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春日好去处

栀子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春和景明。北京的春日顶流,当属颐和园昆明湖的西堤。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有: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如果难以想象什么是春和景明,那在颐和园西堤上走走,就能切身感受到"春和景明"的具象画卷啦!</p><p class="ql-block"> 全长2600米的西堤,建于1750年,是乾隆皇帝南巡时受到杭州西湖启发,仿苏堤格局修建的。北起万寿山西麓,南至昆明湖南端绣漪桥。蜿蜒曲折,与笔直的苏堤形成鲜明对比,更添灵动之美。</p><p class="ql-block"> 堤上有景明楼和六座古石桥,自北向南依次为: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p> <p class="ql-block">  西堤是春赏桃花,夏观绿柳,秋览残荷,冬望雪景的四季皆美。它最妙的是采用了闻名遐迩的中国建筑之借景手法,巧妙地将远处的玉泉山、西山纳入视野,形成了园外有园,景外有景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西堤打破了传统皇家园林的对称布局,融入江南田园趣味,是颐和园山水画卷中的点睛之笔,更展现了古代造园艺术中自然与人文的完美融合。</p><p class="ql-block"> 漫步堤上,恍若置身江南,却又与皇家园林的恢宏气韵融汇贯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当之无愧!</p> <p class="ql-block">  三月的西堤,柳条青青,柔软如丝,春风拂过,泛起浅浅的绿色涟漪,随风起舞,正是春风最美的样子。</p><p class="ql-block"> 西堤的山桃花是北京独一份的景致,这儿的桃花树依水生长,枝杈垂落伸展在昆明湖面,和普通的桃花树比起来,多了许多自然野趣。山桃花瓣粉白交错,宛如天上的云霞降落,把古老的石桥与湖面,带进了唐诗宋词般的江南烟雨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  西堤两侧是昆明湖,湖水冰冻融化,碧波潋滟泛着绸缎般的光泽,景色开阔,透过水面望向远方,一侧有玉泉山、西山的远景,另一侧是佛香阁、十七孔桥,使得园外景与园内的湖光山色浑然一体。</p><p class="ql-block"> 连绵的西堤,犹如昆明湖上的项链,堤上婀娜多姿的亭台楼阁以及镜桥、练桥、柳桥…如项链上璀璨的宝石,它们随着四季的变化而焕发着斑斓奇目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天鹅、沙秋鸭、鸳鸯们悠然地划过湖面,身后留下一道道浅浅的波纹。山桃树探出粗壮健硕的枝杈,象春天伸出的手臂,温柔地拥抱着这一湖澄澈。</p><p class="ql-block"> 走在堤上,春风拂面,流水潺潺,桃红柳绿,我们彻底被这浪漫的春意征服啦!京城春日的好去处,什么时候都不会让你失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