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伯南,姓任,朱家尖樟州村人,一位地地道道的舟山渔民后代。出道早,先做电商,后承父业,转行捕鱼。近年,有一件事却萦绕脑海,挥之不去。朱家尖任氏是从哪里迁来?这成为他心中的一缕乡愁。</p><p class="ql-block"> 问他爸爸。爸爸浑然不知,只会摇头。问爷爷。爷爷说,不太清楚。樟州村前的樟州湾,过去渔汛期常有福建渔民来避风泊船,上岸补给。樟州人说活腔调、生活习俗也融入些许福建人元素。民间信仰方面,跟福建渔民一样,建了崇兴宫,祭祀妈祖。后来,爷爷指点迷津,我们任姓可能迁自福建某地。</p><p class="ql-block"> 从此,伯南关注福建方向的信息。也曾前往福建旅游,寻找当地博物馆和渔民村落。</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他到福建泉州旅游,在港峰尾镇一家博物馆发现了涉及舟山的珍贵史料。其中一份是民国初期福建旅沈同乡会名录。名录上文字密密麻麻,写着当时福建旅居沈家门的各姓人名。伯南见之,一阵惊喜,仔细辨认。他发现这些人名非常熟悉,一如现在沈家门街头常能听到的老人名字。丁、陈、刘、林、周…等,丁姓最多。清乾隆年间,晋江陈埭丁氏有很多人,迁居舟山沈家门谋生。据传,晋江岸兜敦北长房迁徙沈家门谋生的一些族人,有一年返回晋江家乡时,遭遇海难,死了很多人。陈埭丁氏迁沈家门的后裔,后来失去了与祖籍地陈埭的联系。近年,有个别沈家门丁氏前往晋江陈埭寻根问祖。2024年10月27日沈家门一位丁先生跟陈埭祖地联系,对上了排行(辈份),最终找到祖源。陈埭丁氏后裔主要聚居沈家门,还有一些散居普陀区各处。</p><p class="ql-block"> 看到最后,让伯南十分沮丧。这份名录上竟然没有一个任姓人士。</p><p class="ql-block"> 伯南没有因此失去寻根的信心。既然福建渔民是一路北上捕鱼,浙江沿海可能有福建任姓渔民徙居地。在一本有关福建任姓家史中,他发现温州苍南有一处任姓村落,村民迁自福建晋江。那么,这个村有没有记载朱家尖任氏的信息?他很想前往寻访。</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他从百度上寻找舟山的姓氏源流。突然发现在一份美篇介绍了众多舟山姓氏的祖源。于是,通过私信询问作者,能否帮忙寻找任氏宗谱和舟山任氏祖地。</p><p class="ql-block"> 美篇作者回复:试试看。</p><p class="ql-block"> 不久,一个令人振奋的信息传来。找到了!可能是你任姓的宗谱,需核对。这份宗谱叫《古堇任氏宗谱》。谱籍地是现在的鄞州区。</p><p class="ql-block"> 这本宗谱记载,鄞县任家横道裕公派十四房,三十八世盛竹, 康熙年间,与三位弟弟,即小姐、 四海、曾洋,一起迁居朱家尖。还有一房迁桃花千步沙,另一房迁岱山。</p><p class="ql-block"> 面对美篇上介绍的这段信息,伯南激动不已。思忖,朱家尖只有樟州有任氏一族聚居,这一定是我们樟州任氏。按照镇志记载,迄今已逾10代,族人40多人。还有一些族人远在台湾地区。如今,终算找到祖源和族谱了!</p><p class="ql-block"> 于是,伯南经常在网上搜索《古菫任氏宗谱》的电子谱和纸质谱。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发现一个网站愿出售这部宗谱的电子版,开价500元。伯南毫不犹豫买了过来,并请温州一家专门翻制旧谱的公司印制了一部《古堇任氏宗谱》。</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5日,伯南在舟山姓氏源流研究者陪同下,背上宗谱,踏上了寻根问祖之旅。按照导航,驾车直奔鄞州区任家横乐安公族祠堂。</p><p class="ql-block"> 这行程,因为有了跨海大桥,就方便了。<span style="font-size:18px;">二小时后,车就到了祠堂前。</span></p><p class="ql-block"> 鄞州区任家横正在拆迁。东部村落已拆掉,建起任新村。叩开祠堂西侧一房住户大门。一打听,是外地租客。在一处新建房前遇到一位中年妇女。听说是来寻根问祖。忙问是为了分拆迁费吗?伯农答,我们上辈是清朝搬走的,分不到拆迁款,只为了寻根。然后,从背包里翻出二本族谱,想让她过目。中年妇女见谱后立刻明白。我们也修过家谱了,你们祖上是哪一房?东房的。噢,东房有!她热情满满,带着伯南见了一位村里任姓百岁长辈。长辈说,不记得上代有没有人迁居舟山。她又陪伯南到任家横村委。村里的一位任姓妇女主任说,东房都拆迁了。最后,村里老年协会会长任林友老者接待了伯南。</p><p class="ql-block"> 在村老年协会办公室,任会长拿着新编《任家横志》,伯南拿出《古堇任氏宗谱》,互相对照查阅。很快发现两书都记载着任氏十四房,夏六房等房派。清乾隆年间十四房有人迁居朱家尖,夏六房有人迁桃花千步沙。这样算是对上号,认了亲。于是,任会长拿上祠堂大门钥匙,带着伯南直奔乐安公族祠堂。走入祠堂里面的敦伦堂,动作麻利地在先祖牌位前点上清香,祭拜任氏列祖列宗。祷告先祖,后人寻根。 </p><p class="ql-block"> 伯南在香案前,朝任氏先祖,深深跪拜。林则徐所在族里的《林氏家训》有言:“祖宗虽远,祭祀不可不诚。”跪拜,不只是形式,更是用身体语言诠释:跪拜是文明传承最坚韧的纽带。 </p><p class="ql-block"> 友人们闻知伯南找到家族祖地,纷纷祝贺。一友发信:“热烈祝贺小任兄弟找到祖源地,认祖归宗,告慰先人”。</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伯南答道“谢谢!回家的路走了两百多年。”他心里有了一个新目标,编一部朱家尖任氏族谱。伯南深知:家族没有谱,后代会忘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伯南,今年三十岁。而立之年,居然做了一件知天命之年者能做,而可能不愿做的事。实是让人敬佩,后生可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5 年3月26日。王伟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注:伯南寻根完成后,偶遇族里大爷爷任央昌。大爷爷回忆说,迁岱山的这支在高亭。上世纪八几年的时候高亭任姓族人给他打过电话。</span>他说当年他刚评上全国劳动模范的时候,当时定海公安局退休的一个任姓干部,可能是在报纸上看到他的消息,就给他打电话。他说他们祖上两兄弟 ,当年弟弟就说去朱家尖,就再也没回来。他打电话就是打听那个弟弟的下落。</p><p class="ql-block"> 看来,如今这个下落就确认了。两地任姓是同祖同族。</p><p class="ql-block"> 1991年,笔者曾在浙江佛顶山电器有限公司挂职,依稀记得岱山县二轻局的书记任国平(明?),浙江佛顶山电器有限公司二分厂的支部书记老任,似乎都是高亭大岙人,可能就是清同治年间鄞县任江横任氏迁居岱山高亭这一支的后裔。</p><p class="ql-block"> 若有知情者,或高亭任氏后人,请不吝赐教,共同揭开历史真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任家横乐安公族祠堂前,伯南与任家横村老年协会会长任林友合影</p> <p class="ql-block">伯南与舟山姓氏源流研究者王伟祥在乐安公族宗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