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延安,是革命聖地,人人向而往之:</p><p class="ql-block">延安,是一本恢宏的历史巨著,永远也读不完:</p><p class="ql-block">延安,是一首气势磅礴的组诗,不断激励着后人们走向远方:</p><p class="ql-block">延安精神,是中国人民的力量的源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p><p class="ql-block">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p><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31日上午,我们一行在老战友楊明贤夫妇及他们的大女儿楊红的陪伴下,从西安坐火车来到了渴望己久的延安。看到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不由得泪眼婆娑,脑海里不由自主的反复响起陕北那首人人都会唱的信天游:</p><p class="ql-block">“东方红,太阳升,</p><p class="ql-block">中国出了个毛泽东。</p><p class="ql-block">他为人民谋幸福,</p><p class="ql-block">他是人民大救星”。</p><p class="ql-block">在这片贫瘠的黄土高原上,毛主席和党中央运筹帷幄,领导和指挥了伟大的八年抗战和解放战争,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并由此孕育和总结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p><p class="ql-block">在延安这片红色土地上的山山水水都记载着共产党和毛主席的伟大,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都铭记着毛主席的恩情和丰功伟绩。</p><p class="ql-block">我们在延安住了两天,处处都感受到红色基因带来的正能量,处处都感受到革命遗址的巨大感召力,处处都彰显着延安精神这不朽的精神力量。我们时刻都沉浸在红色的记忆中,经常都会触摸到毛主席当年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p><p class="ql-block">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历尽艰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p><p class="ql-block">从1935年1月到1947年3月,中共中央在这里领导全党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留下了毛泽东主席,周总理,朱德,刘少奇,任弼时等中央领导同志的光辉足迹。这里现有革命旧址100多处和大量革命文物,堪称“红色宝库”。</p><p class="ql-block">我们就是怀着朝圣的心情,虔诚瞻仰这里的伟人故居,倾听伟人故事,学习延安精神。</p><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关系,我们只在延安瞻仰了两天,就到了下一站神木。但这里的点点滴滴,久萦于心,因担心自己才疏学浅,心有怯意,不敢动笔。经过半年多的思考,到今天才如履薄冰般写完了这个美篇。</p><p class="ql-block">至此,我才长出一口气。至于写的怎么样,实在惭愧,让美友们见笑了。</p><p class="ql-block">部分资料和相片来自《延安革命纪念舘》,在此致谢!</p> <p class="ql-block">延安,我们来了。</p><p class="ql-block">到了延安很是激动,日盼夜想,今天终于踏上了这片红色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延安宝塔是革命圣地延安的标志和象征。</p><p class="ql-block">1996年12月被公布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宝塔始建于唐代宗年间(766年至779年),</p><p class="ql-block">宋仁宗庆历年间(1041年至1048年)重建,</p><p class="ql-block">金世宗三十六年(1608年)曾进行修茸。</p><p class="ql-block">宝塔现保存完好,游人可从塔内登高远眺,延安景色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我和老伴在宝塔前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宝塔山上,我们四个党龄都有50年以上的老党员,在党旗前不由自主的又举起了右手,向党庄严宣誓:革命到底,永不叛党!</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宝塔山,激情似火,历史和现实在这里交相辉映。</p><p class="ql-block">在灯光秀的装点下,宝塔山呈现出了迷人的风采,那红红的灯光象火炬一样,似乎告诉人们,这,就是革命圣地延安。</p> <p class="ql-block">夜晚宝塔山,景色不一般。</p><p class="ql-block">照张合影照,姐妹心喜欢。</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席席给陕北人民的一封信,被刻在石碑上,树立在上宝塔山路边处。虽然毛主席离开了陕北,却时刻牵挂着陕北的山山水水,关心陕北人民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宝塔山,延河水,</p><p class="ql-block">看你一眼就要醉。</p><p class="ql-block">多少次梦里到延安,</p><p class="ql-block">多少次梦见宝塔山。</p><p class="ql-block">如今,我就静静伫立在宝塔山下,延河岸边,</p><p class="ql-block">楊柳依依,晨风轻拂。</p><p class="ql-block">我彷佛看到了那个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回到了那个激情似火的年代。</p><p class="ql-block">呀,毛主席来了,朱老总,周总理和中央首长也来了,</p><p class="ql-block">顿觉幸福的暖流传遍全身,</p><p class="ql-block">啊,毛主席,您没有走?</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您老人家还在延安领导着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吗?</p><p class="ql-block">延河水静静的流着,</p><p class="ql-block">宝塔山还是那样耸着,</p><p class="ql-block">水不应,山不答,</p><p class="ql-block">我从沉思中醒来,</p><p class="ql-block">唉!主席已离开我们有48年了,</p><p class="ql-block">可我还是觉得不曾离去,</p><p class="ql-block">他老人家还在枣园,杨家岭,王家坪的灯光下,</p><p class="ql-block">正在运筹帷幄,指挥千家万马。</p><p class="ql-block">中国的明天会更好!我坚信!</p><p class="ql-block">但,毛主席却永远回不来了。</p> <p class="ql-block">清凉山是当年新华通讯总社和新华廣播电台所在地,也是解放日报社,中华印刷厂,纸币厂,卫生所,新华书店等单位所在地。</p><p class="ql-block">1937,1月~1947,3月,毛主席和党中央许多重要文件,文章,就是从这里发出的。被人们称为“红色的新闻山”。</p><p class="ql-block">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背后是清凉山,脚下是延河滩。</p><p class="ql-block">这是郑汉文老战友为我照的一张很有意义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枣园内的五大领袖群像,生动传神,栩栩如生。每天吸引着全国各地成千上万的人们在这里照像,合影。</p><p class="ql-block">我们望着领袖们群像倍感親切,不仅怀着对他们十分的崇敬之情,更重要的是缅怀他们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站在毛主席当年居住的窑洞前照张相,这是我们四位老兵的梦想和光荣。</p> <p class="ql-block">这是朱德总司令在枣园的故居,一床一桌一椅,简陋朴素,却不失大将风范。</p> <p class="ql-block">延安时期的朱总司令。</p><p class="ql-block">朱总司令1940,5,~1941,3月住杨家岭:</p><p class="ql-block">1945,8,~1947,3月住枣园。</p><p class="ql-block">其它时间和彭总在太行山。</p> <p class="ql-block">八路军时期的朱德总司令,睿智稳重,和蔼可亲。</p> <p class="ql-block">这是彭大将军在枣园故居,同样简陋朴素。</p><p class="ql-block">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聘。</p><p class="ql-block">谁敢横刀立马,唯我彭大将军。</p><p class="ql-block">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彭老总历来严肃,不苟言笑,但这次却开心的笑了。不用说,又打了一个大胜仗。</p> <p class="ql-block">军嫂们的情怀和我们一样,敬仰伟人,崇尚英雄。</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枣园内的中央书记处礼堂,这里可是风雷最先生起的地方,但条件简陋的令人瞠目结舌。</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出人材的地方。当年那些叱咤风云的将帅们调往全国各地的战场上,调令是不是从这个小房子里发出的呢?</p> <p class="ql-block">延安革命纪念館成立于1950,7,1日,占地238亩,主体建筑面积29853㎡,陈列面积10677㎡,馆藏文物近3,6万件,历史照片1万余张,图书3万余册,是一座集收藏,展示,研究,宣传为一体的革命纪念館。</p><p class="ql-block">1997年被列入首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p><p class="ql-block">2008年被评为首批一级博物舘。</p><p class="ql-block">2020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这是纪念館门前巨大的毛主席塑像,双手叉腰,望向远方。雕像设计巧妙,做工精美,体现了延安时期毛主席的光辉形象,令人过目不忘。</p> <p class="ql-block">展览馆大厅内毛主席题写的“实是求是”四个红色大字。这是我们党一切理论工作和实际工作的基石,也是指导新时期踔厉奋发的出发点和落脚点。</p> <p class="ql-block">凝视着这些伟人的雕像,回望峥嵘岁月。</p><p class="ql-block">共产党为什么能?</p><p class="ql-block">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p><p class="ql-block">正是因为中国出了一个伟人毛主席,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赋予了它新的生命,中国革命才无往不胜,中国共产党才会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戴,成为世界第一大党。</p> <p class="ql-block">忆往昔,峥嵘岁月稠。</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领导着全国人民的抗战和解放战争。在革命的紧要关头,把握时代大势,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及时提出“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并开展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进一步纯洁了党的组织,提高了战斗力。</p> <p class="ql-block">1935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历尽艰险,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到达陕北。</p><p class="ql-block">这是体现中央红军和陕北红军会师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向先烈致敬!</p><p class="ql-block">历史选择了延安,延安铸就了辉煌。</p><p class="ql-block">十三年波澜壮阔的延安岁月,是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人在百年奋斗的历程中,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创造出最辉煌的史诗。</p> <p class="ql-block">解放区的天是篮篮的天,</p><p class="ql-block">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p><p class="ql-block">这里风清气正,这里政府和人民魚水相依,</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人们向死而生,一心救中国,</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干部一腔热情,真心为人民。</p><p class="ql-block">看到这个延安时期的《十个没有》,</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初心不改,</p><p class="ql-block">《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相片的背景就是宝塔山,如今这里高楼耸立,车水马龙,旧貌换了新顔。</p> <p class="ql-block">看着毛主席骑过的骏马,</p><p class="ql-block">革命豪情迸出火花。</p><p class="ql-block">战斗的风云滚滾而来,</p><p class="ql-block">马蹄的声音在耳边敲打……</p><p class="ql-block">毛主席骑着这白色骏马,</p><p class="ql-block">神采奕奕,威武高大。</p><p class="ql-block">挥鞭指点江山万里,</p><p class="ql-block">风展红旗如画。</p><p class="ql-block">徐锁</p> <p class="ql-block">自力更生,丰衣足食。</p><p class="ql-block">解放区大生产,边区军民齐动员。</p><p class="ql-block">熬过最苦的现阶段,</p><p class="ql-block">反攻胜利就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陕北民众在一起親切交谈。</p><p class="ql-block">到人民群众中去,</p><p class="ql-block">和群众打成一片,</p><p class="ql-block">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p><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的谆谆教诲,也是老人家一以贯之的工作作风。</p> <p class="ql-block">从延安走进北京的毛主席,不忘初心,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造福人民当作毕生追求,不论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老人家心心念念的是红色江山不能变色,无产阶级专政不能变成资产阶级专政,人民不能吃二遍苦,受两茬罪。</p> <p class="ql-block">瞻仰圣地延安,追忆光辉岁月。</p> <p class="ql-block">杨家岭的大门。</p><p class="ql-block">1938年11月,中共中央由城内凤凰山麓迁驻这里,领导全国人民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指挥了伟大的解放战争。</p><p class="ql-block">1942年5月,毛主席在这里召开了著名的《延安文艺座谈会》,</p><p class="ql-block">1945年,先后在这里召开了六届七中全会和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国民党进犯延安,毛主席才领导中共中央机关从这里撤离。</p> <p class="ql-block">这是毛主席在杨家岭故居。</p><p class="ql-block">1938,11,~1943,10毛主席居杨家岭,</p><p class="ql-block">1943,10,~1945,2月毛主席居枣园,</p><p class="ql-block">1945,12,~1946,2月毛主席居王家坪。从重庆谈判后,毛主席就在这里住了两个月,直至撤离延安。</p> <p class="ql-block">见到周总理在杨家岭的故居,简单,朴素的出人意料,共产党领袖们清正,廉洁的作风感人至深。</p><p class="ql-block">私者一时,公者千古!</p> <p class="ql-block">延安的窑洞虽破,却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毛主席给抗大学员讲课的场地虽是露天,却精英云集,群贤毕至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四个老战友能相约一起来到毛主席在王家坪的故居前合个影,心里真是高兴。</p><p class="ql-block">我们先后分别了40多年,又相约多年才来到这里,真是不容易。</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先后两次在王家坪工作和生活:</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1945年12月中旬至1946年2月中旬:</p><p class="ql-block">第二次是1947年3月中旬。</p><p class="ql-block">毛主席从重庆谈判返回延安后,因操劳过度,于11月中旬住院,12月中旬出院,中央安排主席到王家坪休养。</p><p class="ql-block">1947年3月18日晚,毛主席率中央和军委机关,从王家坪出发,踏上了转战陕北的征途。</p><p class="ql-block">从此,主席再也没有返回延安。</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江青在延安。</p> <p class="ql-block">周总理1939,5,~1944,11月居杨家岭:</p><p class="ql-block">1944,12,~1947,3月居枣园:</p><p class="ql-block">1947,3月居王家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p><p class="ql-block">天不生润之,漫漫如长夜。</p><p class="ql-block">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建党,到1935年遵义会议中选择毛主席重新回到领导岗位,中间经历了多少领导人,从陈独秀,李立三到王明,张闻天,不是左倾就是右倾,在残酷的革命斗争面前,无不撞得头破血流。</p><p class="ql-block">只有毛主席,英明正确的领导共产党人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胜利,才使我们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央大礼堂。</p><p class="ql-block">1942年落成,长35米,宽30米,可容纳千余人,是一座中西合壁的大型建筑。</p><p class="ql-block">1945年4月至6月,著名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会议开了50天,代表755名。会议“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选举出了以毛主席为领导核心的中央委员会,首次确立了以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p> <p class="ql-block">大礼堂内至今还保留着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现场布置和标语。使人身临其境,恍如梦中。</p> <p class="ql-block">坐椅排排,未见代表,</p><p class="ql-block">主席台上,未见伟人。</p><p class="ql-block">就是在这次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毛泽东思想的概念。</p><p class="ql-block">第一次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决定。</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农村工委当时给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贺幛,至今还悬挂在会堂内。</p> <p class="ql-block">来到七大会址,照张相吧。</p> <p class="ql-block">我们和杨明贤战友及夫人在大会堂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西北局纪念館于2014年3月正式对外开放,陈列面积4000㎡,展线长度1000余米,运用文物,照片,图表,场景,雕塑,油画,国画,声光电等现代化手段,真实展示西北革命根据地创建,发展,壮大的战斗历史及边区人民齐心协力支援解放战争所作出的历史贡献。</p> <p class="ql-block">西北局办公旧址和西北局纪念館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是延安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说:“我说陕北有两点,一个落脚点,一个出发点……</p><p class="ql-block">陕北已成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实验区”。</p><p class="ql-block">西北革命根据地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由刘志丹,谢子长,高岗,习仲勋等陕甘边和陕北等老一辈领导人创建的,是当时全国硕果仅存的一块革命根据地,是党中央,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后的落脚点和出发点。</p><p class="ql-block">可以说,革命选择了延安,延安孕育了革命,也哺育出了伟大的延安精神。</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北局当时的领导班子名单。</p> <p class="ql-block">恭恭敬敬参观,认认真真学习。</p><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牢记使命。</p><p class="ql-block">让延安精神永远传承!</p> <p class="ql-block">刘志丹(中间)在认真听取陕北群众的意见,以便改进工作。</p> <p class="ql-block">军队和老百姓,咱们是一家人。</p><p class="ql-block">陕北人民积极的把自已的子弟送到前线,去支援部队打仗。</p> <p class="ql-block">军民魚水情,本是心连心。</p><p class="ql-block">陕北人民十分贫困,但却省吃俭用,节衣缩食,把大量物资送到前线,支援部队打胜仗。</p> <p class="ql-block">我和郑汉文老战友同杨明贤夫人在陕甘宁边区政府旧址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延安期间,恰逢2024年八一建军节。正是解放军建军97周年纪念日,我们几个老战友十分开心,举杯庆贺,共同纪念这次难忘的相聚和难忘的建军节。</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延安精神?</p><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他们那一代共产党人,在延安13年间不断总结和锤炼的延安精神,如灯塔一样,光照万代: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用以滋润着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不断前行。</p><p class="ql-block">延安精神:一是实求是,理论联系实际:</p><p class="ql-block">二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三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p><p class="ql-block">因此,延安精神不仅适用于当年,而且也适用于当下和今后。</p><p class="ql-block">延安精神是“井冈山精神”和“长征精神”的继承和发展,是一种具有红色基因的革命精神,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书。</p> <p class="ql-block">读懂了延安精神,就能理解毛主席的革命路线。</p><p class="ql-block">坚持了延安精神,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就会越走越宽阔。</p><p class="ql-block">发扬延安精神,中华的崛起就会指日可待。</p><p class="ql-block">高天滾滚寒流急,</p><p class="ql-block">大地微微暖气吹。</p><p class="ql-block">不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p><p class="ql-block">我们巍然不动。</p> <p class="ql-block">终于到了和延安说再见的时候了。</p><p class="ql-block">我们坐在开往神木的火车上,望着窗外那座现代和历史相融合的延安从眼前掠过,望着那连绵不绝的黄土高原,还是那样的粗犷和雄浑,我彷佛看到:</p><p class="ql-block">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p><p class="ql-block">正在学习,工作,</p><p class="ql-block">象黄河之水汹湧澎湃,</p><p class="ql-block">正向着新社会前进。</p><p class="ql-block">这些革命火种,从这里奔赴抗日战场,</p><p class="ql-block">奔赴解放战争战场,</p><p class="ql-block">奔赴社会主义建设的战场,</p><p class="ql-block">创造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留下了许多不朽的传奇。</p><p class="ql-block">我又彷佛听到《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高亢激昂的陕北歌曲:</p><p class="ql-block">一道道的那个山来,一道道水,</p><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到陕北。</p><p class="ql-block">一杆杆的那个红旗哟,一杆杆枪,</p><p class="ql-block">咱们的队伍势力壮。</p><p class="ql-block">满天的乌云风吹散,</p><p class="ql-block">毛主席来了晴了天。</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列车向前奔驰,我们却离延安越来越远了,</p><p class="ql-block">我有些恋恋不舍,</p><p class="ql-block">延安,不能说再见,我还会再来的。</p> <p class="ql-block">延安故事,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延安精神,永远传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