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市中小学语文教师赴杭州参加学科命题能力提升培训纪实(一)

晴川

<p class="ql-block">  3月24日,我们怀揣着对语文教育的热忱与求知的渴望,相聚在这座人文荟萃的历史名城——杭州。当“大漠孤烟直”的雄浑与“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韵味相逢,我们企图寻觅出“柳暗花明又一村”。</p><p class="ql-block"> 3月25日,我们以空杯的心态,开启了这段充实的学习之旅。</p>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崔梦萍老师主持开班仪式。</p> <p class="ql-block">  上海铭师培训中心的黄丹院长分析了现今人工智能背景下教育现状,分享了自己的教育见解,并对此次培训送上了自己的期许与祝愿。</p> <p class="ql-block">  学员代表第一小学李凤老师发言。</p> <p class="ql-block">  贺万利主任进行了质朴真挚的开班动员讲话。</p> <p class="ql-block">  九中孟冬梅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讲座专家——汪燕宏老师(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员、正高级教师、浙江省特级教师)。</p> <p class="ql-block">  汪燕宏专家给我们带来了一场《情景 标准 任务——指向核心素养发展的语文学业评价命题探索》的讲座。在讲座中,专家以实际题型为基点,激发了老师们的思考。专家指出:我们应该培养孩子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接着顺势引出:我们命题应当思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这些问题。此外,“三境四域”和“三级六项”给我们提供了导向和抓手。</p> <p class="ql-block">  第十三中学冉媛媛老师做了本次讲座的心得分享。</p><p class="ql-block"> 她表示汪老师讲座里的"情境化命题"理念,恰似杭州的湖光山色——当核心素养的种子遇见真实情境的春雨,便在语文天地里萌生出鲜活的根系。 汪老师的培训为初中语文评价改革提供了新思路:以核心素养为纲,以情境任务为桥,以技术赋能为翼,构建科学、立体的学业评价体系。未来,我们需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将评价从“检验工具”转化为“成长引擎”,真正实现以评促教、以评促学,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p> <p class="ql-block">  下午,五中高艳飞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讲座专家——陈岳雷老师(杭州市富阳区教研发展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p> <p class="ql-block">  陈岳雷老师从四方面深入剖析了情境化试题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与价值,为我们开启了一扇全新的命题思路之门。他对于课程标准的精准解读和对“情境”概念的独到见解,使我们明晰了教学的方向与目标。通过分析近几年浙江中考语文试题的特征,陈老师巧妙地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情境化试题在实际考试中的呈现方式和变化趋势,使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重点和难点,做到有的放矢。而在探讨“梳理与探究”类试题时,陈老师更是分享了诸多宝贵的教学经验和实用方法,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路径,使我们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讲座的最后,二中李强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心得分享。他说到,情境化试题不仅仅是考试的一种形式,更是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和关键能力的有效途径。这与当前教育改革的大方向不谋而合,也为我们今后的教学工作指明了方向。李强老师鼓励在场的每一位教师,积极将讲座中所学所悟应用到实际教学中,不断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品质。</p> <p class="ql-block">  西子湖的晨雾漫过苏堤,将三月的杭州浸润成水墨长卷。一天的学习之旅虽已画上句点,但教育探索的脚步永不停歇。两位专家的精彩讲座,为语文教学与命题点亮明灯。从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到情境化试题的设计逻辑,专家们的分享既有理论深度,又具实践价值。相信每位教师都能从中汲取灵感,将情境化教学融入课堂,以评价改革撬动思维发展。让我们以此次学习为起点,继续深耕语文教育,在核心素养的沃土上播撒希望,共同期待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绽放思维之花!</p> <p class="ql-block">图片:许艺珊 解艳晓</p><p class="ql-block">文稿:高艳红 訾雯淇</p><p class="ql-block">编辑:焦 燕</p><p class="ql-block">审核:孟冬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