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期遐公后裔刘章纪宗亲通过网络平台收集到众多遐公后裔各大支系的族谱。他饶有兴致地与我研究笪桥刘氏各大分支族谱的编写规律、探讨世系脉络与分布情况。他欣喜地向我介绍笪桥刘氏邵阳雷湾五修族谱。该族谱详细介绍《笪桥刘氏总谱》编修的艰难历程。先辈们竭尽人力、财力、物力收集、整理资料,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将《笪桥刘氏总谱》的编修资料精心保存下来,这种强烈的家族情怀不禁让我们肃然起敬。当刘道一、刘建绪、刘约真这些人物跃然纸上,顿时我的内心激动万分,久久不能平静。</p> <p class="ql-block"> 刘道一这位历史人物出现在我的视野,还要追溯到27年前。我通过历史课本了解到这位萍浏醴起义的领导者。(起义指挥机关设在萍乡、醴陵交界处的麻石街。)刘道一是同盟会中为革命牺牲的第一人,时年22岁。刘道一立志挽救民族危亡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可歌可泣的斗争。虽然他的生命短暂,但他就像一座丰碑永远矗立在我的心中。</p> <p class="ql-block"> 刘建绪,民国时期湘军的统帅。抗日战争期间,为了维护民族的独立与尊严,几乎拼尽湘军的底牌。1937年八.一三淞沪会战,湘军九个师三个旅,总兵力8万人,带着“不怕死”的决心杀上战场。湘军死战不退,连番号都拼没了。“若道中华国果亡,除非湖南人尽死。”湖南人的非凡勇气和牺牲精神在他身上得到最好印证。刘建绪为醴陵清安铺刘氏,其同辈兄长刘昆涛(刘建藩)极力维护孙中山的共和路线,他响应护法运动支持孙中山建立护法政府。在与北洋军阀的作战中在株洲齐家桥中伏,不幸落水牺牲,最终国葬岳麓山并授予“护法元勋”称号。</p> <p class="ql-block"> 我最初了解到刘约真源于丁家坊三莲寺的一块碑记,石碑记载了三莲寺创建的由来。张恩八的三个女儿执意出家修行,于是他召集亲友张福隆、刘约真、邬添吉等人捐资择地在醴陵丁家坊沙塘冲蛇形岭兴建三莲寺。据寺内尼姑介绍,刘约真为醴陵县的名士。他为“南社”著名诗人。他曾纂修民国版《醴陵县志》。刘约真一生乐善好施,是一位大善人。他中年潜心佛学。其子在醴陵义井派刘氏排行“年”字,他给儿子取名叫“刘佛年”。</p> <p class="ql-block"> 这个刘佛年可不得了。</p><p class="ql-block"> 他193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教育系,1937年出国留学,先后在伦敦大学、剑桥大学和法国巴黎大学求学。1940年初回国,先后任西北联合大学副教授,湖南国立师范学院、暨南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立师范学校校长兼复旦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国立师范学院、暨南大学教授。新中国成立后,历任上海市立师范学校校长兼复旦大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教务长、副校长、校长、名誉校长,第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负责人。</p> <p class="ql-block"> 原本我对刘道一、刘建绪、刘建藩、刘约真、刘佛年这些人物并不熟悉。后来,因为我为遐公祠的重建尽了一份力量,获赠一套《笪桥刘氏总谱》。通过《笪桥刘氏总谱》的谱序、人物传记,我了解到这些人物均为遐公后裔。我们同宗同源,我们身上流着相同的血液 ,脚下扎着相同的根。每当谈及这些历史人物,内心强烈的自豪感便油然而生。</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追寻前辈的光辉足迹,去年我曾两次走访清安铺。将我的所见、所闻记录在《遐公杰出后裔刘建绪上将》、《再访清安铺》。通过文字,让广大读者真实、全面地了解刘建绪将军的辉煌人生。近期我驱车前往醴陵沩山镇大林村,走访佛年学校及刘佛年的出生地。通过访问,我对刘佛年前辈有了进一步了解。刘佛年曾担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员,中国教育学会第一、二、三届副会长,上海哲学学会第一届副会长,《辞海》副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副总编等职。毕生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著有《罗素论》、《中国教育的未来》、《教育学》(主编)、《刘佛年教育文选》等。2008年刘佛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0年“中国教育风云人物”;2018年列名上海市社联首批“社科大师”。目前华东师范大学与醴陵市政府启动对佛年学校的一系列帮扶活动,两校师生长期保持友好往来。2023年佛年学校入选教育部第四批最温馨乡村小学典型案例学校。刘佛年故居已经荡然无存,唯有一口清澈见底的古井在默默地诉说着刘约真、刘佛年父子的陈年往事。</p> <p class="ql-block"> 一部《笪桥刘氏总谱》记录的不仅仅是天下遐公后裔的脉络分枝,更是凝聚了万千遐公后裔的家国情怀。翻阅《笪桥刘氏总谱》,不仅仅是与祖先的深情对话,更是接受家族厚重历史、文化的洗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