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光夏英烈颂】

红面猴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怒海惊澜,</p><p class="ql-block">风云荡、洪波翻叠。</p><p class="ql-block">思往昔、粤东星火,</p><p class="ql-block">燎原情切。</p><p class="ql-block">五赣龙兴征路险,</p><p class="ql-block">刀光浴血雄心烈。</p><p class="ql-block">为苍生、何所惧牺牲,</p><p class="ql-block">身犹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英魂在,</p><p class="ql-block">勋业设。</p><p class="ql-block">遗志续,</p><p class="ql-block">宏图揭。</p><p class="ql-block">看山河焕彩,</p><p class="ql-block">物华欣悦。</p><p class="ql-block">百业齐兴铺锦路,</p><p class="ql-block">万民同享太平节。</p><p class="ql-block">待他年、华夏立潮头,</p><p class="ql-block">翻新页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五赣龙兴为泛指,为地名简称。指刘光夏征战之地,即广东五华、兴宁、龙川、江西寻邬,史实上还有广东梅县、丰顺等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刘光夏烈士事迹简述</b></p><p class="ql-block"> 刘光夏(1904~1930年),广东兴宁水口镇柏树下人,是土地革命时期兴宁农民武装的主要领导人。他出生于农民家庭,民国15年(1926)春,考入黄埔军校第六期,并在军校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在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训练。“八一”南昌起义前夕,刘光夏奉命从武昌回到兴宁组织农民武装,组织农民暴动,并按上级指示,组建广东工农讨逆十五团(后改为广东工农革命军第十二团,刘光夏任团长。1928年1月起担任兴宁县委书记,同年成立水口区苏维埃政府,开展土地革命。于1928年10月,毛泽东、朱德、古大存、刘光夏、朱子干、陈魁亚、陈海云等7人签署《东江革命委员会(1929~177号)关于公布执行土地政纲的布告》,有力地推动了东江地区的土地革命。两年后,东江红军五十团成立,刘光夏任团长。并一直坚持武装暴动武装割据,扩大红色根据地,打了大小十多个战役,有力地推动了粤东地区的武装斗争。</p><p class="ql-block"> 1930年3月,奉东江特委指示,组织攻打江西寻乌澄江镇,由于对敌力量估计不足,侦察不周遭反动武装包围,在突围中,身负重伤的刘光夏要求警卫员不要再背他突围,并命令警卫员对其开枪,并带文件突围,在警卫员抗命的情况下,刘光夏拿枪对着自己的喉头扣动扳机壮烈牺牲。</p><p class="ql-block"> 1952年7月18日,兴梅专署把烈士家乡更名为光夏乡(现为光夏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