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去年7月初,我有幸被借调到农总行企业文化部交流工作,计划是一年的时间,因此,就开启了我与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四季之约。</b></p><p class="ql-block"><b> 刚到北京,我便一头扎进了夏日的怀抱,那股子热辣劲儿,可比我家乡浓烈多了,它毫无保留地向我展现着它全身心的“热情”。 </b></p><p class="ql-block"><b> 熬过了热情似火的夏天,秋天稍纵即逝,紧接着,北京的冬天天气就像川剧里的变脸一样,一下便表现出了它对我的“冷酷”。那寒冷的程度,也远超我家乡的冬天,每一阵北风刮过,让人情不自禁地打着寒战。</b></p><p class="ql-block"><b> 我的家乡在南方,一年四季,特色分明。可北京不同,特别是夏天的炽热与冬天的严寒,都来得格外直白而少了不必要的套路,似乎从不知道怎么掺和丝毫的矫情与掩饰。</b></p><p class="ql-block"><b>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说过: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于是,在这夏、秋、冬的深切感受中,我对北京春天的到来就有了特别深的期待。</b></p> <p class="ql-block"><b> “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北京的春天,总是带着一种别样的韵味姗姗而来。而南方这个时节,雨水就特别多,三天两头的,屋里屋外的,时时处处都是湿漉漉的,我小的时候还怀疑起农人们为什么还会说起“春雨贵如油”呢?到了北方,长期干旱少雨,加之,去年的冬天,北京几乎没下一场正经的或从规模意义上可以称得上像模像样的雪。所以,我想:“春雨贵如油”针对北方而言是特别贴切的,因对于急待返青的冬麦来说,雨水显得尤为珍贵,眼看着麦苗们干渴得厉害,农民们心急如焚,赶忙打开抽取地沟旁深深的灌溉井水,看着那汩汩清泉喷涌而出,我都从内心底替麦苗儿感到满足和高兴!长长的水枪如同不知疲倦的陀螺,在麦地的上空不停地旋转着,也将这一季的寄托与期盼,尽情地喷洒在希望的田野上。</b></p> <p class="ql-block"><b> “七九河开,八九雁来”。随着春天的脚步逐渐迈进,“瑞雪春堂”小区边上的刺猬河里的冰慢慢解冻了,曾经在冰面上钓鱼、行走的人已不见踪影。河岸边,杨柳青青,细长的柳枝在微风中轻松摇曳,像是一群披着轻纱的柔情少女,在轻声诉说着属于她们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 “春宵苦短日高起,千金一日难再晨。”“一年之计在于春。”当南方的春天还处在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时候,北京的气温变化却让人有些措手不及。在我的家乡,还有“倒春寒”的说法,而在北京,前两天还有人穿着棉袄,今天就看见有人换上了短袖,这样的反差,总让我觉得有些夸张。有一次,我疑惑地问我在北京颐养天年的三哥:“这就是春天了吗?”三哥笑着回答:“你都要回家过清明节了,很快就是谷雨节气了,过了谷雨,北京的春天也就过去了。”那一刻,我才真切地感受到,北京的春天是如此短暂,仿佛还没来得及拥抱清晨,就已步入黄昏。</b></p><p class="ql-block"><b> 这几天,公园里、河岸边,到处都是踏春的人。呼朋引伴的,一家人或几家人一起,其乐融融地搭起帐篷,或垂钓、或野炊,他们尽情地享受着这一刻千金的春日阳光与温暖,似乎要把一个冬天的沉闷与压抑都消散得利索干净。</b></p> <p class="ql-block"><b> 在回乡过清明节的半个月前,我去北京房山区的侄女家做客。头天天气预报还说第二天要下雪,可第二天早上,我推开窗,看到树上满是白白的,一大片、一大片的,还以为真的下雪了。可仔细一看,有些树上又没有,再定睛一瞧,原来是桃树、李树、杏树竞相开花了,真的是:忽如一夜东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它们也都想争相在这短暂的春天里一展风采。</b></p><p class="ql-block"><b> 北京的春天,来得晚,去得快,对于我这个从南方来的人来说,总觉得有些意犹未尽。南方的春天,像是一位温婉的女子,脚步轻盈,似乎总在顾盼流连,让人有足够的时间去感受它的温柔与美好。而北京的春天,更像是一位行色匆匆的旅人,还没等你好好地欣赏它的细腻,它就已匆匆踏上了下一个季节的旅程。</b></p><p class="ql-block"><b> 漫步在北京的街头巷尾,看着路边嫩绿的新芽,感受着那略带凉意的春风,心中不禁涌起一丝感慨。春天,这个充满希望与生机的季节,在北京是如此的短暂。但或许正是因为它的短暂,才让人们更加深爱这份美好的春光。每一片嫩绿的叶子,每一朵绽放的花朵,都像是春天留给这座城市的珍贵礼物,足以让人珍惜和铭记。</b></p> <p class="ql-block"><b> 在北京这个短暂的春天里,我看到了大自然的神奇与伟大,也感受到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无论是干渴的麦苗,还是破冰的河流,无论是绽放的花朵,还是踏青的人们,都在这短暂的时光里,努力地展现着对生命的敬重与厚爱。</b></p><p class="ql-block"><b> 北京的春天来得还有点晚,但我也感受到了有点久违了的温暖,对于我这个来自于南方的人来说,我感觉到北京的春天真的有点短。北京的春天,虽然很快就会过去,但它留给人们以更多的生机与更强的活力,注定会在这座城市里延续,我也将这里进一步的厚重的历史文化熏陶和富于诗意的工作生活中,至少会找到一个属于我自己的永恒的春天!</b></p> <p class="ql-block"><b>文中图片均为作者本人手机随拍</b></p> <p class="ql-block"><b>作 者 简 介</b></p><p class="ql-block"><b>吴金火,男,一个60后的文学爱好者,江西乐平人,现居江西浮梁,供职于中国农业银行景德镇分行,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农业银行作家协会会员,《神州文艺》签约诗人、作家,美篇认证“文学领域优质作者”。近年,有多篇诗歌、散文见于《金融作协》《文化农行ABC》《神州文艺》《书香神州》《湛江日报》《中山日报》《瓷都晚报》《景德镇文艺》《景德镇金融》《景德镇银行业》等刊物及多个新媒体网络平台,并有多篇获奖文学作品入选《当代散文诗歌精品选》和《青春的回眸》文集,出版个人诗歌散文集《趟过光阴的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