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湖漫步,偶遇非洲精灵——♥鹦鹉

得之坦然

第一次近距离拍摄南湖神鸟——鹦鹉 <p class="ql-block">三月中旬的一天清晨,我漫步于南湖公园湖畔,时钟刚过八点。微风拂面,鸟鸣声此起彼伏,循声望去,原来是有人正在遛鸟。不经意间抬头,一只鹦鹉正栖息在一棵盛开的紫荆树上,它灵活地来回跳跃,用尖锐的喙轻轻啄食花朵,宛如一位自信的名模,在现场观众面前毫无怯意。我迅速掏出手机,捕捉这一难得的瞬间,而那只鹦鹉也似乎格外配合,变换着各种姿态让我拍摄,足足持续了二十多分钟。这是我第一次如此近距离接触这种会说话的鹦鹉,不禁感叹它的智慧与奇妙。不久后,一位女士也加入了拍摄行列,但鹦鹉似乎对这位新观众并不友好,很快从树上飞下地面,似乎对这位女士有所排斥。随后,它径直跑向主人身边,顺着主人的腿往上爬。主人笑着对我说,鹦鹉已经玩够了,想要回家了。我趁机向主人询问了一些关于鹦鹉的习性,得知它会说“你好”“再见”“吃饭”等简单的词语,寿命可达三四十年,而这只雌性鹦鹉属于非洲灰鹦鹉,已陪伴主人三年,性格温顺且有趣。最后,鹦鹉在主人肩膀上催促着,似乎等不及要回家,主人笑着带着这位聪明的宠物离开了。</p> <p class="ql-block">通过上述,我对鹦鹉的特性有了一点了解。我对其的认识也发生了变化,应该说同过去所学成语解释是大相径庭吧。</p><p class="ql-block">过去人们一提到鹦鹉,就想到一个成语鹦鹉学舌。过去成语的解释,把鹦鹉判定为只能学人或模仿人说话。其实我不这样认为,第一,能模仿,说明学习能力较强,第二,能模仿,说明鹦鹉有思维能力。第三,有思维就有智力。据有关资料介绍,鹦鹉的智力水平应该相当四五岁孩子的智力。既然鹦鹉有如此好的智力水平,那应该就是很了不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员吧。</p><p class="ql-block">“鹦鹉学舌”,过去人们认为只是一个描述动物行为的成语,或者用来形容一个深刻的社会隐喻,提醒人们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避免成为盲目跟风的“鹦鹉”。实际上这种认识应该说是不对的,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现在家养鹦鹉,绝对不可小觑,鹦鹉不但能学舌,智力更发达,它可以成为人类最可爱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非洲灰鹦鹉,隶属于鹦形目金刚鹦鹉科非洲灰鹦鹉属,是一种体长约33至41厘米的鸟类。尾巴短小,头部圆润,面部长有绒毛。其全身羽毛呈现深浅不一的灰色,眼周有一圈狭长的白色裸皮,头部与颈部的灰色羽毛边缘略带浅灰,腹部的羽毛则带有深色滚边。主要飞行羽毛为灰黑色,尾羽鲜艳如火红,鸟喙漆黑,虹膜呈明亮的黄色。它们的平均寿命可达50年。非洲灰鹦鹉广泛分布于非洲西部,包括扎伊尔盆地和安哥拉北部,栖息于沟谷林地与稀疏阔叶林区。它们通常成群活动,以榕树果、浆果及农作物为食。每窝产卵2至4枚,孵化期约为29天,在此期间,雄鸟会负责喂养雌鸟,幼鸟大约11至12周后离巢。作为世界上最擅长学说话的鸟类之一,非洲灰鹦鹉能够掌握800多个单词,凭借其高智商和卓越的模仿能力而备受赞誉。然而,由于栖息地减少和非法捕捉,非洲灰鹦鹉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近危(NT)物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