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谨以此文敬献为新中国打江山闯天下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敬献给中国共产党建立 104 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6 周年!</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前 言</b></p><p class="ql-block">“天降大任于斯也”。在中国外交历史舞台上,一位鲜为人知、却举足轻重的人物——陈家康,从战火纷飞年代至文化大革命初期,从周恩来秘书到外交部亚洲司司长至外交部副部长,以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起草者、联合国旧金山大会等多个国际国内重大会议参与者,胸怀祖国,放眼世界,历经无数惊涛骇浪,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做出了出类拔萃、不可磨灭的杰出贡献,展现了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赤胆忠心的优良品质,谱写了一曲又一曲的人生奇迹和时代赞歌。</p><p class="ql-block">陈家康是从武汉大学走出的一名知识分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语),这一激励中华儿女的励志名言,陈家康早就对周恩来的深情崇拜和对读书意义的深刻理解。武大即将毕业,恰逢战事日紧,“三十六计,走为上策”。1933 年冬,他毅然离校,背离家庭,只身从武汉奔赴上海,投身革命,探索革命真理,寻求中共党组织,从事中共地下党活动,秘密发展中共党员……有胆有识,有勇有谋,取得党组织充分信用,历任周恩来秘书、翻译,中共上海发言人等,几成中共“喉舌”“视频”。后又担当驻国大使、外交部副部长等职。国内国外,一言一行,代表着中国政府,发布着中央声音,其特殊职业和身份,其在大风大浪中,坚强的党性,顽强的斗志,誓死捍卫中共路线,自始至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p><p class="ql-block">由此联想:早年主席毛泽东的贴身秘书、卫士,如张玉凤、李银河、田家英、胡乔木、陈伯达、叶子龙等,至今一个个业绩显赫,声名远播;而早年总理周恩来的得力助手(秘书、翻译、保安)陈家康,自 1938 年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1946 年中共上海发言人兼周公馆保卫,到 1954 年日内瓦会议、1955 年万隆会议为其文秘或翻译等,几乎是为总理身边贴身秘书(多幅照片可见家康或站或坐于总理身边)。早年《中国日报》报道认为:“陈家康是深受周恩来信任和重用的”。可是,家康为总理鞍前马后,鞠躬尽瘁,毕生为其从事文书等工作,却几乎少有人知晓。</p><p class="ql-block">陈家康业绩不只如此,还不定期受任中共中央长江局博古秘书、翻译以及上海周公馆、中共南方局董必武秘书、翻译等。俗话说“伴君如伴虎”,这些顶尖级大人物,为何如此信任、重用陈家康?而陈家康又为何都能胜任、接纳?早期革命年代,中共高层同样有诸多高官和秘书,而陈家康为何能获如此至高地位?未必不是领导们伯乐相马、知人善用,陈家康能够和谐相处,克难奋进,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的结果!</p><p class="ql-block">多年来,鄙人一直在构思遐想,认为总有一天为党的事业竭力奋斗一生的陈家康会引起世人重视,总会有专家学者在收集、撰写他的事迹资料,总会有一天能见诸网媒或报端。的确也有,曾有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和中央党校党史研究专家、学者等撰写发表陈家康为党工作某个时期文章,但多是零星散在的,如《陈家康在上海》等;也的确先后有两名中共党史研究课题博士生(曾是在读中国人民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从微信上寻到我,问我能否提供陈家康的某些资料,拟做博士毕业论文。我认为好事一桩,不吝赐予,并嘱他们大作完稿后赠我一份学习,先睹为快。遗憾至今未见回馈。也遗憾陈家康晚辈花去“十年磨一剑”功夫,写出《回忆陈家康》一书,至今也只是内部出印,未见公开出版发行。</p><p class="ql-block">看来,美好的想象即为妄想。自己动手吧,自诩“修志人”,不言不行感觉对不起家乡列祖列宗。加之本人血缘与陈姓或多或少有着一定遗传基因,因我祖母和曾祖母(家乡方言称嫲 má和老嫲)都是梅川街附近下程垸陈氏宗族人。</p><p class="ql-block">本篇可称图册,可谓图文并茂。收集、载录照片约 300 幅(文字资料截图除外),文字近 6000言。收录大量原始图片,意图映衬并佐证文字的真实性,更为历史照片的保留传存,启迪后人。更有意义的是,每一张照片或为一个故事,或有夹叙夹议,图文相映成趣。用上诸多照片配以诸多文字,这在中国古今历史(包括党史)书籍中可能是少见的。另则或有图文是为附带旁涉,目的是为某个史料的铺垫或连贯。愚非史学家,但为修志人,整篇力争不出原则性大的差错,尽量可为中共党史起到一点添光加彩作用。</p><p class="ql-block">通篇难免有某一图文前后出现重复现象,如“陈家康简介”“人物生平陈家康”,分别有字少和字多,也是便于有关媒体或机构或个人的复制或下载(因原某些资料极不严谨)。总之,取长补短,各有互参。也难免带有一种为陈家康及家人“不唧不闹”而打抱不平的啰嗦饶舌语气。</p><p class="ql-block">无论如何,鄙人认为,这是一部多少有点史志价值的资料。为党史添砖加瓦,对家康立传正名,也是“修志人”义不容辞的一份责任,也不枉“修志人”为之付出的一片苦心。陈家康为党工作由建国前至文革初,其重要岗位重要角色,也可谓这一时期的一部党史、国史的缩影。</p><p class="ql-block">本篇电子版其图片,大多源于纸媒翻拍和网媒下载以及影像截图剪裁,少量老照片是为民间资料中收集。也有照片可能在公共博物馆、档案馆、纪念馆或图书馆中未曾收集收藏。诸多老照片经过修补、处理比原始更为端庄、美观。也感叹原某老照片存于某馆,黑糊一片,甚不雅观。其实稍掌点技术,略花点时间,在保持“原汁原味”“修旧如旧”的原则基础上,修理一下岂不更加清晰、可观?分享共享,传承传世,目标目的。</p><p class="ql-block">本篇某些文字资料,也可能也有现今党史资料中未曾记载,感觉甚为珍贵,如陈家康其五子陈大刚,文革中为求谋生,于北京某桥底和澡堂为人擦鞋、修脚,过着忍辱负重、低三下四的艰难生活。不经风雨,怎见彩虹,陈大刚今成著名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另如陈家康其出生日期,原为众多历史资料(纸媒和网媒包括外交部官方公众号“陈家康简介”)均只有陈家康出生年月、缺无日期(去世有日期,如 1913.1-1970.7.7,总感觉缺点什么),这次即补齐了陈家康先生生卒日期(即 1913.1.13-1970.7.7)。等等,因限于篇幅,恕不一一列举。</p><p class="ql-block">“惊天地,泣鬼神”。资料收编过程中,不知是激动还是感动,愚觉心绪澎湃、思绪难平……似乎做了一件史无前例、或他人不愿做、或做不了的事情。首先申明,不计成本,不计时间,做成本篇,绝无虚构、拔高、谎言(难免某个情节出现有重复,但非同样语言,也是为了行家参考与借鉴)。还再申明,鄙人多年所做之事,一般是为有所感动,无有感动,无动于衷。</p><p class="ql-block">“亲不亲,故乡人”。自幼在家康家乡家中读书学习过的我,今不揣浅陋,收集、整理中国外交部前副部长陈家康先生毕生为党为国、事迹事业所从事无数“第一”之传奇经历,结集成篇,供世人评议、惦念。</p><p class="ql-block">斗胆敢问一句九泉之下、默默无闻的陈家康先生,可否居功自傲昂首举拳高呼一声:“我参与,我骄傲”“多个第一,舍我其谁”!如此殊荣,从上至下,不知多少人可有收获?不知多少人可以媲美?可惜低调高官、无名英雄,战争年代可以与敌针锋相对,但在和平时期,缺失这方面胆识和勇气。</p><p class="ql-block">“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愚只知道这是一句歌词,不知其中是何道理。老吾老矣,已经吼不起来了,只能是心平气和地、实事求是地出手为其理理事迹,评评道理。</p><p class="ql-block">如果说,陈家康没有在文革中遭受迫害英年早逝,文革后一定能够在中央高层担当大任,因为他被列为“我党历史上的 500 位关键人物”之一。平心而论,陈家康的确是一位恪尽职守、忠心报国的人民好干部、中共好党员;为中国做出了多个开创性工作,为祖国从国外争得较多利益名声,一定会早有报答。</p><p class="ql-block">又想起今天是 3 月 5 日,是周恩来总理诞辰 127 周年和“学雷锋纪念日”62 周年。也许是天意,愚为家康先生编纂图文完稿也是这一天。如此天凑其缘,岂不也是对家康先生一并最好的追忆和纪念!</p><p class="ql-block">时针转点,搁笔掩卷,似无睏倦,寒舍荡漾情不自禁哼唱起了“学习家康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的老歌新感。</p><p class="ql-block">陈家康上能顶天,下可立地,能上能下,能文能武,从某种程度讲,不知要高贵雷锋多少倍!但其行为品质,如同雷锋一样,干一行爱一行,做一事成一事;对待同志像春天般温暖,对待工作像夏天般火热;把自己看着是“共产党员一块砖,哪里需要那里搬。”</p><p class="ql-block">北宋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横渠语录》。陈家康在其职业生涯中展现出卓越的外交才能和领导能力,为新中国外交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岂不就是在“横渠四句”启迪下,修炼出如此崇高意境和光荣使命?</p><p class="ql-block">今天的新中国看似国泰民安,风平浪静,但世界风云变幻,动荡不宁。这在新时期更是需要涌现出一个又一个听党指挥,召之能战,战之能胜的陈家康式人物的品质和才能。</p><p class="ql-block">家乡人民,呼唤家康复活再世!</p><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呼唤家康风范长存!</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舒忠民 2025 年 3 月 5 日于天津)</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陈家康简介</b></p><p class="ql-block"><b>陈家康</b>(1913.1.13-1970.7.7),原名陈宽,曾用名陈有容,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梅川镇陈福禄村陈福禄细垸人。历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周恩来、董必武秘书、翻译,中共上海发言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亚洲司司长、部长助理、副部长等职。中共七大候补代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共和国忠诚战士,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官,杰出外交家。</p><p class="ql-block">陈家康自幼老家读师塾,1926 年入读汉口辅仁中学,1929 年考入武汉大学预科,1931 年考取武汉大学本科。因信仰马列中共,1933年冬毅然离校,只身前往上海投身革命。1934 年冬参加上海左翼社会科学者联盟。1935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抗日战争年代起,便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从事党的外事工作和国内外统一战线工作。</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前,历任八路军武汉办事处党员干部训练班主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周恩来副主席秘书,中央南方局外事委员会委员、中共上海新闻发言人,中央军委外事组联络科科长,联合国宪章会议中国代表团共产党代表董必武秘书等职。</p><p class="ql-block">新中国成立后,1949 年至 1950 年任中国民主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联络部副部长;1950 年 3月至 1952 年 9 月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代司长,主持工作);1952 年 9 月至 1955 年 7 月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1955 年 7 月至 1956 年 7 月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兼亚洲司司长;1957 年 7 月至 1965年 12 月奉驻非洲埃及大使、也门公使、阿尔及利亚大使;1966 年 1 月至 1970 年 7 月任外交部副部长。曾出席举世瞩目的联合国宪章大会、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起草并参与制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起草“关于台湾问题声明”等重要文件;参加中印、中缅边境谈判等。</p><p class="ql-block">1965 年 12 月,陈家康奉命回国。孰料 1966 年 5 月,中国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随即被打成牛鬼蛇神、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挨整批斗,强迫认错写检讨、被迫举报当权派之错误言行。面对狂风暴雨般无情袭击,陈家康茫然失措……由于长期生活在压抑、打击状态,陈家康身心受到极大伤害。1970 年 7 月 7 日,于湖南茶陵外交部干校突发高血压性心脏病,未得及时救治,含冤离世,终年 57 岁。10 年后外交部于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其举行追悼大会,平反昭雪,恢复名誉。</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陈家康生平</b></p><p class="ql-block"><b>陈家康</b>(1913 年 1 月 13 日-1970 年 7 月 7 日),原名陈宽,曾用名陈有容,男,汉族,中共党员,湖北省广济县(今武穴市)梅川镇陈福禄村陈福禄细垸人。中共七大候补代表。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忠诚战士,新中国第一代外交官,杰出外交家。历任中共长江局秘书,周恩来秘书,中共上海发言人,团中央联络部副部长,驻非洲埃及大使兼也门公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副部长等职。</p><p class="ql-block">陈家康出身民族资本家家庭。父亲陈云山,鄂东地区电厂创始人,兴家办厂事业风生水起。抗战时期,为阻拦日军在家乡抢夺稻粮,手无寸铁的陈云山与日军争夺,结果被日兵杀害于梅川老家稻田。建国后陈云山被当地人民政府称为“红色资本家”。</p><p class="ql-block">陈家康自幼在自家“洋屋”读师塾(国学、文史等,五年)。1926 年入读汉口辅仁中学(教会学校,各课全英语教学,三年),1929 年考入武汉大学预科(二年),1931 年考入武汉大学本科(经济系,二年六个月)。在校期间组织读书小组,接受马列主义和进步书籍。</p><p class="ql-block">1933 年 12 月,因受国民党反动派胁迫,毅然离校,只身远走上海寻找党组织,投身革命队伍。</p><p class="ql-block">1934 年加入上海左翼中国社会科学者联盟。1935 年 12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 年任上海市学生运动委员会委员、中共江苏省委军事委员兼四科科长。</p><p class="ql-block">1937 年 7 月 7 日,随着卢沟桥一声巨响,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自抗日战争年代起,陈家康便在周恩来直接领导下,从事党的外事工作和国内外统一战线工作。</p><p class="ql-block">1938 年 1 月,调任八路军武汉办事处(中共中央长江局)党员干部训练班班主任、中共中央长江局秘书。同年 3 月任长江局负责人周恩来秘书兼英文翻译。</p><p class="ql-block">1939 年 4 月,于重庆任中共中央南方局外事组副组长、党派组成员。1940 年 12 月任南方局对外宣传组副组长。</p><p class="ql-block">1944 年 4 月,奉调回延安,参加接待中外记者参观团工作。同年 7 月任中共中央军委外事组第一科(联络科)科长,参加接待到延安考察的美军观察组。</p><p class="ql-block">1945 年 4 月,以秘书身份随中国代表团成员、中共代表董必武赴美国旧金山出席联合国宪章会议。会期在董必武指导下,参与撰写 3 万余字《中国解放区实录》,并译成英文发表,向全世界介绍中国解放区真实情况。</p><p class="ql-block">1945 年 11 月,赴伦敦出席世界民主青年大会(简称世界青联),被选为世界青联执行委员。</p><p class="ql-block">1946 年 5 月,任中共南方局工作委员会外交事务委员会委员、联络处负责人,中共南京局上海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担任周恩来秘书和翻译,以及中共上海新闻发言人。此期,在上海发表公开谈话约 60 次,以宣传中国共产党和平主张,揭露国民党“假和谈,真内战”虚伪面目。此期在他组织领导下,中共南方局上海工作委员会成立。</p><p class="ql-block">1947 年 3 月,国共谈判破裂后,陈家康撤回延安,奉命代表中国解放区青年联合会出席在捷克斯洛伐克召开的第一届世界民主青年大会,会上当选为世界青联执行委员,并留青联工作。1948年春,参加世界青联派出的代表团,出访芬兰、瑞典、挪威、丹麦等国,广泛向各国青年介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情况。</p><p class="ql-block">1949 年 2 月 18 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筹委会成立,陈家康受命参与筹备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代表大会。3 月初,随中央青委从平山迁北平,驻北京饭店。</p><p class="ql-block">1949 年 4 月,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当选为团中央候补常务委员、联络部副部长。同年 5 月任中华全国民主青年联合总会常务委员、副秘书长。同年 5 月至 9 月任中共中央青年工作委员会候补委员。是金子放到哪里都会发光。陈家康从一名高级知识分子成长为一名优秀外交官,毕生经历无数挑战和考验。</p><p class="ql-block">1950 年 3 月,任外交部亚洲司副司长(代司长),主持亚洲司工作。</p><p class="ql-block">1952 年 9 月,任外交部亚洲司司长。任职期间,起草并参与制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起草“关于台湾问题声明”等重要文件。参加中印、中缅边境谈判。</p><p class="ql-block">1954 年 4 月,作为周恩来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成员出席日内瓦会议。</p><p class="ql-block">1955 年 1 月至 1956 年 6 月,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兼亚洲司司长。</p><p class="ql-block">1955 年 4 月,作为中国代表团顾问出席印度尼西亚万隆市举行的亚非会议(又称万隆会议)。</p><p class="ql-block">1956 年 6 月,出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驻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使。其间埃及与叙利亚一度合并简称阿联时,既任大使,又兼任驻也门王国公使、驻阿尔及利亚大使。在任期间,广交非洲及西亚各国代表人士,推动中国与叙利亚、也门、伊拉克、阿尔及利亚、苏丹及黎巴嫩、埃塞俄比亚等国建立外交关系,为开展中国在西亚非洲地区外交活动做出了重要贡献。</p><p class="ql-block">陈家康出任非洲埃及等国大使近 10 年,这在其时中国驻外使节中是少见的。</p><p class="ql-block">1965 年 12 月,在中央领导关心下,陈家康奉调回国。他无限感激,认为回国后是应该好好过上清净安逸的日子,多多照顾一下妻子儿女。的确是,他将一生心血奉献于党的事业,却对家庭付出太少太少。</p><p class="ql-block">1966 年 1 月至 1970 年 7 月,陈家康担任外交部副部长。</p><p class="ql-block">然而,自 1966 年 5 月,中国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如暴风骤雨般无情袭来,陈家康莫名其妙,措手不及。相继被打成“走资派”“牛鬼蛇神”,受到诬陷攻击,遭受不公正待遇。除了挨整批斗,劳动改造,倍受凌辱外,其亲属子女均受株连打击、冷眼蔑视。为了避难、谋生,家康孩子(五儿陈大刚)于北京某桥底、澡堂给人修脚、擦皮鞋,卑躬屈膝,苟且偷生(注:陈大刚看似卑微度日,其实他白天干活,夜晚读书,今成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p><p class="ql-block">由于长期的紧张生活和精神压抑,陈家康身心倍受摧残,患病在身,不幸于 1970 年 7 月 7 日,在湖南茶陵外交部干校猝发高血压性心脏病,未得及时救治,含冤离世,终年 57 岁。</p><p class="ql-block">陈家康投身革命在解放前国共纷争、敌后战区中以顽强斗志没有击倒牺牲,却在建国后和平年代被黑白颠倒蒙冤死去。令人费解,匪夷所思。</p><p class="ql-block">英年早逝,不明不白;是非功过,自有评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1980 年 6 月 28 日,外交部党委做出决定,推翻一切诬蔑不实之词,为陈家康彻底平反昭雪,恢复名誉,并于 1983 年4 月 7 日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礼堂为其举行追悼大会,悼念这位为新中国外交事业恪尽职守、殚精竭虑、做出巨大贡献的杰出外交家。</p><p class="ql-block">陈家康是新中国外交战线一名人物,他的聪敏才智、不懈努力为新中国外交事业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陈家康是新中国外交领域一面旗帜,其高尚品格和杰出成就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一个为党和国家默默奉献的伟大外交家——陈家康,将永远镌记在中国历史篇章中。</p> <p class="ql-block">细细品来,忽发奇想,完全可以把陈家康先生的毕生事业事迹写出剧本,拍摄一部多集电视剧或一部上下集电影故事片,故事情节极其清晰,如家庭背景、青少年时代、中共长江局、上海发言人、南京外事组、重庆宣传组、延安记者会、联合国宪章会、亚太会议、万隆会议以及团中央青代会、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外交部亚洲司、非洲埃及大使、回国文革经历等等。把个人经历事业与其时历史原貌结合起来,相信每一集故事都是跌宕起伏、每一个镜头都是宏大无比,如联合国宪章会议、日内瓦会议、万隆会议等,分别把其场面以及董必武、周恩来的发言、签字等镜头呈现出来,是多么气势磅礴!拍毕一定是一部高规格的中共历史题材剧。</p><p class="ql-block">另建议把家康家乡“细垸”和“洋屋”辟为拍摄基地。过后就此开发为陈家康故居(把过去西洋式“洋屋”的木板两层楼复活重现出来),将红色革命题材,作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旅游胜地。</p> <p class="ql-block"><b>鸣谢:</b></p><p class="ql-block">本资料曾得到家乡陈福禄细垸(陈家康老宅邻居)陈文灿贤兄帮助(他多年与家康晚辈有着一定联系,并多年无偿帮家康房屋照护并保管钥匙,后因去武穴定居,经征家康晚辈同意,将钥匙交由居住细垸“洋屋”的陈业勤老师保管)。文灿兄先后为我提供了一些家康家庭部分情况,对此表示感谢!还感谢家乡梅川籍武汉药谷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少军先生,家乡武穴市原刊江街道办事处党委书记、武穴市政协副主席李汉平先生,武穴市梅川镇陈福禄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陈国志先生等多年来的关心和支持!</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28, 128, 128);">舒忠民 2025 年 3 月 5 日(周恩来诞辰日、学雷锋纪念日)于天津寓室</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