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休闲去顺德(1)— 逢简水乡、清晖园、华盖路步行街

东风如意

<p class="ql-block">朋友们想离京出去走走,只是在这个“古来稀”的年纪,兴趣侧重各有不同,一起出游,要面面兼顾,难以周到。好在遇到了“乐退族”的形式,每天的游程,可以想去则去,不喜欢则不去,动静自如,互不影响。我们一行八人,2025年3月4日随乐退族出发啦。</p><p class="ql-block">我们的目的地是广东顺德,作为“世界美食之都”,美食当然是吸引我们的重要原因,在那里希望能感受到顺德人对食材的尊重和对烹饪技艺的极致追求‌。当然,文化体验、自然风光和休闲活动也是去顺德旅游的重要内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4日 星期二 多云间晴 1℃-9℃</p><p class="ql-block">5:00起床,5:50“民生”车接,6:17到达首都机场T3航站楼,办完各种乘机手续并完成安检,7:00到达D5登机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7:30登机,登机过程涉及到的路程较长,需要乘首都机场捷运系统(APM),俗称首都机场小火车。8:00机型宽体空客A330-200的国航CA1351航班准时起飞,早饭是8:50在飞行中完成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1:25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我们通过白云机场的时光隧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机场的一个重庆小面餐馆用午饭,感觉似乎比在重庆的味道还要地道。</p><p class="ql-block"><br></p> 广州阴天、间或小雨。午饭后,我们13:20乘地铁3号线去往广州东站,乐退族安排在那里接我们去酒店。<div>上图是出白云机场后看到的一个建筑,似乎是个标志性的建筑,一打听,才知道这是白云机场对面的铂尔曼大酒店。<br><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13:50乘上乐退族为我们预定的出租车,14:40到达碧桂园度假村。</p><p class="ql-block">安排好住宿,稍事休息后,16:00我开始游泳。游泳馆共有多个非标池子,一个在室内,水温28℃,另有三个在室外,水温取决于室外温度。我选择了室外泳池,22℃,虽有些冷,但是还是坚持下来了。18:30晚饭,形式自助。饭后散步,朋友聊天。21:00回房间,23:40睡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5日 星期三 小雨 16℃-20℃</p><p class="ql-block">6:45起床,洗漱完毕,7:30早饭,形式自助,餐饮质量非常满意。9:00乘车出发,10:05到达逢简水乡。</p><p class="ql-block">‌进入村庄,首先看到的是康大真君庙,庙内正殿供奉康公真君的塑像。康公真君‌为汉代将军李烈。因保国有功,李烈受封为康公‌。康大真君庙最初的建设年代不详,现在的建筑是于2014年重建完成的。庙宇建筑石柱有楹联:</p><p class="ql-block">显赫神威作一乡保障,表扬正义镇众社安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为逢简刘氏大宗祠,宗祠前身为“影堂”。明永乐十三年(1415年),刘氏五世祖刘观成“始率族建祠”。明天启年间(1621-1627年)进行过修缮、扩建东西钟、鼓二楼及周边楼阁等。清嘉庆年间、2002年均有重修。祠堂坐北面南,广三路,面阔五间,进深三进。总面阔32米、中路面阔19.2米,总进深59.6米,占地面积1900多平方米。硬山顶,龙舟脊,人字封火山墙、素胎瓦当、滴水剪边、青砖墙、砂岩石脚,为顺德少见的明代五开间祠堂,是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刘氏大祠堂号追远堂,大堂楹联:<div>脈㳂金刘宝地发众枝,承缵西汉功业荣万代。</div><div>据传,逢简刘氏是中山靖王之后,与刘备同宗,是汉高祖的后裔。难怪楹联中提到“西汉功业”。</div><div><div><div><br></div></div></div> 逢简刘氏众祖宗牌位。<div><br></div> 逢簡劉氏世系圖(对应图片,世系图介绍用繁体字)<br>清→榮→煓→邦【漢高祖】→恒【漢孝文帝】→啓【漢孝景帝】→徹【漢孝武帝】→據【戾太子】→進【史皇孫】→询【漢孝宣帝】→嚣 彭城祖受封楚孝王→衍【楚思王】→紆【楚王]→般【居巢侯】→恺【漢太尉】→茂【漢司空】馨→友卿→什→訥【西晋直隸 校尉】→疇→憲→羡→敏→慶→軫→通【隋朝大将軍】→德威【唐禮部尚書】審禮追贈兵部尚書→易從桂陽祖现今連州→升→景→瞻 拜相唐懿僖宗→延賞→昭→榕→瑞璋如→大統→序→世杰→應莘<div><br></div> 除了李、刘、梁、黎四大姓氏外,还先后有吴、潘、钟、莫、薛、欧、逢、简、余、陈、冯、张等姓氏,曾在逢简定居。这些家族在逢简读书风气甚浓的时代,也出了举人、贡生等有功名的人物。<br><div><br></div> <p class="ql-block">如此深宅大户。</p><p class="ql-block"><br></p> 现在刘氏大祠堂兼为村史馆和杏坛非遗展示馆,展示了逢简水乡的岭南风情和丰富的非遗文化‌。<div><br><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逢简村有一个巍峨的庙宇,叫做觉妙净院‌。觉妙净院始建于1852年(咸丰二年),原为李姓祖屋,旧称“胜乐庵”。后因残破于上世纪60年代毁坏,1986年至1990年间在原地重建,1997年又进行了扩建,现占地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br></p> <div><div>该庙宇共三层,三楼为藏经阁,二楼为大雄宝殿,首层有西方三圣、祖师堂、客堂、住房、厨房、斋堂等。<br></div></div><div><br></div> 逢简觉妙净院的卧佛,象征着释迦牟尼佛的涅槃境界‌。卧佛石雕在佛教艺术中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代表着“无常”和“涅槃”的精神境界‌。<br><div><br></div> <div>此处是讲经说法的场所。</div><div><br></div> <p class="ql-block">如此的鼓楼。</p><p class="ql-block">觉妙净院不仅规模较大,而且建筑风格独特,具有岭南特色,雕梁画栋,细节之处尽显工艺之美。整体建筑风格飞檐斗拱、梁柱雕刻精美绝伦‌。</p><p class="ql-block"><br></p> 如此的钟楼。<div><br></div> 觉妙净院作为尼姑庵,是尼姑们日常修行的地方,庵内的尼姑们以修行为主,兼代事主拜佛念经。每到佛诞、观音诞等节日,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会聚集到觉妙净院参拜、吃斋菜,香火旺盛‌。<br><div><br></div> 离开净院,来到和之梁公祠参观。该祠建于清光绪年間,历时30年才完成。三进布局,占地接近900平方米,具有雕饰精彩等特点,使这所祠堂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祠堂大气而不失精致,配以陡峭的屋顶,高耸的人字封火山墙,高大而淡雅的灰塑正脊,高高的墙身,青砖墙白的麻石脚交相辉映,带来恢弘之感,在一片村落民居中脱颖而出,成为梁氏族人重要的宗族活动中心。<div><br></div> 梁起,逢简梁氏始祖,祖籍河南汴梁,官至武经大夫、岭南招讨使,因受同官者诬害,辞官隐于民间。南宋灭亡,曾纠率义兵,投马良麾下,抗击元军,后为王守信所败,南下隐居顺德杏坛古粉村,后迁居逢简。<div><br></div> 顺德区利用老旧建筑活化建设文旅空间,按照文物保护的基本法则,和之美学生活馆保留了整个祠堂的原貌建设结构,把阅生活的美学理念融入传统祠堂特色中。<div><div><br></div></div> <p class="ql-block">将和之梁公祠变身为集咖啡、阅读、艺术文创器物的花甜喜市,成为可见、可触、可闻、可听、可品,极具岭南文化特色的美学空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让祠堂从重门深锁的地方,变为可以让年轻人走进来享受生活、追忆乡愁的场所。</p><p class="ql-block"><br></p> 似乎深宅大院都有相似的结构。<div><br></div> <p class="ql-block">梁家历代祖宗的画像挂在大堂的两侧。</p><p class="ql-block">‌祠堂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不仅是家族历史的见证者,也是宗族精神的寄托。祠堂中保存着族谱、家训、家规等珍贵文献,详细记载了家族的起源、发展、迁徙以及历代杰出人物的事迹,为后人研究家族历史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祠堂还定期举行祭祀祖先、婚丧嫁娶、成人礼等传统仪式,这些仪式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观,通过一代代人的传承,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延续‌。</p><p class="ql-block">近年来,逢简的祠堂功能得到了拓展,移除了一些陈规陋习,成为移风易俗的前沿阵地,助力乡风文明建设‌。这种转变不仅保留了祠堂的传统功能,还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新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和之梁公祠不远,是逢简水乡的祥胜桥,这座桥不仅是当地的一个标志性建筑,更是古桥文化的代表之一。<br><br> 祥胜桥历史悠久,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桥身古朴典雅,线条流畅,展现出古人对于桥梁建筑的美学追求。<div><br></div> 顺德逢简村人杰地灵,小小村落曾出了十三位进士,六十多位举人,有冯氏一门八秀才、梁家三兄弟同是翰林的盛况。进士牌楼建于明代嘉靖十一年(公元1533年),始建人梁乔升,正德辛巳科进士,官任北京户刑工部主事,因在京主办建修宫殿有功,皇帝恩赐回乡建恩荣牌楼,以彰其德。<div><br></div> 景点紧凑,宋参政李公祠便在附近。该祠始建于明天启年间,占地536平方米,三间进格局,用料上乘,灰、木、石雕刻精细,目前已被列入佛山市文物保护单位逢简村将宋参政李公祠活化打造成村史馆,从史地沿革、家族历史、经济史话、文物建筑四方面的内容,进一步彰显逢简古韵遗风特有的魅力。<div><br></div> <p class="ql-block">‌关于世外桃源,每个人都心生向往,文学中的影像不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就是“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实,世外桃源并非仅如陶渊明等模式,顺德的逢简水乡也是一处。</p><p class="ql-block">逢简水乡‌是广东四大水乡之一,素有“广东小周庄”之称‌。</p><p class="ql-block"><br></p> 逢简是“中国民间民俗文化之乡”,2013年获“中国最美村镇”典范奖,2015年再次获得“中国最美村镇”榜样奖。风雨两千载古意浓浓的逢简,从历史的深处走来,在改革开放的大变局中焕发青春。<br><div><br></div> 11:45我们在杨厨私房菜(杏坛逢简店)用午餐。<div><br></div> 午饭的菜谱有传统凤城拆鱼羹、铜盘蒸农家走地鸡、虫草花蒸双耳、无骨大头鱼(大筲箕蒸6斤重左右大鱼):豉汁蒸头尾、双椒蒸鱼骨、鲜花椒蒸无骨鱼片、鱼肠煎蛋、鱼香茄子煲、池菜心炒鸡柳、均安蒸猪、油菜。<div>图片是大家开吃之后突然想起来应该拍个照才拍的,结果很多菜都吃的不像样子了,凑合着看吧。</div><div>这顿饭真是让我们体会到了顺德美食之都的名不虚传。以大筲箕蒸鱼‌这道菜为例来谈谈感受。这是一道结合了豉汁、剁椒和清蒸三种做法的经典顺德美食。这道菜不仅在味道上层次分明,而且在制作工艺上也独具特色。</div>大筲箕蒸鱼选用就是新鲜的普通花鲢鱼,下锅前半个月就把鱼养在清水里去土腥味,采用独特的筲箕进行蒸制。鱼头部分用剁椒调味,吸收了荷叶的清香,即使是不吃辣的人也能爱上这股独特的香辣味;鱼尾部分则用豉汁调味,香浓可口;鱼片部分则采用清蒸的方式,保持了鱼的鲜美‌。<br>60cm直径的筲箕鱼,让我们吃出了团圆饭的感觉‌。其他的菜品都是美味,就不一一细说啦。<br><div><br></div> 午饭后,12:39上车,13:15到达清晖园。<div>岭南古园,名日“清晖”,亭阁翼然,水木清华,有南北朝诗人谢灵运“山水含清晖”诗境,与佛山梁园、广州番禺余满山房、东莞可园并称“广东四大名园”。<br></div>数百年间,清晖园演绎着明代状元府邸、清代进士世家的时代故事。<div><br></div> 清晖园前身始建于明代,成园于清代中后期。此园为明朝万历丁未(1607)状元黄士俊于明天启元年前后(约1621年)所筑黄家祠、天章阁和灵阿之阁。清乾隆年间(1711-1799),大良进士龙应时购得旧址,修葺扩建,植花莳草,渐成规模。1805年,龙廷槐建小方园。1806年,其子龙元任扩建,称“清晖园”,请同榜进士、江苏书法名家李兆洛题写园名。后其子龙元僖建龙太常花园、楚芗园、几经周折转手,龙太常花园后改称“广大园”。此后,龙氏族人经年精修,令这一古老园林渐富岭南特色。<div>1959年,时任广东省委书记陶铸视察顺德,高度关注清晖园修缮,并拨款修复,更将楚芗园、广大园、介眉堂、竞勤堂合并,统称“清晖园”。<br></div><div><br></div> 进门便见八角壁裂池,此池建造手法别具一格,池壁用大小不一的石块嵌砌而成,接口处不用灰泥粘结,历时百余年,依然牢固如昔。<div><br></div> 这组庭院式书斋冠名惜阴书屋,为昔日园主供族中子弟读书及接待到访文人墨客之所,始建于清嘉庆年间,建筑风格古朴雅致。书屋门的右下方有一副精美的木雕屏风《八仙过海》,刀工精细,玲珑可观。“惜阴书屋”寓勖勉子弟珍惜光阴,发愤攻读之意,龙家历代不乏学业有成之人。<div><br></div> 游廊上方牌匾“绿云深处”出自乾隆第十一子成亲王爱新觉罗·永瑆之手。<div><br></div> 对面为船厅,别称小姐楼,传为昔日园主未出阁之干金小姐所居,始建于清嘉庆年间。是楼船式双层砖木建筑,据古建筑专家评价:“此种造法,全国仅得一例。”厅前原有浅水池,以曲栏桥作入厅通道。厅壁通排窗格雕饰竹叶图案,前中舱之间木屏风镂刻芭蕉树及蜗牛行石图案。厅前左侧池畔之古沙柳树及绕树紫藤,宛如系船之巨椿长缆。登楼推窗俯瞰。水平如镜,绿树如烟屋,瓦面鳞次栉比,饶具南国水乡舟游情趣。<div><br></div> 古老的紫藤,豆科,紫藤属。我国北至辽宁、内蒙古南至广东、广西均有栽培或野生。落叶木质藤本,花淡紫色或深紫色,花期4~5月,果期6-10月。<div><br></div> 这座碧溪草堂始建手清道光年间,其装饰极富南国水乡特色:圆形门洞由木雕镂空而成;古建筑叫“圆光罩”;两侧屏门有九十六个结体互异之篆文“寿”字,名《百寿图》;窗下阴纹砖雕《轻烟挹露图》,传为龙廷槐子龙元任亲手雕制。一九五九年以后,此堂曾作为特别客房,接待过薄一波、赵紫阳、郭沫若、何香凝、蔡廷锴等中央领导人及知名人士。<div><br></div> 这是清晖园中保留的最古老的旧门口。旧门的方位在园区西南方位,匾额上“清晖园”三字乃江苏籍书法家李兆洛之手迹,门后面原是成片的龙氏宗族起居之所。清晖园经历龙氏几代的修葺扩建和漫长的风风雨雨,惟独此门不改昔日的古朴典雅风格。<div><br></div> 白木棉九鱼图灰塑<br>灰塑古称灰批,是岭南地区传统建筑装饰工艺。灰塑工艺精细,立体感强、色彩丰富;题材广泛,通俗易懂。这幅“白木棉九鱼图”记载清晖园内三宝“大金鱼、白木棉和百寿图”,现白木棉、大金鱼已不复存现,清晖园扩建时特作此图记载。<div><br></div> <p class="ql-block"> 七律. 游清晖园</p><p class="ql-block"> 郭沫若</p><p class="ql-block"> 弹指经过廿五年,人来重到凤凰园。</p><p class="ql-block"> 蔷薇馥郁红逾火,芒果茏葱碧入天。</p><p class="ql-block"> 千顷鱼塘千顷蔗,万家桑土万家弦。</p><p class="ql-block"> 缘何篁竹犹垂泪,为喜乾坤已转旋。</p><p class="ql-block"><br></p> 清晖园成园时间是中国古典园林成熟期,也是岭南园林发展为重要园林风格的关键期。<div><br></div> 此时的岭南园林在布局、空间组织、水石运用和花木配置上已形成鲜明特点,清晖园作为其中代表,呈疏朗开阔之态,追求不对称的自然之趣,具有错落有致、疏密相间的节奏韵律,明暗、高低、大小的对比使园内形成繁多的观赏空间。<div><br></div> 读云轩,名出“石乃云之根”之说。其亭台,楼阁,轩廊的构局紧凑有致,环池荟萃天下奇石,形拟意会,或俊或拙,或雅或增,嶙峋各异,精巧绝伦。<div><br></div> 篆书二字“流玉”,寓意是将溪水或云气比喻成流动的玉。<div><br></div> <p class="ql-block">凤来门两侧的对联:</p><p class="ql-block">风过有声留竹韵,月明无处不花香。</p><p class="ql-block"><br></p> 凤来峰<br>借“凤城”取名,日“凤来峰”。峰高12.8米,以宋代列为贡品的山东花石纲二干多吨筑就,是省内最大的花石岗石山。造型夸张,气势雄伟。山间斜径萦纡,亭台峭然于峰,山洞钟乳倒挂。古榕凝势,飞瀑泻玉,虽由人造,宛为天开。<div><br></div> 沐英涧<br>沐英涧包括“玲珑榭”、“临别池馆”等景点。涧周分布象征“春、夏、秋、冬”之山石,石间栽种各种奇异佳木。桥下水复抱,庭前绿生凉,饶具南国水乡情趣。如在此品茗赏花,临池观景,别有一番“四面来风,八面临水”的雅兴。<div><br></div> 焚香抚琴<br>古之文人雅士,以园林为实现诗意栖居的空间。焚香抚琴,则是他们表达情感、探索内心的途径。在园林生活中以琴为伴,香为偶,皆因抚琴能养性,焚香可静气。一曲琴音绕梁、一缕青烟直上,静与动之间,沉淀着的是文人哲思,流淌着的是与世无争、怡然自得的文人情怀。<div><br></div> 品茗论道<br>雅士皆嗜茶,以茶论道是文人在山水间的闲情逸趣,他们在诗意的园林里观园赏景,寻求一种意境和豁达。闲时邀三五雅友,茶宴待客,于风月竹窗前吟诗抒怀,品茗论道。在布置洁净典雅的厅堂,室内张挂名人字画,案上摆设时新鲜花,厅中设有古琴、书籍和棋子,还有红泥小茶炉旁边烹茶。琴棋书画诗酒茶,在清新淡雅的茶香中挥毫泼墨,将人生情怀融入这方天地。<div><br></div> 状元堂<br>张镇孙,黄士俊、朱可贞、梁耀枢,顺德大地上产生的四位文、武状元彷如文武曲星灼灼其华、熠熠生辉,映照出顺德在科举时代的斐然成就和文化底蕴。将原有的红蕖书屋辟为状元堂可谓思接千载,可让人在散发出浓浓书卷味的天地中涉足顺德的文化之旅。正门上端“状元堂”三个大字,出自清末杭州书法家梁同书。<div><br></div> <p class="ql-block">由于黄士俊是顺德建县以来第一位状元,清晖园最早的主人,下面简单介绍一下。</p><p class="ql-block">黄士俊字亮垣,曰碧滩钓叟者,明朝隆庆四年(1570年)出生于顺德杏坛甘竹右滩一个中落的书香之家。在朝历任礼部尚书,太子太保一度还入阁担任宰辅,领太子太傅,兼文渊阁大学士。</p><p class="ql-block"><br></p> 状元朝服。<div><br></div> 进士巾服。(巾服泛指士大夫的服饰)<div><br></div> <div>贡院</div>科举制度萌芽于南北朝,发展于隋,成型于唐,改革于宋,鼎盛于明清。千余年来,不断完善的科举制度,为人才的流动、精英的锤炼、文化的发展、制度的完善提供着严密而公平的考试程式。<div><br></div> 流畅有序的上升通道,更为平民出身的有志者拓开一个广阔的人生空间。无数英才青灯苦读,金榜题名,他们在演绎精彩纷呈的奋斗历程中,成就自我,惠民施德,辅政报国,致力社会发展,推动时代进步,名垂史册,彪炳千秋。<br><br> 园林糅合了造园者的品格,折射出园主和园主家族的精神世界、人生态度,龙氏精英的历史事迹正是解读清晖园史、清晖园园林特点的切入点。<br><br> 清晖园主龙廷槐、太常花园主龙元僖是地方士绅团体的中坚力量。<br><div><br></div> 他们抗击海盗、组织团练、兴修水利、救荒赈灾等,达致稳定社会秩序,补充官办公益事业不足;也修建书院学宫、创办文社、作育英才、编印丛书,以实现乡中文教事业的延续与振兴。<br><div><br></div> 真可谓名园钟灵,英才毓秀,相得益彰。<div><br></div> 一路走来,清晖园实现大时代中的华丽蝶变,以其浓厚的历史积淀,见证了顺德的发展历程。<div>14:45我们离开清晖园,14:55来到华盖路步行街。<br><div><br></div></div> 顺德大良镇华盖路建于民国初期,全长635米,由于建设年代已久,基础配套设施严重不足,两旁的建筑物大部分已成为危房。为了重现凤城老街历史风貌,顺德市政府于1998年4月开始对华盖路改造,并辟为旅游文化步行街。<div><br></div> <p class="ql-block">我们在这个铺子吃了双皮奶。原来领队小邓是建议我们到民信老铺品尝双皮奶的,但是网红效应造成了排队的人太多,只好转到这里。其实每天早餐我们在酒店用餐都有不限量的双皮奶,不过这里的双皮奶味道确实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步行街街道两旁为明末清初骑楼特色的岭南西洋建筑,主色调为粉黄、粉绿、粉蓝,彩色骑楼与老字号的门市店铺相映成趣。<div><br></div> 步行街内设有国际名牌连锁店数百家,主要经营服饰,兼有百货、小吃等,是逛街购物的好地方。<div><br></div> <p class="ql-block">我们漫步在骑楼间,仿佛穿越回了旧时的繁华岁月,感受着历史与现代的交织。</p><p class="ql-block">15:30乘车离开这里,16:00返回酒店。16:20-17:05游泳,18:00晚饭,饭后大家在二层客厅聊天。</p><p class="ql-block"><br></p> 19:35大家选择各自喜欢的方式进行体育活动。20:40返回房间,0:10睡觉休息。<div><br></div><div><br></div><div>待续。 背景音乐:雨打芭蕉</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