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唐代大诗人李白生动描述了成都美丽的自然风光,令我心中一直向往成都。</p><p class="ql-block"> 今年三月,终于和家人踏上了成都之旅。想去饱览成都的大美山水,想寻找旧时成都的繁华与秀丽,想去享受那闲适淡雅中让人回味无穷的茶酒文化和麻辣美味,想去体验更多的惊喜。去成都,我们首先游览了都江堰。</p><p class="ql-block"> 余秋雨曾说过:世界上最伟大的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水利工程,它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的唯一留存,且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也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利工程,位于都江堰市城区的岷江干流上,都江堰凝聚着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南桥南街景区南门进入景区,先上玉垒山,鸟瞰水利工程,再下山过安澜索桥,近距离欣赏水利工程的各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 我们步行来到二王庙,它位于岷江右岸的山坡上,前面就是都江堰。二王庙建筑群,分布在都江堰渠首东岸,规模宏大,布局严谨,环境清幽,是庙宇和园林相结合的著名景区。占地约5万平方米,主要建筑约有1万平方米。寺庙完全依靠自然地理环境,依山取势,在建筑风上不强调中轴对称。</p><p class="ql-block"> 二王庙的主殿分别供奉着李冰父子的塑像,并珍藏有治水名言和诗人碑刻等。</p> <p class="ql-block"> 从二庄庙下山,见到的都江堰第一个大工程便是鱼嘴,它形如鱼的嘴巴也因此得名。当我站在鱼嘴的坝口,便看到岷江汹涌而来,经过鱼嘴,一分两段,即内江和外江。外江继续担任主河床的作用,内江,则为都江堰新建的饮水渠。</p><p class="ql-block"> 李冰特别将内江河床的深度修的低于外江三尺三,又将外江河床的宽度修的宽于内江河床的九丈九。</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当春耕水量小的时候,主流就有约六成的水进入内江,而洪水季节,内江的流量会自动低于外江进水的四成,这种功用便是都江堰三字经中所说的分四六平旱涝。另外,另外雨水还具有一定的排沙排石功能。</p> <p class="ql-block"> 我们现在看到的鱼嘴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可从前,他是用土石做基,用卵石竹笼。总的来说,鱼嘴可以用一个巧字来形容,位置造的巧,分水分的巧,排沙排石排得巧。</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鱼嘴,我们来到安澜索桥,位于都江堰鱼嘴之上,又名安澜桥,夫妻桥。安澜索桥横跨内江外江,被誉为中国古代五大桥梁,是都江堰最具特征的景观。</p><p class="ql-block"> 安澜索桥始建于宋代以前,明末也就是公元十七世纪毁于战火。清嘉庆年间重新建此桥。川西古代索桥的主要建筑材料都是竹子、绳子及桥藤。如今的安澜桥是1974年重建的,下移100多米,将竹索改为钢索,承托缆索的桥桩混凝土桩。</p> <p class="ql-block">离堆:是李冰父子当年率领群众开宝瓶口引岷江水灌溉川西平原所建成的和郁垒分离的一个孤堆。往两旁看,还会看到离堆的石碑以及佛教的范文碑。这都是后人所立,有意借助神力永镇水害。</p> <p class="ql-block">伏龙观:位于离堆旁边,原名为范闲馆,是为纪念三国时期贤士范长生,传说范长生得长生之术,享年130多岁,博学多才,刘备和诸葛亮请他做官,履朝不复,一心想做神仙,时人称为逍遥宫。北宋初年,人民怀念李冰的功绩,扩建殿宇,沿袭李冰父子降龙治水的传说,改称伏龙观。</p><p class="ql-block"> 在伏龙观的前殿正中有李冰石像,高2.9米,重4吨,造型简朴,神态持重,双袖合于胸前,微露微笑。</p><p class="ql-block"> 塑像建于东汉建宁元年,也就是公元168年,迄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飞沙堰:是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第二个主体工程。它的主要功能是排洪排沙。从鱼嘴分进的内江水被离堆一顶,自然就旋流起来。每当夏秋之际,水流量大于宝瓶口的可流量时,宝瓶口不能通过的水主要从飞沙堰流出。而且渲流河泛起来的泥砂也就从飞沙堰一起流出去了,飞沙二字的意义就在于不仅泄洪还能排沙。</p> <p class="ql-block">宝瓶口:是都江堰的三大主体工程之一,这个口子是怎么凿出来的?这就得从2250多年前讲起了。当时只有开凿玉垒山,打通宝瓶口,才能把岷江水引进成都平原,蜀郡太守李冰在这个问题上很是苦恼,突然有一天李冰看见一个老农在烧石灰,他顿时来了灵感,让农民用柴火焚烧岩石,等岩石炙热变红之后,就浇上冰冷的岷江水,只听劈里啪啦的声音,岩石表层就破裂了这个样子,整整八年的时间,一个宽20米,深40米,长80米的口子终于烧出来了,而被开凿的山丘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离堆公园。 </p><p class="ql-block"> 宝瓶口是内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咽喉,犹如瓶口一样严格控制着江水进入成都平原的流量。当宝瓶口的水量达到大约70立方平米每秒之后,无论岷江发生多大的洪水,宝瓶口也拒之口外,概不容那。</p><p class="ql-block"> 这种稳定的进入量对成都平原的农业灌溉防洪运输等都产生了特大效益。二千多年前的李冰能利用岷江和玉垒山的山势水势设计出这样绝妙古今的水利和枢纽工程,真是太了不起了。</p> <p class="ql-block">赵朴初先生曾作诗:是宜与长城,并赞秦皇代,长城久失用,徒留古迹在,不如都江堰,万世资灌溉。</p><p class="ql-block"> 李冰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功德无量,举世无双,世界为之惊叹,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伟大遗产。</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雅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