于它。何其有幸终日与文字相伴:文字有脚,有读者把书带到我从没有去过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文字有心,它记下了我记不得的生命角落;文字有命,即使我们离去,它依旧在世界上活着,比我活得更久,我常在死去的作者旧书里,看到他们年轻的容颜。一个生命生出另一个,怎能没有创造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这一路,山重水复,不断挥别,又不断遇见。这一路,风霜雨雪,被岁月重虐,又被时间温暖治愈。这一路,苦乐相随,蹉跎了光阴,又与自己温柔相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辗转半世,越觉尘事深邃莫测,所以,不需解释,无需顾盼,只浅默低眉就好,那万般深情自可入诗入词。而岁月,亦会读取你的眉间风情,纵使人世薄凉,想来命运自不会苛待。</p><p class="ql-block"> 人生如孤旅,终究只是一个人演绎的精彩和传奇。努力活,从来不是为了博取他人的掌声与喝彩。</p><p class="ql-block"> 抑或困时,依在窗前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的况味里,倦眼迷蒙,打个盹,一梦浮生也是好的。</p><p class="ql-block"> 每当天空呈现粉红色,云霞迤逦,流光飞舞,我还是会情不自禁抬起头,怔怔地看,一动不动。</p><p class="ql-block"> 直到天空渐渐拉下墨蓝色的帷幕,呈现出满天星斗,仿佛演出结束,我才会继续走路。</p><p class="ql-block"> 我想,我还是本能地眷念生活——毕竟,这世间除了人,还有风、还有光、还有四季、还有晨昏、还有生生不息、万千变幻。</p> <p class="ql-block">观读有感:几年前偶遇美篇就被知秋老师的文字惊艳到了,拜服之余,不免有些嫉妒,不是嫉妒她的才华,而是她的闲情雅致,她的饱读诗书。</p><p class="ql-block"> 生活在底层边缘的女人,自然没有那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心境与时间,所学也是求学生涯中的一些残篇断简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生活还是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而我的才情还远远不够养活自己,只是用文字聊以慰籍孤独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灵轨迹,在纷繁复杂的尘世里苟延残喘,背井离乡打拼,自是不易。</p><p class="ql-block">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赠玫瑰花的少年,也有风雨中凌乱飘摇的心,最终“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p><p class="ql-block"> 感谢作者的墨宝留香,摘取片段朗诵,隔屏相望已经足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