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3)

慈鹅

<p class="ql-block">  姥姥是 全科医生。对妇儿和疑难杂症病的救治很出名,对其他病症,她也是手到病除。她不但是那些无助患者的救命恩人,也是家人的保护神。我家是门诊也是急诊室。</p> <p class="ql-block">  一天夜里,我家院子大门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我从梦中惊醒。不一会四个男人用门板抬进一个男子,他一动不动地、僵硬地躺在门板上。姥姥摸他的脉,翻他的眼皮看看,然后从药柜里拿出针包,取出最长的一根银针,在患者胸前一针扎下去,然后拔出银针。那位病人“哼哼”两声,他活了!姥姥端来水,递给他一个药丸,有小拇指大,让他吃下,嘱咐他要“忌口”(不能吃凉的,辣的,腥的)。不一会,病人坐起来了,双手抱拳感谢姥姥的救命之恩!临走时,两人抬着门板,三人走出我家。是啊,一个多小时之前是四人走进来的,一个多小时后是五人走出去的……我松口气,自豪感袭来,兴奋不已,是为姥姥!</p> <p class="ql-block">  我12岁那年的深秋,不知啥原因,我的双膝盖肿痛,走路一瘸一拐的。没敢告诉姥姥,但是她看出来了。当她看到我红肿的膝盖时,没让我上学,我也求之不得呢。只见她去药铺买回几种中药,放在坛子里,又往里倒白酒,用红布封口,放在大铁锅的水里,盖上锅盖用慢火加热,就听锅里“咕咚咕咚”声,24小时不停地加热。火停了,药酒制作成了。我和姥姥小心翼翼地把酒坛子搬到北屋桌子上,那里背阴,让药酒自然凉。当酒温乎了,姥姥拿来个小碗,从酒坛子舀出小半碗药酒递给我,让我喝,我没犹豫,一扬脖就喝下了。感觉胃里热热的,嗓子辣辣的……把姥姥看得目瞪口呆,她笑了,指着我说,你这丫头将来是个“大酒包”!我不解其意,也没往心里去。反正,喝完了酒,姥姥让我坐在热炕头把双腿捂出汗,当我下地时,我的腿不疼了,一看,也不红肿了,我的腿没事了。后来才知道,我当时是患了急性风湿症。痊愈至今,现在想想都后怕。</p> <p class="ql-block">我中学时代的跳箱。</p> <p class="ql-block">  记得有一次在一中校体操队下午训练完了,大家往器械库里搬运跳箱和折叠垫子。我看男同学把折叠垫折叠了,马上去请求让我跳一下男式跳箱,他们几位笑着停下来。我看它比女式跳箱高又宽,于是加速起跑,弹跳,像飞了一样,双手“飞过”跳箱,按到对面的土地上,把额头戗破了,当时我懵了。那几位男同学把我送到校医务室,大夫简单消消毒,束手无策。回到家,姥姥问我怎么摔的?我没敢说自己逞强,就说训练高低杠摔的。姥姥赶紧配置辅料,给我茶抹,顿感凉丝丝的,不疼了。姥姥吩咐我不能沾水(洗脸),第二天一早,我的前额换过辅料照旧上学。因为淘气+晚熟,不以为然。没过几天,姥姥拿下辅料,我的前额长出了新皮,没留下瘢痕,是姥姥的妙手让我的前额如今也光洁如初。每次在镜子里看到自己的前额,都想念姥姥。</p> <p class="ql-block">  姥姥的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有人会问,她是怎样淬炼成“神医”的……我对她的了解很有限。听妈妈讲,太姥爷是位绅士,开明有远见。姥姥八岁那年,太姥爷把她送到一位出名的老中医那儿学中医,当然连带认汉字,从念《汤头歌》开始。可能异禀天赋所致,姥姥一下子就喜欢上了中医。跟随老中医学多年后,她的悟性和专一,感动了老中医,他把不外传的祖传秘方传给了姥姥。用当时的话就是获得了老中医的真传。加上几十年的临床经验,日积月累,悬壶济世成“神医”是必然的。</p><p class="ql-block">文/慈鹅</p><p class="ql-block">图/网络(致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