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有个东梓关

城南听雨

<p class="ql-block">  钱塘江水自安徽休宁的怀玉山一带来,长六百零五公里,一川烟雨,浩浩汤汤,过去在书本上看到如此描述,想想也只是想想,概念较为空泛。及至七八年前往黄山市去,在世纪广场的江边,听导游这么说起,说这就是新安江,才猛然醒悟,噢,这伸伸延延的一江之水,原来是可以跨省的,在上游的黄山脚下竟也如此壮观,风景如画。</p><p class="ql-block"> 过境之水,西入东出,过淳安入建德,始称富春江。这一段长约一百一十公里的富春山水,在杭州市富阳区的区段,因天目、龙门两条山脉相夹,多曲折与环绕,形成洲岛,较大者如桐洲岛。再往下不远,于郁达夫小说中的舟程,小火轮吧,便是东梓关,郁达夫在此住有一个多月,疗养与看病,写有与东梓关同名的短篇小说。那地方还有一首村歌,词谱绘于老街的墙上,记得有以下几句,“东梓关,嘉峪关,你可知道东梓关?官船埠头唱渔歌,姐妹山旁点点帆。”是歌赞与自豪这样一个特点。村庄沿江岸呈带状分布,辖东梓、屠家两个自然村,水系贯通,极富灵气,现有住家六百余户,一千八百多人。沿老街往里走,路很宽,有饭馆、村店,甚至还有一个村史馆。村馆建筑为仿古式样,不老旧,里面村志上写:东梓关原名青草浦,因南北朝刘宋元嘉年间孙权后裔孙瑶将军葬于此地,更名“东梓”。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朝廷在东梓没巡检司守关,遂改名为“东梓关”。</p><p class="ql-block"> 这是临江的村建:</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这个江湖边码头平时并不使用,2023杭州亚运会时,富阳有分会场,有过组织老外来此参观的事情,大约就是在此上岸。富阳这里的江边码头比较多,大大小小恐怕得有几十个,载客与运输,如今很多已经废弃了,这是过往年代的历史特征:</p> <p class="ql-block">  警用船只:</p> <p class="ql-block">  江中沙洲:</p> <p class="ql-block">  这个沙洲,看上去自然条件很好,但走大型船只的运输航道偏向于江对面的新桐洲方向。“西下严陵滩,东流第一关”,横亘江心的沙洲把奔流的江水分隔为南北两段,想拍船须到江对岸去(手机导航去王家埠渡口)。在这边的东梓关村的江边,为迎亚运还铺设有长达十几公里的骑行步道,可达公交六七站路的深奥那边,深奥的暗渠系统很是神奇,不仅能防洪排水,村中方塘还可以引水灌溉。也是因为年代久远,如今成为可供参观的重点布设。</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江边漫步,欣赏着春日的景色,走走停停地拍一些照片,江景、田园,还有古庙:</p> <p class="ql-block">  这是建于江边高崖之上的越石庙:</p> <p class="ql-block">  在东梓关村,还能看到一些明清建筑,有祠堂和治疗骨伤的中医院。村中路面都已硬化,所谓古街长塘,都已是区域性的保留。墙高院深、规整气派的院落有那么一两处,如许家大院,里面门面开阔,雕梁画栋,显示出当年的尊贵与奢华。在村南靠近公路的那一片,还引进设计团队,将传统民居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构建出带有田园风格的“新杭派民居”:</p> <p class="ql-block">  认真观察,这种设计中的新颖构建,在立面高度与开窗方面都很有特色,尤其那个窗儿的开的,看似轻轻巧巧挖几个孔,却掩不住深谙此道的潮流时尚,在杭州之江文化中心也能见到这样的凹窗设计;屋顶为不对称坡和连续坡,几个单元相互衔接,在墙与栋之间的设计也很有想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个兼具审美情趣与实用属性的立项,可以想见设计者站于乡间公路的这一端,面对春野秋田,就是那些在过去说来再普通不过的庄稼地,一边沉思默想,一边打点着那些被称为关键元素的、可利用的东西。可能激发灵感的还真与吴冠中画意中可圈可点的那些有关,水墨雅致与温婉气韵,深色屋顶与白色墙体相互映衬。</p><p class="ql-block"> 我们于村中用餐时,也曾谈到“东梓关”这个名称,名渡关隘,由此构成第一印象。旅游方面,比如你从杭州来,自驾来回三四个小时,进村转转,慢走包括江边也就一个小时,感觉内容方面单薄了点。细想这里面的缺憾,应该是在渡口这个地方。很多人不知道这里有个王家埠渡口,不知道这是个“招手渡口”,只有一条机动船,招手,人多了那边船就开过来了。过河费用才两元。往远里说,1996年春晚,潘长江走红小品《过河》说得是不是这事?招手过河很有戏,“哥哥面前一条弯弯的河”,能让人记住的,正是这些细节。</p><p class="ql-block"> (感谢欣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