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日,我遭遇了退役军人优待证不慎遗失的困境。这本应是荣誉与便利的象征,却在一次平凡的公交出行后,悄然消失于我的生活中。面对这一突发状况,我不仅深感懊恼,更对补办流程中的某些环节产生了深深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 在发现优待证丢失后,我迅速前往了华侨路街道进行补办。然而,工作人员告知的一项程序却让我陷入了沉思——需在报纸上刊登遗失声明。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报纸的阅读量已大不如前,看报的人少之又少,报社的消息主要靠融媒体在网上传播,而纸质媒体上的广告是不会编入融媒体的,因此基本上是没有人看的。登报声明这样的做法是否真的能够有效防止他人冒用?我不禁对此产生了质疑,认为这一步骤似乎有些“形而上学”,难以发挥其应有的警示作用。</p><p class="ql-block"> 然而,在深入思考后,我又逐渐理解了工作人员的担忧。退役军人优待证,作为国家对退役军人的一份特别认可与关怀,承载着诸多优惠待遇。一旦落入不法之手,被他人冒用,不仅会扰乱社会秩序,更可能损害到真正退役军人的合法权益。因此,增加补办手续,提高遗失证件的处理门槛,确实有其必要性。</p><p class="ql-block"> 但问题在于,如何才能在保障安全性的同时,又兼顾效率与实用性呢?我认为可从以下4个方面入手进行综合改进。</p> <p class="ql-block"> 首先,现有的退役军人优待证上的持证人照片偏小,应适当放大,确保检查人员能够一目了然地核对身份。这样一来,即便有人捡到证件并试图冒用,也难以在严格的核验下蒙混过关。同时,这也能够提升证件的辨识度,增强公众对退役军人身份的认同感。</p><p class="ql-block"> 其次,在使用环节上,无论是公园、公交还是地铁等公共场所,检查人员都应更加认真细致地核对证件信息。一旦发现冒用者移送公安部门处理。不能仅凭一张红证就轻易放行,而应严格遵循规定流程,确保每一份优待都能够准确无误地送达真正需要的退役军人手中。</p><p class="ql-block"> 第三,在信息化时代,完全可以应用科技手段,使退役军人优待证像公民身份证那样,通过刷证的办法来进行管理。挂失后原有的优待证失效,捡到冒用者通不过刷证系统。</p><p class="ql-block"> 最后,补办证件时应设定一定的成本,可考虑把原本登报做广告的费用用于制作成本,这并非是要给退役军人增添负担,而是希望通过经济手段来提醒和激励大家更加珍视和妥善保管这份荣誉与权益。同时,这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人办多证的现象,维护证件管理的严肃性和规范性。</p> <p class="ql-block"> 综上所述,面对退役军人优待证丢失的问题,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传统的补办流程上止步不前。而应积极寻求创新和改进之道,从证件设计、使用管理以及补办成本等多个方面入手,共同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高效、实用的优待证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每一份优待都能够精准送达退役军人手中,让这份荣誉与关怀真正落到实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