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世纪九十年代,去过一次开平,参观了一座具有防御功能的碉楼。很窄的楼梯,夹墙,一楼有通向楼外的水渠,每层楼四壁均有可向外瞭望和射击的方孔。看起来坚固,独立,附近没有建筑和树木。</p> <p class="ql-block"> 这座碉楼是我们在路上绕行进入的村子近距离拍的。建筑的主人在海外,由本村的人代为管理。标识为:不可移动建筑。被村民告知是“危楼”。这座碉楼与参观过的那一座相类似。</p> <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种类繁多, 但是从外形来看大致是相同的。如果从建筑材料来分, 可以分成:石楼、夯土楼、砖楼和混凝土楼。这座楼应该是混凝土楼。</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公路两旁的榄仁树优雅的臂展。</p> <p class="ql-block"> 自立村是当地最著名的碉楼建筑群。村口的一池睡莲。</p> <p class="ql-block"> 村里共有十五座碉楼。</p> <p class="ql-block"> 自力村碉楼多建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当地侨胞为保护家乡亲人的生命财产安全而兴建的。这也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兴起修筑碉楼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初广东、福建有众多人背井离乡多去海外谋生的人</p> <p class="ql-block"> 自力村碉楼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罕有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和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p> <p class="ql-block"> 楼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自力村碉楼群于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7月被评为“广东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民居”;05年11月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4月荣获“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金奖;2007年6月28日被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广东人,尤其是大家族,十分重视家教,重视祖业和德行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立园:立园位于开平塘口镇赓华村,是塘口镇旅美华侨谢维立的私人园林。开平立园以人名作园名,有“立树立人”的含义。</p> <p class="ql-block"> 开平立园从1926年动工建设,1936年初步建成,占地约19600平方米,集传统园艺、西洋建筑、江南水乡特色于一体,其独特建筑艺术风格在中国园林中独树一帜,是中国较为完整的中西结合的名园。开平立园被誉为中国华侨园林一绝。</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私家园林,足以见证园林主人的文化艺术内涵之深厚,财力之富足!</p> <p class="ql-block"> 现在园林主人们均在海外,园林由当地政府组织代为管理。</p> <p class="ql-block"> 赤坎古镇。估计是现代商业经营方式,有商业街,各类演出等。我们没有进去。</p> <p class="ql-block">马降龙村。又一处碉楼村。</p> <p class="ql-block"> 马降龙村落群位于开平市百合镇百合墟东南面,东北距开平市区15公里,前有河,后靠山,村中竹林、果园、碉楼,共同组成一幅典型的中国农村风貌图。</p> <p class="ql-block"> 走进马降龙村落群,满眼的绿意让人格外清爽怡人:翠绿的树木、碧绿的草地、葱绿的竹林、深绿的池塘。在醉人的绿意中,不时见到遍布村前村后的各种果树上开满了果花。现在正值龙眼,荔枝,黄皮开花的时候。整个村子幽香弥漫。</p> <p class="ql-block"> 当时将水泥称作“红毛泥”,水泥都是从英国进口的。一只木桶装满了水泥,后木桶腐朽,留下木桶形状的水泥墩子。</p> <p class="ql-block"> 114年的阳桃树林。</p> <p class="ql-block"> 村子里房舍干净整齐,村民居住的人很少。有沃柑园,火龙果园,有几处鸡场。</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座碉楼前,树龄260年的龙眼树。</p> <p class="ql-block"> 也同样是,碉楼的主人都在国外。</p> <p class="ql-block"> 竹林幽幽,果园花香,人迹鲜见,家园依旧!</p> <p class="ql-block"> 开平碉楼游览结束,收获满满!值得来此一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