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 埃及狮身人面像,与旁边的金字塔一起默默地守护在尼罗河畔,可谓阅尽人世沧桑。相传这是由埃及第四王朝法老卡夫拉按自己的模样所建,至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 土耳其是一个伊斯兰国家,有不少宗教方面的规矩、但娱乐场所相当开放,甚至可以观赏到肚皮舞。这也许跟其“国父”凯末尔时期的世俗化政策不无关系。 杜布罗夫尼克是克罗地亚的一座古城,南斯拉夫解体后,这里成了西欧富豪移居的热点。这也难怪,这里地处海滨,满城的中世纪建筑,风光旖旎,气候宜人,堪称世外桃源。 撒哈拉沙漠的草棚里炊烟袅袅,贝都因主妇正守着炭火烤馕。这里的贝都因人抗拒繁华热闹的市井环境,喜欢在沙漠里安家,过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日子。 冰岛的约克萨隆冰湖,一小伙子正驾舟在巨大的冰块中飞驰。冰岛有诸多冰湖,湖中的冰块由冰川融化而成,由于地球变暖,未来还会不断出现新的冰湖。 尼泊尔一个村庄里,女人们一早去公用水龙头取水,鸽子在周围翩翩飞舞。这一带没有受到工业化的侵扰,老百姓的日子还是原生态的。 伊朗的伊玛目广场上,一大帮修女摆出各种姿势放飞心情。这个广场是仅次于天安门广场的世界第二大广场,当年是萨法维帝国皇帝检阅军队的场所,伊玛目清真寺赫赫有名。 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场,球迷们聚集在梅西像前合影。梅西的足球生涯与与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紧密交织,踢了17个赛季,后来抱憾离开,留下了一串挥之不去的故事。 南非有座“先民纪念馆”,每天都有大批游客前来参观。如今越来越多的本国黑人视其为国家之耻,因为其记述的是早年欧洲白人来这里“创业”的足迹。 看新西兰的秋色要春天去,因为季节与中国这里是反着的。这里的秋色与欧洲大同小异,原因在于花草树木的种子,大多是早年欧洲移民带过去的,以解乡愁。 缅甸一长颈族女人的摊头边,围着一大圈好奇的游客。他们是被摊主脖子上那一大堆颈圈吸引住了,原来这打扮不单能显示财富,还可以招揽生意。 在加勒比海乘邮轮旅游,会遇到一些老牌殖民者的领地。阿鲁巴就是荷兰的领地,这里仙人掌高高大大的,教堂矮矮小小的,完全不成比例。 在长途汽车站揽客的埃及女人们,用头巾和长袍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也不肯正面看人。埃及的国教是伊斯兰教,这都是虔诚的女信徒。 阿布扎比的谢赫扎伊德清真寺,造价55亿美元,中东土豪真是太有钱了。该寺整体用全白大理石建造,白得看起来一尘不染,熠熠闪亮,有如天上宫阙。 印度街道的脏乱差在全世界是出了名的,大街小巷几乎见不到公厕,有人内急了便在众目睽睽之下就地解决,其神情怡然自得,这也是印度的一道风景。 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小镇依山临湖,古色古香的建筑随着山势迤逦而上,被称为神仙小镇,这里一年到头游客比居民还多。夕阳西下时光影中的小镇更为迷人。 在老挝车子开半天也见不到一家工厂,这里发展慢半拍,不少地方还处于农耕时代,“农家乐”的景象倒是四处可见。这是村子口几个阿婆们正在聊家常。 登上高828米的迪拜哈利法塔,有种“一览众楼小”的感觉。但如今这座塔已不是世界第一高楼了,已让位沙特的王国塔,这座塔高达999.74米。 在突尼斯逛街,不时会遇到民间艺人,跟这位大哥的鹦鹉拍张靓照花不了几个钱。说说这里是非洲,但见不到几个黑人,80%以上都是阿拉伯人。 如今的意大利罗马斗兽场游客如云,人们在这里发思古之幽情。而当年这里充满了血腥气,兽要吃人,人要搏斗,生还者极少,为庆祝场地建成就一次宰杀了11000头牲畜。 尼泊尔加德满都俗称“寺庙之城”,大小寺庙2700多所,形成寺庙比住宅多,佛像比居民多的景象。尼泊尔人又是一身民族服饰,其行走在寺庙间太搭了, 斯洛文尼亚的布莱德湖,位于阿尔卑斯山南麓,冰雪的山影映入湖中,构成梦幻般的冰玉奇镜,当地人称之为“山上的眼睛”。这里是旅游胜地,也是冰雪运动的绝佳去处。 以色列的耶路撒冷旧城是一座宗教圣城,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都视之为自己的发源地。在当地去了不同教派的不同教堂和寺院,没有一所是收门票的。 这是 菲律宾的宿务群岛,由167个岛屿组成,是有名的旅游目的地。早晨,透过棕榈树摇曳的叶子,望见的是深蓝的大海、低垂的云层、夜泊的渔船、像火焰一样燃烧的朝霞。 迪拜的帆船酒店以奢华闻名,其套房等区域大量使用黄金装饰,门把手、水龙头、烟灰缸甚至便条纸都镀了金箔。想进到里面一睹尊容,必须住宿或用餐。 西班牙塞维利亚一景点前,吉普赛人在吹排箫卖CD,还会拉游客去自建的小剧场看歌舞。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这里开辟了“美洲交易之家”,曾垄断了西班牙的海外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