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内容是被“蛊惑”的儿子:家庭房产引发的人性崩塌。</p><p class="ql-block"> 六十年代初,胶东半岛有一对夫妻,为了谋求更好的生活,带着年幼的女儿背井离乡,来到长白山下的一个林区扎根。后来,他们又相继迎来了两个儿子,一家人的生活虽平淡却也充满希望。</p><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孩子们渐渐长大成人,各自成家立业,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庭。然而,命运却接连给这个家庭沉重一击,小儿子和父亲因病先后离世,大儿子也经历了离婚,随后重组家庭,新妻子同样是离异并带着一个儿子。谁也没想到,就是这个女人的到来,让原本平静的家庭陷入了无尽的纷争。她就像一个邪恶的“蛊惑者”,唆使大儿子霸占母亲的房子,先是偷偷拿走房本,而后又不断劝说老太太把房本改成他们的名字,老太太没有马上答应改,并说,谁养我老房子就给谁,没有马上改成,这个女人对老人怀恨在心,老人有什么需求和帮助都不让儿子去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那之后,老太太的生活起居全靠女儿悉心照料。女儿十分孝顺,经常带着母亲外出旅游,甚至还前往南方旅居过冬,让母亲的晚年生活充满温暖。家里但凡有什么事,需要帮忙跑腿、出主意的,也都是女儿和女婿第一时间出现,儿子却总是置身事外,既不关心母亲,又对母亲的房子觊觎不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日子一天天过去,老太太的身体每况愈下,独自生活变得困难重重。偏在这时,女儿患病,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老人也急需人照顾,儿子这才勉强照顾了一个月。可在这一个月里,他满脑子都在算计着如何把老人的房子弄到手,根本无心照顾老人,他从不给老人做一顿像样的饭菜,每天就是用小包装的玉米面,用开水冲一碗,给点咸菜让老人吃,一日三餐皆是如此。老人哪里能受得了这样的饮食,经常呕吐,身体也越来越消瘦。</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家里人商议老人的赡养问题,儿子竟提出,要他照顾老人可以,但必须先把房子改成他们的名字,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主意都是那个女人出的,这分明就是一场骗局,一旦房子落入他们手中,以他们的人品,根本不会照顾老人,老人的住处也成了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其他家人则一致认为,谁照顾老人房子就给谁,并且可以到法律公证处进行公证。可儿子却固执己见,在那个女人的唆使下,坚持先要房子再管老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阴谋未能得逞,儿子在那个坏女人的指使下,竟然做出令人不齿的举动,把老人的八千元现金强行拿走,并且把老人送到身患重病的女儿家里。他明知女儿自身难保,还将老人送过去,这简直就是落井下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最终,是善良孝顺的女儿在女婿的帮助下,承担起了为老人养老送终的责任,首先把老人带回了自己的家里,女儿带病上门精心照顾老人,想吃啥给做啥,每天逗老人开心,身体逐渐恢复,体重也增加了,能在室内缓慢行走,并高兴地说,有这样的女儿照料,还能再活十年,女婿也把老人的家里收拾得干干净净,门窗也擦得明亮,换上新窗帘,准备迎接新年,可是当疫情放开后,老人突然在睡梦中离世………。</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此期间,儿子和那个女人还惦记着老人的工资,把老人的手机悄悄的拿走,想用微信绑定老人的工资卡,实际上手机里面并没有卡,同时对绑定程序只是一知半解,最终并没有搞定,往往这种品质的人 基本上都比较蠢,心思没用到正地方,还以为自己很聪明。</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个儿子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令人心寒,那可是生他养他的亲母亲啊!在坏女人的唆使下,如此对待自己的母亲,这般恶劣的人品,这般忘恩负义的行为,天理难容,这种人法律对他们也没有什么办法,只能受到道德的谴责,愿天下所有好人一生平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