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秦岭 关中陕南行纪

大家都好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开游题记:</b></h1><p class="ql-block"><b>陕西,我可喜欢你呢!</b></p><p class="ql-block"><b>这些年来,曾N次来看你——</b></p><p class="ql-block"><b>排队参观兵马俑,</b></p><p class="ql-block"><b>预约挤进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大城墙上约伴闲逛,</b></p><p class="ql-block"><b>捉蒋洞前伸头张望;</b></p><p class="ql-block"><b>品尝回民街上泡馍,</b></p><p class="ql-block"><b>站在宝塔山下留影;</b></p><p class="ql-block"><b>面向乾坤湾太极图大吼,</b></p><p class="ql-block"><b>朝着壶口瀑溅湿衣喷张。</b></p><p class="ql-block"><b>被靖边波浪谷的奇彩醉倒,</b></p><p class="ql-block"><b>对甘泉大峡谷的光影着迷。</b></p><p class="ql-block"><b>安寨腰鼓腾起敲击我胸膛,</b></p><p class="ql-block"><b>四爷爷的旱烟撩湿了眼眶。</b></p><p class="ql-block"><b>你的悠久,你的故事,</b></p><p class="ql-block"><b>你的奇幻,你的神圣,</b></p><p class="ql-block"><b>已将我深深吸引,</b></p><p class="ql-block"><b>而今天,再欲一探究竟。</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月春光初展,我们约伴10人,终于踏上了的“<b style="color:rgb(237, 35, 8);">初识秦岭,关中陕南环线行</b>”的旅程。对于关中、陕南和秦岭,知之甚少,却向往已久,这次终于成行,伙伴们心中都充满期待。</p><p class="ql-block"><b> 3月16日 周日 晴</b>——凌晨即起,各显神通赶到机场,乘清晨7点的飞机,上午9点半到达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王海楠导从山西赶过来接站,乘19座中巴,开始为期5天的行程。</p><p class="ql-block"> ( 2023年11月,我们参加了豫晋陕黄河环线游,收获满满,由此与导游王海楠相识,感觉这个山西小伙朴实可信。所以这次委托他设计商定行程,并由他全程导游。)</p> <p class="ql-block"><b>  秦岭,被尊为华夏文明的龙脉,</b>主峰太白山海拔3771.2米,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p><p class="ql-block"> <b>秦岭不仅是中国南北方的界山,还是南北方地理、气候、资源差异的分割线。</b></p><p class="ql-block"> 秦岭也是陕西省内关中平原与陕南地区的界山。</p><p class="ql-block"> <b> 关中</b>地区位于陕西省中部,地处秦岭以北、北山以南、陇山以东、黄河以西。 包括西安市、<b style="color:rgb(237, 35, 8);">宝鸡市、咸阳市、渭南市</b>、铜川市。 </p><p class="ql-block"> <b>陕南</b>即陕西南部的区域,地处秦岭和大巴山之间。包括<b style="color:rgb(237, 35, 8);">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我们这次环线行程图——</b></p> <h1><b><font color="#ed2308">第一站:法门寺。</font></b></h1><h3>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距今已有1800余年,因供奉有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而闻名于世,有“<b>关中塔庙始祖</b>”之誉,古称阿育王寺。隋文帝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易名“成实道场”,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高祖李渊敕名“<b>法门寺</b>”,沿用至今。</h3><h3> 自显庆四年(公元659年)唐高宗首次迎奉佛指舍利至咸通十五年,唐代先后有高宗、武后、中宗、肃宗、德宗、宪宗、懿宗和僖宗八位皇帝六迎二送供养法门寺佛指舍利。</h3><h3> 法门寺因供养佛指舍利而建塔,因塔而成寺,从1800年前“圣冢”到隋唐修建木塔,至明隆庆三年(公元1569年)木塔倒塌,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建成八棱八角十三级砖塔。</h3><h3> 1981年阴雨连绵,宝塔半壁坍塌,经报请中央政府同意,<b>1987年重修法门寺真身宝塔,四枚佛指舍利与2499件大唐国宝重现世间</b>;1988年依明塔原样真身宝塔复建落成,法门寺对外开放,同年举办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瞻礼法会暨真身宝塔重建落成典礼,来自世界各地的僧众、信众云集法会,共襄盛举; 佛指舍利先后于1994年赴泰国、2002年赴韩国、2004年赴我国台湾、2005年赴我国香港地区瞻礼供养,万众瞻依,盛况空前。</h3><h1><br></h1><h3> 法门寺的“<b>十指舍利塔</b>”,简洁雄伟,庄严肃穆。</h3>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周日,是佛指舍利每周一次从地宫升上来供游客瞻仰的日子。我们幸运地看到了不远处灯光下那晶莹无邪的佛指舍利。</p> 1988年修复重建的<b>真身宝塔</b>。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inherit;">  结束了法门寺的游览后,乘车3小时,我们穿过秦岭,从宝鸡来到汉中市留坝县城,入住</span>“花海春居”酒店。</p><p class="ql-block"> <b>留坝县</b>位于汉中市北部,区域面积1970平方千米。留坝历史悠久,春季战国时就是兵家要地,南北通衢,素有“<b>秦汉咽喉</b>”之称。</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到的留坝县城很小,建设还不如我们这边的乡镇,查了一下资料,常驻人口4万不到,2021年全县工业总产值22亿,地方财政收入不到4000万,可见目前尚处于贫困阶段。</p> <h1><b><font color="#ed2308">第二站:留坝老街。</font></b></h1><h3> 王导介绍我们到留坝老街看看,这老街设计建设得不错,青石板路起落有致,两旁各式店铺经营齐全,装饰也各有特色,但和各地的许多“老街、古镇”一样,轰轰烈烈地开张,冷冷清清难收场,街上没有人,多数店铺都处于关闭状态,看着这寂寞凋零的景象,我们只得回到了城区找饭店吃晚饭。</h3> <h1><b><font color="#ed2308">第三站张良庙。</font></b><br></h1><h3> <b> 3月17日 周一 晴</b>,气温零度,有点冷,一早来到了位于留侯镇紫柏山下的<b>张良庙(汉张留侯祠)。</b>这里是汉高祖刘邦的开国谋臣“汉初三杰”之一张良功成身退隐居之地,也是目前中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祭祀张良的祠庙。</h3><h3> 张良庙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h3> <b>进履桥的故事——</b>秦末汉初,下邳圯桥。张良偶遇黄石老人,后者借三次考验观察其品性。<br>① 拾履试谦卑<br>老人故意丢鞋命张良捡拾。张良不因对方无礼而恼怒,坦然完成,展现超越身份的涵养与谦逊。<br>② 着履试忍耐<br>老人进一步要求张良为其穿鞋。张良跪地恭敬完成,既不卑不亢,亦不露愠色,凸显外柔内刚的格局。<br>③ 赴约试诚毅<br>老人两次提前赴约斥责张良迟到,第三次张良夜半守候终获认可。考验其守诺、坚韧与对机遇的珍视。<br> 张良因通过考验获赠《太公兵法》,终成“汉初三杰”之一。<div> 此故典强调内在修为对成就大业的关键作用,至今仍为谦逊、韧性品格的象征。</div> <h3> <b> 三清殿的变迁——</b></h3><h3>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兵部尚书、御史于成龙(振甲)路过张良庙,道人看守香火 ;清康熙三十八年,于成龙再次过紫柏山时,道人换成了僧人,张良圣像换成了释迦佛像。原来是僧人抢占了张良庙,于是将僧人逐出,并亲书“相国神仙”四字匾额,重修大殿,重塑了张良金身,并募全真道人潘一良看守香火,自此,潘一良徒子法孙世代相袭。 </h3> <h3>“<b>送秦一棰 辞汉万户</b>”</h3><h3> 书法家于佑任所题。</h3><h3> ‌<b>送秦一椎‌</b>——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张良为报韩国被灭之仇,于公元前218年雇用力士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县)刺杀秦始皇。当时,力士用一百二十斤重的铁椎误击了秦始皇的副车,未能成功刺杀秦始皇。这一事件展现了张良的胆识与复仇决心。</h3><h3>‌ <b>辞汉万户‌</b>——在辅佐刘邦完成统一大业、建立汉朝后,张良辞去了刘邦封赏他的万户侯爵位,选择隐居山林。体现了张良淡泊名利、功成身退的高尚品格。</h3> <h3><b>张良竹</b>。</h3><div> 张良庙内之园中园有一大片竹林,许多竹子下部居然都长得弯弯曲曲。有人寓意这就像张良既曲折自如,而不失节的品格。谓之为“张良竹”。</div> <p class="ql-block"><b>辟谷亭</b>前留个影。</p><p class="ql-block"> 真奇怪,人未到,梦先来,昨晚居然在梦中进了张良庙。于是胡拈了几句,聊作纪念吧:</p><p class="ql-block"><b>少有张良志,</b></p><p class="ql-block"><b>老来即布衣。</b></p><p class="ql-block"><b>人生风雨路,</b></p><p class="ql-block"><b>归来仍少年。</b></p> <p class="ql-block">  回来后,在网上买了一本《张良庙匾联石刻诗文集注》,继续学习消化。</p>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四站:勉县武侯祠,诸葛古镇。</b></h1><p class="ql-block"> 告别张良庙,驱车前往汉中勉县武侯镇,吃了中饭后就来到武侯祠。</p><p class="ql-block"> <b>勉县武侯祠,又称诸葛庙</b>,全国重点文保单位,4A级旅游景区 。建于蜀汉景耀六年(263年),是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而建的祠堂,为<b>中国众多武侯祠当中建祠最早、且唯一由皇帝下诏修建的祠庙。 </b></p> 武侯祠现存建筑大都保持着明清时代风格,融建筑、园林、雕刻、绘画、书法、文学于一体,建筑呈南北向布局,有山门、乐楼、牌楼、琴楼、戟门、拜殿、大殿、崇圣祠、观江楼、东西配殿等古建筑,是一座代表陕南地方传统建筑风格的千年古祠,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美称。 <p class="ql-block"> <b>诸葛古镇</b>,南依汉江、北邻武侯祠、东连马超墓、西接阳平关,历史文化资源丰厚,是陕西省十大重点文化项目“两汉三国文化景区的开篇之作”。以象征八卦阴阳的一条水街、一条旱街为主要人行动线;八卦广场、孔明灯广场、五丈原广场连接起古镇的文化动线;以诸葛武侯出将入相、南征北伐、波澜壮阔的一生为线索,通过隆中四杰、三顾茅庐、华容道、锦囊妙计、舌战群儒、水八阵、借东风等二十大景观雕塑,全景再现了“智圣”诸葛亮的传奇一生。</p> 古隆中。 <p class="ql-block">三顾茅庐。</p> 八卦阵。 空城计。 与诸葛丞相握个手,也许能变得聪明一点吧! <p class="ql-block">  照片的背景,就是“草船借箭”和“火烧赤壁”的场景。</p> <h1><font color="#ed2308"><b>第五站:勉县油菜花。</b></font></h1><h3> 结束了诸葛古镇的游览,再驱车二个多小时,来到勉县的油菜花田。<br>  汉中油菜花声名远播,我们本来对它满有期望,但想不到这里排场声势很大,肯德基、海底捞都来了,房地产交易进了场,电信移动讯号车也来配套。游客很多,热闹非繁,拉家带口的到处是人和车,但作为主角的油菜花田却稀稀拉拉的根本形不成花海,真让人无语。<br> 想到千里之外来看如此的花海,真让人大失所望,当然我们也没必要太沮丧,赶紧走就是了。</h3> 好歹也留个影吧。 <h1><b><font color="#ed2308">第六站:石泉古城。</font></b></h1><h3> 傍晚时分才抵达安康石泉县城,进酒店后顾不上休息,便去4A景区石泉古城逛逛。</h3><h3> 石泉古城位于汉江边,现保存有始建于唐代的禹王宫以及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是陕南保存最为完好的千年古县城。</h3> 夜幕降临下的古城,显得很有韵味。 <p class="ql-block">  难得尝尝县官升堂的滋味,感觉挺不错。</p> <p class="ql-block">  这汉江畔的景色太漂亮。</p> 汉江边,晚霞已将退尽,江畔灯光映起,特别美。 古城内饭店很多,但都是火锅,石锅鱼,受不了那个辛辣,想吃个清淡的。但是找得精疲力竭而不得,无奈之下只好进了一家湘菜馆,恳请年轻的厨师帮我们炒几个不辣的菜,居然口味相当的好,大家都啧啧称赞,难忘,难忘! <h1><b><font color="#ed2308">第七站:石泉中坝大峡谷。</font></b></h1><h3> <b>3月18日 周二 晴 </b>今天气温似乎暖和了一些。早餐后,我们前往4A级景区石泉中坝大峡谷。<br></h3> 中坝大峡谷为厢式峡谷,我们乘坐景交车直达山顶,再沿着小路从山上游览下山。这个峡谷规模并不大,但它具有窄、长、秀、奇、清、灵、野、神、险、幽的特点。溪流、峡谷、原生态的自然山村构成了该景区的自然资源要素,纯朴的民俗民风是该景区的主要人文资源。 鹰嘴岩。 从中坝大峡谷出来,中午在柳石镇汉江码头旁吃中饭,这边的风景也挺不错,一派春意盎然。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八站:柞水溶洞国家地质公园。</b></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据王导介绍,柞水溶洞是长江以北最大的溶洞,但在我们看来,其规模与南方的许多溶洞相比,确实并不大,景观设计也没什么特别之处。唯一不同的是,洞内比较干燥,不像南方溶洞,有许多湿漉漉地面和岩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1, 51, 51);"> 景区正在大兴土木地扩建改造,尘土飞扬,周边环境很差。</span>花40元钱<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乘坐的=“观光电梯”,进得洞去爬高摸</span>下,<span style="color: rgb(51, 51, 51);">走马观花地浏览了一圈就出来了,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span></p> 从溶洞出来后,已是下午5点,坐2个多小时的车,于晚上7点多到达商洛市山阳县。<div>  这时候天色也已暗下来了,<b><font color="#ed2308">山阳</font></b>这个秦岭之南的县城,建设得挺漂亮,夜景也很不错。<div><br></div></div> 我们几个找到一家小饭店吃了晚饭,这里的菜单价看似不比我们宁波便宜太多,但每份菜量大,一份至少抵两份,这样一算,就是很便宜的啦!<div>  这几天晚餐吃下来,每次都在30元/人左右。</div> <h1><font color="#ed2308"><b>第九站:金丝峡景区。</b></font></h1><h3><b> 3月19日,周三 晴 </b>一早出发,零下1度。</h3><h3> 虽说是晴天,但阳光很弱,洒在身上起不到取暖的作用,但能用于拍照时选择光影。<br> 乘车近二个小时,到5A级景区商南金丝峡景区,再坐了半个小时景区车,10点才进入景区。<br> 金丝峡景区规模比昨天的中坝大峡谷至少要大3倍以上,配套设施齐全,其风光也更多彩多姿。我们从山顶走下来,沿途欣赏峡谷、溪流、瀑布、奇峰和古迹,道路也算平坦,起伏不多,但路程长,约10公里,足足走了3个多小时,结束后下午2点赶到商南的农家饭店吃中饭。</h3> 集体照。 和王导合影。 中饭后出发从商洛向渭南进发,按计划6点左右先到潼关古城游览,再去华阴市住宿。不想4点20分在高速秦岭隧道中被阻,据说是前方有大货车起火燃烧,造成几公里交通堵塞,几次电话交警,并无确切开通时间,大家都既焦急但也无奈,只能听天由命。<div>  直到晚上7点才重新开通,到达华阴市酒店已9点多,马上泡面作晚餐,抓紧时间洗澡睡觉休息。<br><b>  说到秦岭的穿山遂道,多且长,那也是一道特有的风景,关中--陕南地区,遂道连绵不断,穿过一座,接着又是一座,有的遂道长达近10公里,我们这次是穿梭于秦岭南北,更是体验了长时间穿越遂道的味道,今天则更是深刻。</b><br> 大家不愿放弃去潼关古城,考虑到明天去华山行程紧张,王导就提议明天早上提前出发,先去潼关,再上华山,虽然这样或许会更紧凑疲劳,但这是旅程的最后一天,我们都表示坚持一下,努力不留遗憾,心满意足地回家。</div>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十站:潼关古城。</b></h1><p class="ql-block"> 早上6点,天还没亮,我们就出发到潼关古城,成为今天第一批游客。</p> <p class="ql-block">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潼关古城,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东端,雄居秦、晋、豫三省交界要冲之地,其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自古以来便是兵家必争之地。</p><p class="ql-block"> 隔着黄河,对岸就是山西省的风陵渡。</p> <p class="ql-block">  很幸运,我们还在潼关迎来了黄河边上的日出。</p><p class="ql-block"> 看到金灿灿的太阳冉冉上升,染红了一大片金黄色的天空,让大家很兴奋。</p> <b>  关于潼关的故事:</b>古潼关坐落在秦、晋、豫三省的要冲地带,是中原到西北的第一道门户,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险。<br> 在抗日战争期间,潼关成为了战争的前线。潼关的对面永济、侧面的洛阳相继沦陷,日寇占领了晋南风陵渡,与潼关隔着黄河相峙。日军不断进行炮击,飞机轰炸成了日常。然而,潼关守军凭借黄河天险和雄关的地势,英勇抵抗,成功顶住了敌人的攻击。潼关成了日寇无法逾越的雄关,被誉为“中国的马奇诺防线”。直到抗战结束,日寇也未能跨过潼关进入关中。<br> 令人可惜的是,尽管潼关古城拥有如此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它最终还是消失了。<div> 1954年,为了修建三门峡水库,潼关古城被拆除。原本预计潼关古城会沉没在水底,但由于河床的淤积和黄河的倒灌等原因,水库没有到达设计水位,古城并没有被淹没。然而,古城已经不复存在,只剩下了黄土残垣。</div> <b>  </b>尽管历经沧桑和破坏,但潼关古城仍保留着部分城墙遗迹和城门建筑,成为游客缅怀历史、感受文化的重要场所。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第十一站:华山</b></h1><p class="ql-block"> <b>华山,古称“西岳”,雅称“太华山”,为中国著名五岳之一、</b>国家5A级景区, 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东临潼关、西至华县、南连秦岭主脉、北临渭河平原,总面积为148.4平方千米, 有着“奇险天下第一山”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我曾多次到陕西,却没有登过华山,遗憾一直留心头,今日终得如愿!</p> <p class="ql-block">  从山下乘坐到西峰的缆车要分二段,耗时40分钟,而穿越山洞的缆车则是第一次见到,这也足显华山高峻险要。</p> <p class="ql-block">  山下早已春光满目,而山上还是白雪皑皑。</p> <p class="ql-block">  下了缆车后,便是不停的登高和攀越,这对我们这些年过古稀的“小伙子”来说,是个不小的考验。我们都努力坚持,但也量力而行。</p> 我和妹妹。 <p class="ql-block">盖子和我们兄妹俩。</p> 登上华山西峰!(2086.6米) <p class="ql-block">我和叶科合影。</p> 我和阿康同学在西峰。 <p class="ql-block">我和崔老师合影。</p> 鹰嘴岩。 胜利登上南峰! <b>登上华山最高峰——南峰!(2160.5米)</b> 下山后的合影。 <p class="ql-block">  <b>这次</b><b style="color:rgb(237, 35, 8);">关中一陕南环秦岭游</b><b>,历时5天4晚,16日一早从宁波乘飞机到咸阳机场,从咸阳,经宝鸡、穿越秦岭至汉中、安康、商洛至渭南等市县,20日再从咸阳机场返宁波,已是晚上10点多。</b></p><p class="ql-block"><b> 住留坝,石泉,山阳,华阴等县城,车行1300余公里。</b></p><p class="ql-block"><b> 一起出行的10位伙伴年龄差不多,最大73岁,最小63岁,平均年龄刚满70周岁。</b></p><p class="ql-block"><b> 法门寺、留坝县、张良庙、武侯祠、诸葛古镇、中坝大峡谷、石泉古城、金丝峡景区、潼关古城、西岳华山等,既有历史文化,又有山高水长,学习了气象文化,增强了地理知识,这些都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啧啧有味,受益非浅。</b></p><p class="ql-block"><b> 特别是遂了我“到秦岭,登华山”的夙愿,内心充满感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希望我们还有机会一起出行,去到我们想去的地方,观赏那不曾去过的美景,快乐充实地度过金色晚年!</b></p><p class="ql-block"> (另注:因为照片太多,整理得头昏脑胀,又因相册篇幅有限,许多照片未能入册,谨致歉意。)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