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font color="#ed2308">2025-3-25 中山公园</font></b></h1> <h1><b><font color="#ed2308">上海中山公园</font></b></h1><h1> </h1><h1> 位于长宁区长宁路 780 号,始建于 1914 年,前身为英国商人霍格的私家花园 <b>“兆丰公园”</b>,1944 年更名为中山公园以纪念孙中山先生。作为上海中心城区西部的重要地标,公园占地约 20.96 万平方米,融合英式园林风格与中、日园林元素,是上海原有景观风格保存最完整的百年公园,并于 2021 年获评 “上海市五星级公园”。<br><b><br></b></h1><h1><b>历史沿革与特色</b><br>公园历经多次改造与扩建:20 世纪 90 年代启动改造,2015 年虹桥蒸雪(大石桥)和水榭絮雨(陈家池)区域升级,2022 年万航渡路一侧围墙拆除,公园与城市街区进一步融合。2023 年中山公园码头重新启用,游客可乘船欣赏水榭絮雨、虹桥蒸雪等景点。园内拥有 “<b>中山公园十二景观</b>”,包括银门叠翠(南门)、荷池清月(荷花池)、绿茵晨晖(大草坪)、花墅凝香(牡丹园)等,每处景观均承载独特的历史与文化内涵。<br><b><br></b></h1><h1><b>核心景点与亮点</b><br> <b> 虹桥蒸雪</b>(大石桥):1959 年建造的花岗岩大石桥,横跨陈家池,2023 年修复后增设人工造雾设备,营造水雾缭绕的诗意景观。<br><b> 牡丹园</b>:传承长宁法华古镇的牡丹文化,1956 年扩建后收集菏泽、亳州等地 30 余种牡丹,是上海最早的牡丹观赏地。<br> <b>大悬铃木</b>:1866 年由园主霍格种植,树龄超 150 年,是华东地区树冠最大、树干最粗的悬铃木,现为万航渡路的标志性景观。<br> <b> 大理石亭</b>:1935 年由侨民捐赠,采用西方古典主义风格,亭身及雕塑均以大理石制成,曾因历史原因损毁,后修复成为园内重要文化符号。<br>游船体验:2023 年重启的游船码头提供电动游船服务,游客可泛舟湖上,感受 “人在画中游” 的意境。<br>现代活力与文化活动<br> 近年来,中山公园以开放姿态融入城市生活:拆除围墙后,百年悬铃木、英式园门等景观与街区融合;连续举办牡丹节、汉服活动及 citywalk 路线,吸引年轻群体;园内新增市民园艺中心、NINE O NINE 咖啡店等设施,兼具科普教育与休闲功能。此外,公园还承担新时代文明实践功能,举办各类文化活动,成为市民共享的都市绿洲。<br><br></h1><h1><b>交通信息</b><br>地铁:乘坐地铁 2、3、4 号线至中山公园站。<br>公交:可搭乘 13、54、73、519、776、825 路等公交线路至中山公园站。<br> 上海中山公园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城市生态空间,适合游客漫步赏景、感受文化底蕴,亦能体验休闲与时尚的都市生活。</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