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故乡

天上云

<p class="ql-block">  印象故乡,院子里的春鹃开了,今年几场春雨,牡丹和君子兰也十分鲜艳。朝阳春山,从小到大,每年的山祭。熟悉的山路,盛开的梨花,汇成故乡的原风景,成为清明的思念。</p> <p class="ql-block">  故乡的这条山路,从记事起,在老爷子的带领下,年复一年,走了几十年。走过金洞山、走过羊木、走出四川、走进大漠,走进阿里荒原、走进德令哈、走进山海关、寻找故乡的源泉。再回柳树泉,走进三道岭二矿,走进自己的沙场。明白,原来“异乡故乡,只在一念之间”。</p> <p class="ql-block">分享2024年三道岭视频和郑健战友昨天发来“关于故乡的描写”,纪念“南方北方,挥不去的故乡”。</p> <p class="ql-block"> 游子.故乡</p><p class="ql-block"> 听歌手唱《再看一眼大别山》突然一阵感动,有些酸楚,这正是我每次离乡时的感受,再看一眼,那矮矮的石碑山和几十年不变,充满历史感的小小的车站......碾子山虽然是意外的成为了我的故乡,可故乡这个词却像一个印记一样,仿佛一出面就刻在了“碾子山”上。虽然,我只在这里生活了十三年。后来的岁月中,在新疆、在齐齐哈尔、在大连、在北京,都比在碾子山生活的时间长,但是心里总是不踏实,总觉得是在游荡的生活中,现在才知道,如果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是从三岁成长到十六岁,那么,你很难让他不把这个地方当成故乡——儿时的记忆、少年的生活才是故乡的记忆,这是一种融入血中的沉积,即便是老年痴呆了,也难以忘怀。其实,我背井离乡刚刚去外面闯荡的时候,心中并没有什么故乡的概念,那会儿的碾子山只不过是档案中一个原籍而已,漂泊久了,人过中年,浑身疲惫,突然想起家乡了,这才意识到离家太久了,</p> <p class="ql-block">  老家——碾子山——才是我的家乡,文绉绉的人常把家乡称为故乡,虽然我没什么文化,但是喜欢装得有一些文化,所以在这里我也把家乡称为故乡。再回故乡,物是人非,最疼爱我的、也是我最惦念的父母已经逝去了,似乎没有什么可以留恋的了,但那陈旧的老房还在,久经风霜的老景还在,儿时的记忆、儿时的欢快还在,所以我知道,我的童年还在,我就是回来寻找他们的,那是我在故乡唯一可寻的踪迹。粮食发酵会酿成美酒,没成想,记忆也会发酵,随着时间的沉积,故乡有如陈酿,渝久弥香,挥之不去。所以,一有机会我就会回去看看,看看大黑山、雅鲁河、月牙泡还有那个经典的石碑山。他们围绕着故乡沉静不语,默默地注视着这个小山城里人们的悲欢离合,岁月的奔流好像没有太多的改变它们,只有被它们关注的芸芸众生,在老去、离去或死去。昔日生机勃勃的华安厂的衰落,让躁动不安的年轻人纷纷踏上离乡之路寻求更能融入青春烈火的生活,这只能让思乡的人更加众多,而碾子山愈发显得安静,可能更加适应老年人清静的生活了。</p> <p class="ql-block">  悄悄地,熟悉的面孔越来越少了,面对更多的陌生的人虽然有些困惑,但依然亲切,毕竟这是故乡的人,这里有故乡的水、故乡的风,所以每次回来都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家乡的怀抱,每次离去都用深情的目光再看一眼故乡,虽然一瞥,却饱含留恋、饱含无奈、充满惆怅,深恨此身非吾有,一生奔波在他乡。有人说,家乡可以很近,也可以很远,但对我来说,家乡永远装在我心中,我装着她远行、我装着她拼搏、我装着她进入梦乡。还是那句老话,非常想回来度过一个安静的晚年。是故乡。</p><p class="ql-block"> 郑 健2025.3.2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