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王佛国对青山,杰阁崇楼入云端——游阿育王寺

钱泽民

<p class="ql-block">  怀着对千年古刹的敬仰之情,从天童禅寺出来后,我们兄弟三人又来到了阿育王寺。阿育王寺坐落在浙东甬城鄮山南麓,此处祥云和风,山灵水清,松挺竹秀,溪流鸟鸣。古寺掩映其中,犹如云中梵宫,气象万千。</p><p class="ql-block"> 寺院创建于西晋太康三年,据今一千七百多年,是当今唯一以阿育王命名的寺院,寺内供奉着举世奇宝佛舍利。</p><p class="ql-block"> 东晋义𤋮元年晋安帝命构塔亭,安僧守护,南北朝时宋文帝建塔修寺,南朝梁武帝普通三年,又兴建殿堂,赐寺名“阿育王寺”,唐中宗时进入初盛时期,北宋大中祥元年,朝廷命名为“阿育王广利禅寺”,南宋被列为“五山十刹”中“第五山”,明洪武五年朱元璋赐“阿育王禅寺”,清乾隆御赐“觉行俱圆”大雄宝殿匾。</p><p class="ql-block"> 古刹在历史的长河中,历经兴衰,现存寺院为清康熙十九年后重修,有殿、堂、楼、阁600余间,占地200多亩,是汉传佛教重点寺院,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新山门前立四根高大的石柱,那就是有名的“阿育王柱”,它高达十余米,柱子顶端是东西南北四面朝向的威风凛凛的雄狮头像,下面饰带又雕有用法轮隔开的牛、马、象、狮四种动物,饰带下面是钟形倒垂莲花,柱身分别刻着“佛光普照”四个鎏金大字,字旁刻有用馏金篆写的《金刚经》,颇为壮观。整个造型也是印度国徽上的图案,能在中国寺院前看见印度的国徽标志,也是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p> <p class="ql-block">  走过四根石柱,就是阿育王寺的巨大山门,山门是单层歇山式建筑,屋顶覆盖黑色瓦当,屋脊用黑瓦堆砌楼空图案,图案间有“佛、光、普、照”四个大字,脊两端有龙头鸱吻。山门由红色木柱子隔成五间,中间三间为红色木门,边上两间为石砌墙壁,两边各临三间单层低矮厢房,走廊由六根石柱支撑,柱上刻有楹联,正上方的金匾是江泽民于2003年题写的“阿育王寺”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  出了山门,迎面就是巨大的品字型青砖大照壁,上书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晋代古刹”,告诉了我们,这座寺庙是始建于晋代的千年古刹。</p> <p class="ql-block">  水塔</p> <p class="ql-block">  西塔,又称下塔,始建于元至正二十五年,是一座七级的佛塔,也是浙江仅存的二座元代古佛塔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块浮雕生动的描绘了佛陀的“八相成道”。一是降兜率内生人间,二是托胎降入母胎,三是无忧树下生太子出胎,四是出家苦行,五是降魔,六是悟道成佛,七是法轮说法度有情,八是入灭涅槃。</p> <p class="ql-block">  这座牌坊是已经封闭的老山门,以前人们前来朝拜就是从这里进来的,首先看到的是牌坊上书写的“东南佛国”四个烫金大字,背面是用墨写的“东震旦土”四个字,墙根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  万工池,也叫 放生池。</p> <p class="ql-block">  放生池一侧一字排开的“七佛塔”,棱角分明。</p> <p class="ql-block">  穿过放生池,来到右侧东面的钟楼下,此处为地藏殿,殿中央供奉紫金色地藏菩萨像,左边少年僧是道明和尚,右边长者是闵公。地藏代表孝,《地藏经》是佛门的孝经,教导我们要诚信因果,皈依三宝,孝亲尊师,人若知孝亲尊师,必不堕恶道。</p> <p class="ql-block">  天王殿是进去之后看到的第一座大殿,门口香火鼎盛,香炉里散发出一种淡淡的幽香,弥漫在这座古刹的空气中,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隔着放生池眺望天王殿,阳光照在池面上,池水中倒映着蓝天白云和古色古香的寺院,鸽子在空中飞翔,一派祥和幽静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漫步寺中,穿过天王殿,便是大雄宝殿。殿前的两株樟树,高大粗状,需三人才可合抱,高过殿顶,仿佛在诉说着古寺的悠久。大雄宝殿内,释迦牟尼佛端坐中央,神态安祥,药师佛,阿弥陀佛分列左右,十八罗汉栩栩如生,让人不禁感叹佛教艺术的精湛。</p> <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便来到了舍利殿,这是阿育王寺的主建筑,也是全寺最庄严的场所。黄色琉璃瓦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殿内正中梁上悬竖额”佛顶光明之塔”,是宋高宗御书。而那座闻名遐迩的舍利塔,就静静地安放在殿中,塔身青色,五层四角,内悬宝磬,释迦牟尼的顶⻣舍利就安放在这里,让人感受到一种神圣而又神秘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穿过长长走廊,尽头处迎面看到一座七层宝塔屹立在眼前,称之为东塔。其功德不可思议,塔上有联“浮屠峙鄮山,八面玲珑法雨慈云同拥护,功绩追元代,十方随喜,善男信女共瞻依”。</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罗汉堂,进入罗汉堂,左右分别为济公活佛像及降龙罗汉,中央为阿弥陀佛像,背面为大悲观世音菩萨像,四周围绕着五百罗汉,所塑罗汉像,或嬉笑怒目,或逗趣逐乐,或敞衣抛袖,或一本正经,或提壸畅饮,或引吭高歌,可谓千姿百态,栩栩如生。但你可知,他们也在我们身边,即凡即圣,即人即佛,人人皆有佛性,个个能当圣贤。所以要对任何人存恭敬心。</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鄮山书院。从书院出来,我想起了爱因斯坦说“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观的,彻底的,具体的,圆滿的,积极的,入世的,实用的宇宙人生真理的教育。正如世界著名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认为,能够解决二十一世纪人类问题,只有“中国孔孟学说”与“大乘佛法”。</p><p class="ql-block"> 一湾水绿万山苍,</p><p class="ql-block"> 拥护晋朝古道场。</p><p class="ql-block"> 舍利灵光常烁烁,</p><p class="ql-block"> 牟尼宝相露堂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