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940年5月,驻扎在浩子口国军三十二师同日军展开了激战,日军动用了六架飞机,对浩子口实行几轮轰炸,千年古镇浩子囗六街四巷被炸成了一遍废墟,市井萧条,老百姓苦不堪言。</p><p class="ql-block">同年9月初,驻扎在观音庵据点的日军出动两个小队,还有上百名皇协军,在西荆河两岸“打秋风”(抢粮)。当地老百姓得知消息后,把粮食等物资都藏了起了,日军挨家挨户搜查,却没有捞到多少油水。下午5点,三名落单的日军在柳泗村被两名“黄学”会员盯上了。这两人一个叫柳为清,另一个叫柳为喜。两人边走边商议,寻个机会干掉三名日本兵。正当来到柳泗河与艾桥村交界处。三名日本人看到一名年轻妇女在田间收获高梁,就悄悄地来到高梁地。割高梁的妇女听到响动,定睛一看,三个日本人已到近前,哇的一声大叫,拨腿就跑。没等妇女跑出50米,就被三个日本兵追上围住,三个日本人同时发出狰狞的笑声。口里喃喃道:“花姑娘的,大大的”。三个日本上去就扯脱妇女的衣服,妇女只得拚命呼喊救命。尾随过来的柳氏兄弟,听到喊救命,大声吼到:“畜牲!快住手”。三个日本兵同时抬头,见到百米开外两个中国人,根本没放在眼里。哇哇大叫:“八嗄呀路,死了死了的”。立马端起枪,拉动枪栓,正准备开火。张家两兄弟看日本人要开枪,也没躲闪,口念咒语:“刀枪不入……”。再看,两把大刀飞快舞动起来,如同两台高速动转风车,发出呼呼响声。随后,砰、砰、砰三声枪响,子弹以每秒800米的速度向柳氏两兄弟射来。只听到锵、锵、锵三声,子弹应声落地,柳氏两兄弟没伤到皮毛。也许是“刀枪不入”的咒语起了作?也许是大刀舞的太快了,子弹被封在了刀影之外?</p><p class="ql-block">三名日本人见此情景,不敢相信自已眼睛,泛眼工夫,两个中国人已到近前,再想填装子弹已经来不及了。只见跑在前面的柳为清以迅雷又及掩耳之事举起大刀,嚓咔一声,一个日本兵的头应声落地,滚出一丈多远。剩下两个日本兵,见此情景,不要命的向张金河据点方向逃跑。</p><p class="ql-block">两名日本人在前面跑,柳氏俩兄弟在后面追,一至追到永兴寺桥头,一个日本人刚想回头看看有没有追上来?说是迟,那时快,柳为喜举起大刀,只听到钢一声响,一个日本人的钢盔和头一起被砍成了两半,脑浆四溅,尸体应声滚在河里。剩下的一个日本兵,已吓得屁滚尿流,跪在地上举起双手投降。可柳为清怎么会给他活命的机会,手起刀落,送他去见了他的天皇。</p><p class="ql-block">柳家俩兄弟面对荷弹实弹的日本鬼子,毫无畏惧,接连追杀,彰显了中华民族的男儿血性,大灭了日本帝国义的威风。半个多世界过去了,这个故事仍然在浩口及周边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黄学”起源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一个保境安民的民间组织。发起人王正辉,浩子口洪家场淤洲上人(现浩口镇艾桥村三组),此人当年在茅山学过法,也到武当山修过道。王学成归来,利用封建迷信“神威”网络千人之众。可王正辉无视红军的教育,公然以红军着对。1931年在龙湾三鸦寺与红军开战,王正辉当场被击毙。1937年7月,抗战全面爆发,正义的教书先生倪辑五接管黄学会,并着手对黄学会进行改造。1937年冬,倪结交了新四军团长刘百川(署名赤子心),刘给倪的黄学会派去了15人的中国民族先锋队员作教官,进一步训练改造黄学会。</p><p class="ql-block">1938年,日本人占领武汉,倪率领的黄学会子弟兵准备投身抗日,正好王劲哉一二八师开过来,倪带领黄学会投靠了一二八师,被编为该师独立团,加入了抗日的队伍。后来,倪带领独立团随一二八师在1940年夏季,参加了江汉平原著名的“监利县柳关大捷。”同年秋天,倪又率独立团参加了震惊全国的“陶家坝大捷。”</p><p class="ql-block">1943年2月,一二八师在江汉平原孤立无援,兵败千里洪湖。倪率独立团一部份人马拚死突围出洪湖,回到老家,又收聚了一些分散的黄学的会员。同年三月,新四军李人林部来到洪家场一带,倪率独立团投奔了新四军。倪被任命为“新四军江陵县抗日独立团团长。”</p><p class="ql-block">1944年,倪带领抗日独立团在浩子口西荆河截获日军48船棉花。独立团后来在观音庵,多次阻击和截杀前往沙市的日军。解放战争时期,抗日独立团先后参加过攻打苏家港、三岔河、丫角庙等战斗。后来这支队伍随解放大军渡江南下……。</p><p class="ql-block"> 浩口镇洪家场老人:王四宝 囗诉</p><p class="ql-block">浩口镇文化志愿者:郑士炎 王远达 整理</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2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