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笑之声——学雷锋活动月之“雷锋故事我来讲”第6期《好事做了一火车》

乐平十五小 默默

<p class="ql-block">  在奔腾的时代浪潮中,总有些精神坐标永恒闪烁。雷锋,这个镌刻在共和国集体记忆里的名字,以22岁的青春诠释了奉献最动人的模样。为赓续红色血脉,传承雷锋精神,乐平市第十五小学大队部开展“雷锋故事我来讲”系列宣讲活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让我们在讲述中传承,让善意的接力在新时代续写更温暖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的螺丝钉的联接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够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p><p class="ql-block"> ——摘自《雷锋日记》</p> 宣讲人简介 <p class="ql-block">  汪语彤,五(1)中队学习委员,一个将活力与自信写进日常的女孩。舞台上,她作为主持人从容自若、台风稳健;动感的节奏声中,她跳起街舞,利落有力的动作,诠释勇往直前、不断奋进的模样;而当麦克风在手,她播音时字正腔圆 ,声音里满是故事。在同学们眼中,她无疑是熠熠生辉的才艺之星。</p> 好事做了一火车 <p class="ql-block">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论走到哪里,都积极做好事,尽力帮助别人,把做好事当作分内职责。 </p><p class="ql-block"> “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快板书《学雷锋》中的这句台词,形象地反映了雷锋已经将做好事当作自己分内之责。</p><p class="ql-block"> 到达沈阳站,雷锋出了检票口,发现一群人围着一位背小孩的中年妇女。原来,这位大嫂不小心把自己的车票弄丢了。</p><p class="ql-block"> 雷锋不仅上前安慰这位大嫂,还领着她来到售票处,用自己的钱给她重新买了张车票。</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雷锋去安东参加沈阳部队工程兵军事体育训练队。在沈阳车站换车的时候,他发现检票口吵吵嚷嚷围了一群人,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一位中年妇女没有车票,却要上车。</p><p class="ql-block"> 人越聚越多,场面越来越乱。雷锋走过去,关心地问:“大嫂,你没买车票吗?”</p><p class="ql-block"> 大嫂委屈地说:“同志,我买票了,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把票和钱都丢了。”雷锋看出大嫂急切的心情,知道她不是说谎,就说:“大嫂,别着急,跟我来吧。”他领着大嫂到售票处,用自己的津贴补了一张车票,塞到她手里说:“快上车吧,车快开了。”</p><p class="ql-block"> 大嫂感激地说:“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哪个单位的?我回去好把钱给你寄过去。”</p><p class="ql-block"> 雷锋笑着说:“我叫解放军,就住在中国。”说完转身就走。那位大嫂感动得眼泪汪汪地向他挥手。</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雷锋早晨 5 点多在沈阳换火车回部队。路上,遇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拄着拐杖,背着个大包袱,吃力地走着。雷锋上前一打听才知道,大娘是从山东去抚顺看望儿子。雷锋告诉大娘,自己也去抚顺,正好顺路。</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雷锋细心照料大娘。他发现大娘所带的信封上只写了她儿子的信箱号,没有写单位名称和具体地址,不容易找到。</p><p class="ql-block"> 于是下车后,雷锋背着大娘的包袱,一路搀扶着大娘,四处寻找打听。两个多小时后,终于帮助大娘找到了儿子的家。</p><p class="ql-block"> (故事转自公众号:雷锋云)</p> <p class="ql-block">  把帮助别人当作一种责任和义务,是一种可贵的美德;帮了别人看到别人快乐而心底生出幸福感,则是崇高的思想境界。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雷锋用自己的光和热温暖了他人,照亮了他人,也升华了自己的人生。新时代的有志青少年也要像雷锋一样,帮助他人、温暖世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