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新城小学数学组于3月24日、25日分年级进行了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活动。教研活动结合第三、四单元内容,聚焦主题,通过深入探讨教学重点、难点以及创新的教学方法,旨在为教师提供更清晰的教学思路和策略。</p> 一年级 <p class="ql-block"> 100以内数的认识是在学生学习20以内数的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学习本单元之前,绝大多数学生都会数到100,但对准确地数出物体的个数却存在困难。有部分孩子对数数的难点--"拐弯数"还不太熟练。理解数位的意义及发现百数表中有哪些有趣的排列,对于现阶段的学生而言还具有一定的难度。</p><p class="ql-block"> 重视培养学生的数感。首先是要充分利用教科书资源,让学生将数的符号与视觉材料相联系,建立心理表象;然后是要充分利用认数工具,除了计数器,还可以用"数尺""百数表"数轴"等,让学生以另一种方式认识数,帮助学生建立数之间的逻辑关系。</p> 二年级 <p class="ql-block"> 第三单元内容主要包括“认识轴对称图形”“平移和旋转”。不管是轴对称图形,还是平移和旋转这两种基本的图形变换,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看到的现象。认识图形的特征,了解图形的变换对于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掌握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很大的作用。在介绍平移和旋转这两种现象时注意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体会它们的不同点。</p><p class="ql-block"> 第四单元主要包括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运用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两人方面的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有两个,一是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二是解决实际问题时,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初步感受单价、数量、总价间的关系。</p> 三年级 <p class="ql-block"> 3月25日,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在二楼录播室进行了第三四单元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活动首先由杨玲艳、甘美和付国莲三位老师对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备课做了全面分析。</p><p class="ql-block"> 甘美老师分析了第三单元,她指出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基础,确定适当的教学起点,尽量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学习,达到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 杨玲艳老师着重分析了第四单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估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提高计算正确率。有关运算解决实际问题,应合理地运用口算、笔算或估算,领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 甘晓华校长强调:教研活动是连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不仅能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更能直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好的教育需要好的关系,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关爱,也要和家长多沟通和联系,做好家校共育工作!</p> 四年级 <p class="ql-block"> 第三单元的主要学运算定律及运算律在整数四则运算中的简单运用。本单元所学习的5条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因此这5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对数学教学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促进学习的迁移,帮助学生将原来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因为运算定律是运算本身固有的性质,也是后续代数知识学习的必备基础,因此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简便计算教学,尽可能将教学过程拉长。</p><p class="ql-block"> 第四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小数与单位换算。本单元的一些概念法则性质非常重要,是进一步学习的重要基础,一定要让学生掌握好。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促进知识的迁移。学生在前面所学的小数的初步知识以及整数的有关知识和经验都可能在本单元的学习中发挥积极的迁移作用。</p> 五年级 <p class="ql-block"> 五年级组首先由章莹老师分析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学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它是进一步认识其它立体图形、计算其它几何形体体积的基础。其中重难点是常用的体积单位及换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的计算,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付秋凤老师提到本单元题型丰富,老师要善于分类,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解题的时候让学生能够进行说题训练,达到对题目的真正理解。</p><p class="ql-block"> 蔡思璐老师详解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个单元是学生系统学习分数的开始,通过本单元内容的教学,将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掌握必要的约分通分以及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技能,为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答分数应用打好基础。 </p><p class="ql-block"> 黄娟珍老师补充教学策略,本单元重难点是分数的意义和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和小数互化的方法。分数的意义表示的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要加强学生对单位“1”的理解。还可以用身边的事物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p> 六年级 <p class="ql-block"> 六年级数学备课组在二楼录播室进行了三四单元集体备课教研活动,活动首先由余莉萍和邬春飞两位老师对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的单元知识结构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做了全面分析。余莉萍老师指出:在教学圆柱的侧面展开图,表面积和体积时应用直观形象的PPT展示教学,化抽象为直观,学生易于接受。邬春飞老师在分析《比例》这一单元时,他强调本单元教学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运用知识的迁移进行对比练习。2.加强直观教学,并且联系生活实际。3.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p><p class="ql-block"> 接下来的活动由朱强和蔡胜清两位老师聚焦学生的易错点和思维障碍,分享了教学策略。</p><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由邦校长总结发言,她首先肯定了以上几位老师的单元整体教学分析到位,并提出了两点建议:一是《圆柱和圆锥》这一单元比较抽象,在教学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时,建议让学生动手操作实践,利用剪一剪,拼一拼,切一切等方法,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二是在教学《比例》这一单元时可以观看网上视频,学习优秀教师上课技巧与方法。</p> 结语 <p class="ql-block"> 在教育的征程中,教研不是浅尝辄止的表面功夫,而是脚踏实地的深耕细作。它需要我们耐得住性子,沉得下心,去钻研每一个教学方法,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成长。只有积跬步才能致千里,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继续保持这份热忱,在教研的道路上笃定前行,不断探索教育的新境界,为学生的成长铺就坚实的道路,让新城教育之花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