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他灵魂的最深处,组织的力量宛如一座永不熄灭的灯塔,为他照亮前行之路,赋予他无尽的勇气,让他在奋斗的征程中勇往直前。从一棵稚嫩小草,到长成一株沧桑的大树,没有背景和资色,就必须和命运抗争,不惜力、不偷懒,甚至是不惜命,才有可能生存下去,唯有一门深入,长期研修,方能修成正果。他的信仰坚定而炽热,理想崇高而伟大。他深信,组织将引领他穿越重重迷雾,走向那闪耀着荣耀之光的远方。</p> <p class="ql-block"> 生命,恰似一场充满奇迹的旅程。小时候,在物资匮乏的岁月里,放学后上山拔猪草的他,偶然遇见一只被猎人枪击的死野兔,由此开启了一段难忘的经历。傍晚,他把这件事告诉了爷爷,爷爷提上油灯,和他一同前往河东山的玉米地里寻找。返回途中,他因沉浸在即将吃到兔肉的憧憬中,不慎一脚迈向悬崖边缘。千钧一发之际,身后的爷爷眼疾手快,一把将他拽了回来。那一刻,灯光摇曳,他望着眼前的万丈深渊,真切地感受到死亡的威胁,那种恐惧至今仍刻骨铭心。</p> <p class="ql-block"> 成长的道路上,危险从未远离。小到一厘米的伤疤,大到一尺多长的伤口,在他的身上从头到脚随处可见。一片树叶、一根桑条、一把墙皮土,往伤口上一塞、一涂、一抹,大自然就是如此神奇,凭借强大的免疫力,他一次次度过劫难。13岁那年暑假,他在长治襄垣县跟着包工队修窑洞、建房子。在上梁大吉时,他手持一挂一万响的鞭炮,在砌平的墙体上快速奔跑庆贺,突然一脚踩空,脚下的土坯一角瞬间被踩碎,身体急速下坠,慌乱中他伸手抓住了墙外的施工架杆。在那生死一线的时刻,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不能给工头和主家添麻烦!更不能辜负大家对自己的信任,要胆大心细别出错,不怕苦不怕死就没事。这股信念支撑着他,让他在绝境中保持冷静。</p> <p class="ql-block"> 从九岁起,在大山里村庄缺水的环境中,他便挑起水桶,往返于各村的水井、泊池和深沟的矿井筒之间。长期的肩挑担担,让他中年后饱受肩周炎的折磨。在张家口零下42度的冰天雪地中,凌晨四点半到五点半,他在宣化四方台营房大礼堂前扫雪,双手被冻伤,五个指甲在两个月内先后脱落,可白天他仍然坚持训练。晚上,五指连心,针刺般的疼痛袭来,只有枕巾知晓那无助的泪水有多苦涩。在军营里,他曾两次自己用刮胡刀片挖掉脚上的鸡眼,因止不住血才去卫生院包扎,但从未耽误一天军事训练。这些伤痛,是他生命的一部分,也是一个农村长大孩子坚韧不拔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在部队军营里,新兵下连第一年,在宣化农场的稻田地里,他的双腿关节长时间浸泡在漏水的雨靴中,每逢阴雨天,疼痛便如影随形。战友小崔的小腿被机耕船卷伤,指导员、卫生员和他一起把小崔送往宣化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后改为第257医院),并安排他留下来陪床。可医院每天夜里查房不让在病房陪床,他就前半夜在医院楼梯间坐着,后半夜再回病房坐在凳子上睡。指导员留下了七斤粮票,说回到连队让司务长送钱来,可一走就是一星期。他把粮票送给医院对面铁厂的大师傅,软磨硬泡,才用这七斤粮票换来一天一碗挂面汤,熬过了度日如年的七天。回到连队,指导员让司务长给他报销伙食费,向他要发票,他反问司务长:“啥是发票?”对越自卫反击战老山轮战时,他找连长问:“我能参战吗?”连长说:“小屁孩还不到18岁,给我个参战的理由?”他随口道:“我家弟兄四个,送给国家一个难道不行吗?”正是这些经历,促使他很快被调入连部,当上了通讯员。</p> <p class="ql-block"> 入伍第二年,正值唐山抗震十周年。部队支援地方电网改造,从唐山赵各庄北边的榛子镇架设10万伏高压线铁塔时,他挂线坠落,再次与死神擦肩而过。背上那道一尺多长的伤口,是生命对他的警示,但他从未因此退缩,硬是坚持不住医院、不缝针,在卫生队简单用绷带缠住腰背和肩膀,休息了一周就重返一线,还庆幸第一次吃到唐山供电局送来的营养品——麦乳精、奶粉和水果。他常说,退休之前不想有住院的经历,自己没那么矫情,上帝已经对自己十分宠爱了,他要将自己的命运紧紧掌握在手中,独自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p> <p class="ql-block"> 回首往昔,记忆如潮,将他带回那些改变命运的关键时刻。他的刘连长,在他连初中毕业证都没有的情况下,向他伸出援手。凭借山东人的豪爽和正气,连长说服了营长和教导员,助力他踏入军校的神圣殿堂。这份恩情,他铭记于心,感恩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军校毕业后,财务科张科长给予他兄长般的关怀,让他在军营中感受到家的温暖,科长的情谊成为他军旅生涯中最温暖的底色,也是一生值得铭记的好兄弟。</p> <p class="ql-block"> 投身军旅的最后几年,年少轻狂的他已不再年轻。结婚生子后,种水稻留下的腿关节病和长期打算盘引发的右手腱鞘炎手术,让曾在训练场上全力奔跑、五公里越野和400米障碍成绩一度优良的他,慢慢失去了军事体能竞争得以上位的良机。尽管他拼尽全力,在专业考试中名列前茅,却还是在与身体素质更强的年轻战友的体能竞争中败下阵来,只能凭借着那微薄的勤奋默默努力。在部队这片土地上,他由衷地感恩每一位领导,是他们的引导与支持,让他在军旅中不断成长,成就了后来的他。</p> <p class="ql-block"> 后来,他从军营走向地方,开启了新的人生篇章。从安居工程到监察大队,从建筑市场到审批中心,后来执法局冯局长的赏识与提携,让他在仕途上稳步前行,一步步走上中层岗位。而李局长的出现,给了他在重案大队大展身手的机会,在那里,他身兼三职,挥洒汗水,奉献了五六年的青春。</p> <p class="ql-block"> 人生之路,能得贵人相助,实乃大幸。然而,世间并非总是阳光明媚。当遭遇像霸道书记及情妇虎老板那样的女魔头时,他才惊觉人性的黑暗与复杂。在恶人眼中,基层干部不过是博弈与敛财的工具和棋子。顺应他们,或许能获得一时的提拔;但若坚守底线,不与之为伍,便会遭受无情的打压和胁迫。是卧底还是同志?没有人会给出你接头的暗号,全凭个人的设防和判断。这让他更加深刻地明白,在权力的漩涡中,坚守初心是何等重要和艰难。你就是一块金子,也真怕一块抹布遮住,哪里来的光亮?再健壮的组织也怕蝼蚁的啃食,当把碘酒换成食盐为你消毒时,那种来自组织的关怀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伤口有多痛,只有自己知道。</p> <p class="ql-block"> 组织,本是革命战士坚实的依靠,是指引他们前行的北斗星。无论何时,我们都应秉持一颗赤诚之心,不辜负组织的信任,坚守原则,问心无愧。“但行好事,莫问前程”,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保持清醒,不被世俗的诱惑所左右。吃亏是福,本身就是对穷人的孩子说的,在那些玩弄权术的贪官面前,唯有坚定信念,不能让他们的恶行破坏我们对组织的信任,更不能因此而丧失原则,任何时候都要坚持原则,严守底线,随时准备牺牲一切!那些靠出卖“战友”和“同志”赢得赏识和上位的小人,终究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和历史的审判。</p> <p class="ql-block"> 军人,他们将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祖国和社会,身上留下的伤痛是他们奉献的勋章,心中留下的孤寂是他们坚守的代价,却常常无人能懂 。</p> <p class="ql-block"> 退伍回到地方,好一段时间里他陷入了深深的不适应。某些玩弄权术者台上一套、台下一套的做派,让很多退役军人感到无比失望与恐惧。面对这些两面三刀、唯利是图的人,他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战壕,找不到出口。但他并未放弃,他将目光投向古树古建和传统文化,从中汲取智慧与力量,努力挣脱这令人窒息的困境,寻找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p> <p class="ql-block"> 在迷茫与挣扎中,他将自己的情感寄托于大自然。大山的巍峨、古树的沧桑,让他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力量。在大树面前,他宛如一个无助的孩子,紧紧抱住它,仿佛抱住了逝去爷爷的温暖身躯。他向它们倾诉心中的烦恼与困惑,它们总是静静倾听,从不厌烦,更不会耍任何手段。在大自然的怀抱中,他找回了久违的童真与自信,心中的善念也如春雨后的春笋,茁壮成长。那棵历经岁月洗礼的大树,无论它是500岁还是1000岁,都见证了他的初心和成长,给予他前所未有的满足与信任。</p> <p class="ql-block"> 大自然,这位无声的导师,教会了他为人处世的道理,教会他善良与宽容,教会他如何在逆境中生存,如何面对生活中的狂风暴雨。他以大树为榜样,努力适应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他深知,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若不能与时俱进,就会被时代的洪流所淘汰。</p> <p class="ql-block"> 一路走来,所有的经历,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成功还是挫折,都是他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是他对组织和人民忠诚的见证。他将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组织和人民,奉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古树和山村。</p> <p class="ql-block"> 穿了40多年制服的他很少午休,睡眠时间也远远少于常人,对他来说,每天能有3到5个小时的睡眠便已足够。在他的记忆中,从未有过奢侈享受的时刻,参军之前几乎没记得吃过饱饭,<span style="font-size:18px;">黄瓜、橘子以及啤酒都是入伍后才尝到的;</span>参军后在农场一顿吃过20个包子;人生中第一次吃到的海鲜大餐是在卫生队退伍的唐山籍战友小刘家吃的。白天训练,晚上熄灯后在被窝里看书,别人的十年寒窗苦读,他硬生生走了40多个寒冬,从未间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访万棵树,阅尽繁华无数,他深知,这个世界上没有天生的天才,唯有努力与坚持,才能铸就属于自己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名政协委员,他始终牢记自己的使命与责任。他生长在人民中间,是山村农民的儿子,深知百姓的疾苦与需求。他不愿用大话、套话来敷衍工作,而是深入群众,倾听他们的声音,为他们发声。说真话、讲真话,是他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他坚守的底线。</p> <p class="ql-block"> “ 公道世间唯白发,贵人头上不曾饶。” 在他看来,人生本就赤条条而来,那些所谓的荣誉、官职不过是过眼云烟,穿不过六尺布衣,吃不过一碗饸饹,睡不过六尺床板,最终一个盒子一捧泥土。每当回忆起生命中与死亡擦肩而过的瞬间,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权钱和名利在生命面前是如此微不足道。人生真正属于自己的,唯有健康的身体和一颗洒脱自在的心。</p> <p class="ql-block"> 走平凡之路,做真实的自己,这才是生活的真谛。不必在意他人的看法,更不应过分追求功名利禄,如此,方能在人生的旅途中收获真正的幸福与满足。</p> <p class="ql-block">退役后经常想起或联系过的炮兵403团、反坦克第三旅、石家庄陆军学院后勤士官训练大队战友:</p><p class="ql-block">北京:张学文、李建国、李志强、李迎、臧亚东、张和平、刘玉海、王冠杰、李布堂、李梅;</p><p class="ql-block">唐山:杨宪理、赵会文、邱世明、李彦森、方冰、王焕文、姚少明、张彬、赵学海、黄小球、刘艺红、杨红文;</p><p class="ql-block">太原:高青、路健、贾军、</p><p class="ql-block">其他城市:高丽辉、韩存伟、魏德龙、郭晓社、王安国、王大祥、李敬臣、刘云展、卜福顺、邢慧祥、李林泉、侯保庆、赵保森、成云祥、王玉和、王志军、刘墨湘、岳喜星、郭红卫、刘洪元、刘志峰、何新文、张利平、李剑平、栗志华、张树文、张君平、王建军、张海林、王立辉、黄海河、王雪云、尚勇、王礼刚、胡国胜、姜勇、杨凤军、袁玉堂、张彬、杨高潮、郑之林、关振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