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怀念表哥丰子恺</p><p class="ql-block">周炳潮</p><p class="ql-block"> 最近,《棡乡文艺》为出专刊纪念我表哥丰子恺先生谢世十周年,来函嘱写一文。我一提起笔,表哥当年热情关怀、帮助的一幕幕往事,就清晰地浮现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我叫周炳潮,湖州市南浔区练市镇悦新村悦鸿村人,丰子恺是我的表哥!记得我童年读私塾时,每去石门湾姨妈家作客,或者姨妈来我家小住,她总要谈起表哥家里的诸多家常,尤其是表哥的画画、득对联、写文章,说他毎次寒暑假回到老家,总有许多人求他写、画。我家有一副对联:“鱼龙寂宽秋江冷,碧水春风野外昏。”就是他写给我家父的。他的书法和漫画同样别具一格,很自然而富有功力。从那时起,我就对他很敬慕。我从小爱好学画、学写字,这副对联上的十四个字和上下款,便成了我临暮学习的范本。我很想有机会能亲近他,得到他的指教,但又不敢主动亲近他,总以为一位有名的艺术家,会架子很大,高不可攀的。</p><p class="ql-block"> 九三七年夏芦沟桥事变后,日寇疯狂进攻,步步紧通,沪杭日危,不可安居,丰先生全家九人,退避石门湾缘缘堂新居。原以为石门湾是个无军事设施的小集镇,不致有被轰炸的危险,可是灭绝人性的日寇,竟对石门湾这么一个小集镇投蝉数十枚,很多人被炸死炸伤,慘不忍睹!表哥全家老少饱受虚惊,不得不当即移居乡下南圣浜雪姑妈家暫避。</p> <p class="ql-block">悦新村《丰启亭》</p> <p class="ql-block">悦新村丰子恺石像</p> <p class="ql-block"> 一天,我的另一个表哥丰平玉到我家,约我同往拜访子恺表哥。我想这倒是亲近他的好机会,便同平玉哥到了南圣浜。当表哥知道我就是五姨娘家的表弟后,便紧紧握住了我的手,问这问那,相见如故,十分和蔼可亲,令人不敢想象他就是很有名製的艺术家。由于这次南圣浜初会,终于使他成了我此后逃难远行中最亲热的良师益友。表哥告诉我们,他不展在沦陷区当顺民,打算应老朋友之邀远行汉口,以笔代枪,参与抗战。目前只要有一只航船,载我们到杭州,就可以设法远行。我想,我们村里要一只航船,要四五个人摇船到杭州,这是我完全能够办得到的,便自告奋勇地说,船的问题我完全有把握解决。但对予自己及爱人、小孩子,小家庭三口,可否提出来跟表哥全家同行的问题,心里七上八下,内心很清楚,如果困居战火漫天的家乡,就只有東手待毙,当日寇的顺民;要同去,又担心自己一无所长,不但不能自立糊口,还会牵累表哥。表哥一下子就看出了我的矛盾心理,爽直地要我携眷同行。我说孩子还只三岁,拉屎拉尿,诸多不便,怕将来牵累表哥家太多!但是表哥非常热情至诚,说阿宝、软软都很喜欢小囡,慰劝我不必顾虑太多,逃难当中同舟共济,相互帮助。还说将来生计更不必、只要逃到安全的大后方,你们年轻人总可以设法做点工作的。我与表哥在南圣浜是初次见面,表哥却一见如故,那样推心置腹,真减慷慨,那样乐于助人,且以后离乡背井诸苦备尝,多年来,始终不易初衷,这是永远感激不忘的。</p><p class="ql-block"> 我们于一九三八年春到汉口,那时开明书店暂以汉口分店权作总店。经表哥介绍,我在武昌开明书店工作,我爱人也在店中代办五六人的伙食,并优待我爱人和孩子免交膳费。但是好景不长,才半年,战火又通近武汉,敌机轰炸繁,甚至一天中几次轮番狂轰滥炸。表哥应广西省立桂林师范聘请,离汉赴桂。我小家庭三口留在武汉,日夜感到艰危,希望也能从速转往桂林。当时表哥嫂一家九口,生之者寡,食之者众,尤其是表嫂高怀孕,身体多病,本来就困难很多,但他们仍念旧义重,不忘我们小家庭三口的处境,函电齐来,催促我们早日离开武汉,转入桂林。在当时谋求工作非常不易的情况下,还特意嘱我们人先赴桂,工作生计而后从长计议……·由此足见表哥嫂对我们是关怀备至,煞费苦心的。九三八年夏,我们在仓皇中由武汉转入桂林。那时表哥家老的七十多岁,幼的三四岁,连同我们的小家庭三口,共十多人,租得马房背三间平房,共同栖身。不久,有章桂也以武汉不可居,转来桂林。杨乔在抗日救亡歌咏队解散后也来投奔我表哥。当时逃来大后方的人实在多时很难谋得工作,我小家庭三口在表哥家作食客,现在又加上章桂、杨乔,满满两桌人,生计就更加困难了。当时开明书店在桂林只设办事处,不设门市部。表哥为了我们这儿个青年的生计,特与开明书店陆联棠商定,赊欠开明书籍五百元,并由表哥垫付现款二百元(这二百元,开张营业不几天,旋即归还),在桂西路西段(又名崇德街)租得铺面楼房一间,楼下开书店,楼上作宿舍。书店于ー九三八年九月初开张营业,当时因为各类学校机关内迁,书店收入足以维持我们这几个流浪者的生活,表哥为此而感到欣慰高兴。可是书店仅开业一百天,就被敌机的然烧弹命中,付诸一炬,我们这几个流浪者又只好各奔东西,另谋生计了。那时袿师早已开课,表哥在该校任教。因表哥与校长唐现之友谊顔深,即介绍我到桂师工作。我到校仅几个月,表哥又应国立渐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先生的邀请,携眷离开桂师赴广西宜山(浙大临时校址),在渐江大学师范学院授艺术欣赏、艺术教育等课程。我留桂师,虽尚有贾祖璋、傅彬然、萧而化等先生为伴,但不能亲聆表哥嫂的教益,仍不免感到孤单寂寬。表哥嫂对我们的关怀犹同兄弟姊妹,又设法在浙大介绍工作。浙大新聘教授到任,有接风酒宴之例,作陪者以院长、主任居多,有文化学院史地系主任,即席向表哥物色人员,说教育部拨有专款,欲办史地教育研究室,将出版中学史地教学挂图,要请一位既能画地图、又能画历史人物的人员,表哥当即推荐了我,并谈妥月薪四十元,可先汇发一个月薪水权作旅途费用。我和爱人接到表哥快信,知道已谋妥工作,都极为高兴,内心万分感激表哥嫂的关怀我们到宜山时,表哥子然留城里教课,表嫂率子女们迁居山乡思恩,因为宜山空袭多,当时城郊燕山村有茆屋三间,原是马一浮先生买下的,暫命名“宛委山堂”。马先生赴四川乐山办复性书院,其茆屋便分留给表哥和王星贤先生梄居,我们也住在其中。日寇有似追赶浙大,宾阳失守,宜山告急,渐大即将停课,日夜会商再度迁校。所以我们到宜山不久,又跟浙大西迁,途经都匀迁往黔北遵义。我们小家三口和表哥嫂全家长幼十人,一路形影不离,跋陟山川。当时表哥嫂年近半百,在广西桂林时添得幼子新枚,迁遵义时还是手抱的幼儿,在不停的迁徙中,表嫂十分辛苦劳累,时常听到三男四女牵累多之说。</p><p class="ql-block"> 浙大人多,迁到遵义,租屋很难。尤其是表哥嫂家人口多,更需宽大的房屋,才能住得下。城里实在难觅,不得已,只好在郊外的罗庄租得祠屋三间,房子高大、明亮舒畅,只是表哥进城授课路远,无代步工具,颇为艰辛。我因为工作地点在北门外洗马滩,与表哥嫂家所住的罗庄,是南北两极端,来往也极不方便!但是每逢星期例假,我总是走访罗庄,以求教益。罗庄原是一座庄园,主人罗徴五是个官僚地主资本家表哥住进庄园,罗是十分欢迎巴结的,可是表哥高风亮节,最讨厌这些满身铜臭的所谓大老周。时罗母病故,大办丧事,邀请表哥吃素酒,想借此以求赏光,表哥坚却之。甚至送来一柄白纸扇面求ー书一画,也道到拒绝。由此可见,表哥之为人是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决不与满身铜臭者稍有涉略。后来在城内南坛巷,觅得熊宅新楼两大间,即搬离罗庄,迁入熊宅,暂命名为星汉楼,在此一直住到应陈之佛先生邀请,离开浙大,前往重庆艺专任教务主任。我因工作在浙大,不能跟表哥嫂同赴重庆。从此川黔云山远隔,我只能在通信中祈求他的诲示,不能时常亲聆教凎了。九四五年日寇无条件投降,浙大商议复员杭州,先后分批启程。我工作处竟有人恐骇我“此刻你可请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丰子恺避难碑记</p> <p class="ql-block">丰子恺之女丰一吟、丰陈宝一行在练市镇悦鸿村留念</p> <p class="ql-block">此照片为桂林崇德书店开幕之时的留影,摄于1938年9月1日。</p><p class="ql-block">左起前排:周传农(周丙潮之子)、潘彩梅(周丙潮之妻)、周丙潮、章桂、杨乔、丰一吟;后排:丰元草、丰宛音、丰陈宝、丰宁欣、丰华瞻</p> <p class="ql-block">悦鸿村总管桥</p> <p class="ql-block"> 想留难我,不让领到搭学校包车回杭州的复员费。当时我一家已五口,孩子尚幼,而爱人体弱多病,生计十分困难。听到恐骇恶言,一时寝食不安;遂把经过情况写信告诉表哥。表哥立即快信复我说:“你是浙大人,不是谁的私权所能阻难的,倘竟有谁人胆敢留难,不让公费复员,你就倩筹旅资自费回抗州。倘沿途有困难,随函附有几张名片,都写明舍亲表弟周丙潮率眷返杭,旅费有困难,甚塑如数偕给,日后由我归还…”句句为我壮胆,鼓励我与恶勢力作坚决斗争。此事一直刻在我的脑海里,终身不会忘记的。复员到杭州后,表哥在里西湖葛荫山庄对面觅得平屋一薰,房屋虽陋,但位置极好,有友人贈联云:“"门对孤山放鹤亭”。冬日小院阳光生吸,夏天满湖风送荷香,夜晚常児水清鱼读月,清晨时闻山静鸟谈天,正宜表哥嫂全家吟诗作画、研读乐居。表哥一向尊教的师友马一浮先生,也居于葛荫山庄复性书院内,相隔咫尺,极便朝夕谈吟。我也可以亲聆表哥指教了。 </p><p class="ql-block"> 最遗憾的是我虽然爱书画,可是跟随表哥那么长年月,竟都没有学好,这是有负于表哥嫂的厚望的,是非常惭愧的,也非常憾恨的!</p><p class="ql-block"> 表哥离开我们已经整整十年了。但我总觉得,他还活在人间。他正在向着祖国美好的今天和明天捻晖微笑;他高尚的精神和业绩,永远活在我们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1985年6月25日于练市悦鸿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