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武功山的故事

发哥

<p class="ql-block">我的家乡武功山,现在是国家5A级风景区,以高山草甸著称于世,适合青年驴友们的户外登山运动。</p> <p class="ql-block">40年前,我从江西师大地理系毕业,分配在省重点中学萍乡中学任教。成为市地理中心教研组的成员,参加了武功山的野外考察活动。因为年轻,考察报告自然就是我来执笔。</p> <p class="ql-block">武功山的位置大体位于萍乡、宜春、吉安三市交界处,地处湘赣边界的罗霄山脉北段。经纬度大致是东经114°04’和北纬27°22’左右。风景区规划面积约139平方公里。位于萍乡侧的称为萍乡武功山景区,位于宜春侧的称为宜春明月山景区,位于吉安侧的称为吉安武功山景区。目前,游客从萍乡高铁站下车,比较方便进入武功山景区。</p> <p class="ql-block">武功山山体主要由片麻岩、花岗岩和石灰岩等组成,<span style="font-size:18px;">地质构造以花岗岩构造与峰崖地貌为主。</span>地势峻峭挺拔,一般海拔都在千米以上,不少山峰高达1500米以上。最高峰金顶海拔约1918米。从地质史学角度来看,古生代以前,这里可能是一片海洋。到了中生代的时候,地层受到挤压、抬升、隆起,形成了条带状的山脉。</p> <p class="ql-block">武功山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海拔较高,气温比较低,雨量充沛,云多雾重,空气湿度大,水系极其发达。山间溪流、清泉、水潭、瀑布众多。享有“千瀑之山”的美誉,其中落差最大的瀑布高达120米。</p> <p class="ql-block">萍乡市境内的武功山景区,地处山脉北麓。主要有观音宕、红岩谷、云顶栈道、金壶洒酒瀑布、夫妻瀑布等自然风景。山脚下的花涧里景区占地面积约600亩,是集现代农业种植、农品育苗、科普教育、农业旅游、康养度假为一体的综合农旅示范园。</p> <p class="ql-block">金顶景区,位于萍乡与安福交界地带,被誉为“云中草原”,是武功山十万亩高山草甸的精华。景区面积40平方公里,有亚欧大陆同纬度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草甸。金顶海拨1918.3米,是江西境内第一高峰。附近还有白鹤峰、四大古祭坛等宗教场所。站在金顶看云海,你就会有“万里云山齐到眼,九霄日月可摩肩”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羊狮慕景区位于吉安市安福县与宜春市交界处,东连明月山,西接发云界,总面积37平方公里。景区以花岗岩为主,奇峰怪石、古树名花、流泉飞瀑、云海雾涛,被称为羊狮慕景观“四绝”,偶尔还有罕见的“佛光”。</p> <p class="ql-block">武功山历史文化悠久,尤以道教文化最为突出,自三国时期(220年-280年)在此开设道场至今已历1700余年。据说东晋道士葛洪(约283年-约363年)也在此炼丹。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游武功山后大为赞叹,留下名句“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这句话给人的感觉,武功山比五岭还更漂亮。这句话成了武功山的最佳名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武功山风景名胜区森林覆盖率达88.1%,高于中国、以至世界平均水平,</span>是天然的动植物园。比如,山上有黄腹角雉、短尾猴、水鹿、白鹇、娃娃鱼等属于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珍稀植物有黄山松,台湾松、云锦杜鹃、猴头杜鹃、粗榧、独花兰等。被誉为“植物三元老”的银杏树连片成林。</p> <p class="ql-block">笔者在江西师大读书时,曾经去庐山进行地质、地貌野外考察。考察过程中偶遇了华中师大地理系的著名冰川派学者景才瑞。在聊天的过程中,他知道我是萍乡人。就告诉我:萍乡有座武功山,应该跟庐山一样,可能会有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希望我有机会去考察武功山,看能否发现第四纪冰川的遗迹。他还告诉我武汉水文地质大队一位专家的通讯方式,曾经对武功山的第四纪冰川有研究,希望我主动跟他联系。我写信与那位刘姓的工程师联系,他认真回复了一封长达十多页的信。钢笔小楷字迹工整,详细介绍当年的考察过程与内容,令我很受教育与启发。回过头来看,可能就是这些科学家、工程师潜移默化的影响,让我爱上了地理野外考察以及写作。</p> <p class="ql-block">大学毕业后,我带着景才瑞教授给我的任务,多次去武功山考察。可能由于学术水平和功力不够,一直没有发现第四纪冰川的遗迹。倒是对武功山的风景感兴趣。特别是爬上金顶,对内在的大面积高山草甸特别有兴趣。夜晚我在金顶的石洞里静静地睡觉,第二天早晨等着看日出。太阳从云海中蓬勃而出,一天的疲劳很快都消失了。记得我还在山上打了一套“虎鹤双形”的南拳,哼哼哈哈吼了几声!</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考察武功山,是陪当时的女朋友,现在的太太周志红。那个时候就有一个想法,能否绘出一个武功山的风景分布图,提出一些关于武功山风景区开发的可行性意见?这幅图就是周志红女士当时画的,后来发表在《萍乡市志通讯》1987年第1期封二。回过头来看,这可能是最早在报刊上发表的武功山景点分布图,也算是创造的历史吧。当年的高中同学夏书记应该是麻田乡的团委书记,提供了不少帮助。夏同学后来还成了武功山管委会的主任,现在应该退休了。</p> <p class="ql-block">老照片看得出来,当年我比较瘦,虽然家境不怎么好,但应该不是营养不良。岁月不饶人,现在都是白发苍苍。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思想、生活观念发生了变化,经济条件也在改善。女孩子开始可以根据自己的审美追求,穿自己喜欢的衣服。这种色彩比较漂亮的格子布料上衣,有一段时间也比较流行。有读者发现我的眼镜框比较特别,应该可能也是当年的流行款式。</p> <p class="ql-block">武功山的开发除了自然风景外,应该还有不少历史人文景点。因为秋收起义部队从这里路过,山口岩是卢德铭烈士牺牲处,大江边是湘赣苏维埃政府驻地,马头山是红军湘赣独立师的驻地。这些人文历史景点的开发,结合安源路况工人大罢工的遗址,以及秋收起义的路线,能够看到中国共产党的早期斗争与精神图谱。目前来看,这方面的工作还有待提高。</p> <p class="ql-block">现在开发的最好的是山顶帐篷节。我的一位企业家刘姓朋友,曾经设计开发的一种露营产品。用玻璃做成的球形结构,里面有简陋的桌凳床椅,还有空调设施,甚至卡拉OK。抬头可以看到星星。遗憾的是,他的产品至今没上武功山。还有一位刘姓企业家在山脚下租了千亩地开发生态水稻种植,不知道经营的状况如何?闻说目前的民营企业经营不容易,压力不小。</p> <p class="ql-block">这种应用无人机拍摄的景区风光,令人很震撼。但是这种集中的帐篷节活动,如果游客的素质不高,就可能留下很多垃圾,甚至破坏草皮。高山地带土壤薄且贫,降水则易水土流失,草甸草原被破坏后很难恢复。过度开发的做法要谨慎,不能因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生态保护。金山银山不如绿山青山呀!</p> <p class="ql-block">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是负责萍乡武功山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开发、利用和统一管理工作的县级行政部门。管辖万龙山乡和麻田办事处两个乡办,共有23个村,常住人口2.6万人。</p> <p class="ql-block">由萍乡市地理中心组考察,我执笔的这篇“关于开发武功山旅游区的考察报告。1986年荣获萍乡市经济协会优秀论文乙等奖。这应该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篇获奖的论文。当时的经济学会理事长杨炳华是萍乡市计划委员会的副主任。看到我的论文以后,对我很多鼓励和支持,甚至去市教育局找张声源局长,希望把我调到萍乡市计委国土办工作。后来我调到了市教育局教研室工作,有时候也去国土办、市志办(刘宗道主任也喜欢我,也提出调我去市志办)帮忙。当时还写了一篇“萍乡市经济发展的初浅分析”,刊登在《萍乡市志通讯》1987年第1期,应该是我学术生涯中第一篇发表的论文。当年我在论文中结合东南亚“四小龙”设立“出口加工经济区”的经验,提出了萍乡也应该利用土地、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设立“经济开发区”吸引外资发展经济。直到1993年,萍乡市终于设立了“经济开发区”来发展经济,不知道决策的领导是不是看过我的文章才下的决心。如果是,那也算是对家乡建设有一点贡献。</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当年在瀑布水潭前留的留影。前排左一是姚华贤、中间是李云通,右一是李洪汉、右二是我。后排左一是刘明才,左二是潘利华、左三是曾广健。右边三位应该是芦溪区政府派出提供服务的干部,年长的男性是个“武功山通”。有朋友看到美编后,告诉这位长者叫何永葛,陪同各类人员考察武功山100多次。可惜照片不清,有些老师名字说不岀来了。</p> <p class="ql-block">武功山冬天的景色,在雪的衬托下很优美、很特别、令人神往。但我还是不太主张这个时候登山。因为气温低路面滑,稍不留神很容易造成人身安全事故。</p> <p class="ql-block">用现在的眼光去看过去的文字,可能会感觉到很幼稚、很浅粗。比如,没有现在论文格式中的关键词、内容提要等。但在当年能提出这个话题来,就让其他人刮目相看了。当年的大学毕业生很少,能够写出一点像样的文字,就能够让老一辈的同志或者同行另眼相看。觉得你是一个未来的、潜在的人才。那个时候国家百废待兴,特别需要人才。哪怕有一点点突出的表现,都会引起别人的关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如今,一年一度的武功山国际帐篷节已成为了驴友们亲近自然、相互交流的一个重大品牌节日。萍乡市政府2008年创办了</span>武功山国际帐篷节至今已连续举办十七届。该活动是以露营为媒介,融旅游休闲、文化娱乐、户外赛事于一体的大型户外节庆活动,还包括负重徒步、山地车赛、篝火狂欢、山居电影等特色活动。2013年度,武功山国际帐篷节照片还被入选美国《时代》杂志年度全球“最惊奇照片”。</p> <p class="ql-block">今天特别高兴。萍乡市教研室朱红梅老师,突然发来这组我的论文和地图照片!看到了40年前的文字,让我感到特别的激动和惊喜!原来是80高龄的曾广健老师,当年是萍乡市地理中心教研组的组长。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是市地理学科带头人,也是我的老师。他去教研室捐献这些过去的珍贵资料和档案,给了我一个意外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这是昨天朱红梅老师发给我的照片。居中那个矮个子就是曾广健老师,为人谦和,学术水平高,教学深受学生信赖与欢迎。记得他夫人当时在市教育局印刷厂工作,养的小孩比较多,家庭经济状况一般。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推进,重视知识分子、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社会风气逐渐形成。曾老师这样的一批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经济地位也在逐步提升。他们一家人比较低调,小孩也特别懂事会读书,家庭温馨、其乐融融,是当时一批知识分子的生活写照。</p> <p class="ql-block">武功山的夏季和秋季是最美的,特别是在云海里看日出,让人有活在神仙世界的感觉!能看到这篇文字的朋友,欢迎你来我的家乡~武功山,去体验大自然的奇妙之美。以上的照片均来自网络媒体,无法注明出处及作者,在此,致以谢意和歉意。因为你的照片而图文并茂,能让人享受到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