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站台票的来历、收藏和欣赏

光哥

<h3>乘坐火车来往于各个城市之间,或者城市与乡村之间,已经是我们出行时最快速、便捷的方式之一。</h3><h3>请点击“▶”,看列车进站视频。</h3> <h3>乘坐火车需要购买火车票。</h3> <h3>有时我们需要进入车站接、送亲、朋或同事时,则购买一张站台票。</h3> <h3>站台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30年的利物浦——曼切斯特城的旅客运输线。19世纪30年代,当时著名的雷斯顿铁路公司在改制发售钢箔火车票的同时,专门印制了带有纪念意义的“送亲站台证”,开创站台票的雏形开始,站台票就伴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成为了世界铁路史上一道引人注目的、永远的风景。</h3><h3>据报载,目前一枚1832年雷斯顿铁路公司所发售的站台票,拍卖价早已突破了三千万美元的惊人记录。</h3><h3>现在的利物浦火车站</h3> <h3>1910年,我国东北地区的中东铁路开始使用站台票,从那时到上世纪80年代,中国铁路站台票一直沿用着与铁路常用客票相似的卡片站台票,尺寸约为25mm×57mm。中国第一张站台票是发行于1910年的奉天驿火车站铁路站台票,该站台票目前市场价已经超过五十万元以上。</h3><h3>原奉天(现沈阳)火车站</h3> <h3>北京站早期站台票</h3> <h3>早期发行的站台票虽然票面不美观略显呆板,和早期铁道部发行的火车票一样,所以叫做“硬纸板票”。因为存世量少,故而价格很高。普通硬纸板票收藏价格在8元——25元左右,文革票30元——80元之间。</h3> <h3>文革时期的语录站台票</h3> <h3>新中国彩色站台票首发于1984年。而在1982年7月25日在日本横滨举办《中国铁道博览会》,日本方面要求中国方面提供由中国设计改造制造的铁路机车彩色照片,作为该展览会的入场券,票面设计为站台票的样式,一共五种票种,成为改变硬板形站台票的一次尝试。</h3> <p>站台票第一次“变脸”是在1984年国庆35周年前夕,9月15日,北京铁路局北京站率先推出新中国铁路局的第一套(五枚)彩图纪念站台票(试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五周年》。票面内容为天安门、长城火车、故宫全景、北京站夜景和京城新建筑,面值统一为一角钱。与原来相比,此套站台票设计新颖、印刷精美,售价1角。</p><p>目前此套站台票市场价大约35万元以上。下图为样张,价值更是不菲。</p> <h3>北京站《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三十五周年》站台票</h3> <h3>背面是列车时刻表</h3> <h3>很快各地铁路部门纷纷效仿发行彩图站台票。</h3><h3>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各地铁路部门共设计发行了12套48枚彩图站台票,正面内容以人文景观、自然风景、车站楼舍等为主,其中有郑州铁路局西安铁路分局发行一套4枚。各地票面尺寸不一,多为60毫米长、15毫米高,比原来“黑白小硬板”扩大了6.5倍。也有的尝试使用100毫米长、18毫米高的“大块头”或者更小的迷你版。</h3><h3>经过数十年岁月变换,现在这些早期彩图站台票在收藏市场都难觅踪迹,价值不菲。</h3> <h3>1992年,铁道部以文件的方式,对站台票的规格、编码、用字等做了统一规范。站台票终于结束了“大小不一”的命运。进入2000年后,我国彩图站台票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04年中国铁路站台票以每年近千枚的速度发行。到2003年底,彩图站台票的总设计发行量累计超过4000种。各铁路局在不断加速变换站台票图案和发行频率的同时,又纷纷出台了加字票、特种票、磁卡票、镀金票和丝绸站台票等。</h3><h3>请点击“▶”,看北京车站整点报时视频</h3> <h3>北京西站夜景</h3> <h3>各铁路局发行的站台票很美观,类似于旅游门券收藏。狭义的门票收藏只是风景区、博物馆、公园、展览馆、寺庙、游乐场等等的门票,广义的门票收藏包括站台票、电影票、观摩券等等。</h3> <h3>中国铁路站台票收藏兴起于1993年,铁路站台票是有收藏价值的,一张看似普通的站台票其实它集收藏、文化、历史、艺术、摄影、纪念、教育、研究、投资的精髓。</h3> <h3>中国铁路站台票画面内容大致分为十几种:</h3><h3>自然风光</h3><h3>名胜古迹</h3><h3>历史名人</h3><h3>爱国主义</h3><h3>观赏陈设</h3><h3>历史建筑</h3><h3>文体明星</h3><h3>广告艺术</h3><h3>花鸟鱼虫</h3><h3>人物写实</h3><h3>文化景观</h3><h3>摄影艺术</h3><h3>工艺美术</h3><h3>十二生肖</h3><h3>历史事件等等票面</h3><h3>中国铁路站台票具有收藏价值和研究历史的价值,目前已经发行12000余种,除上述品种外还有特殊材质票、异形票、加字票、烫金票、改变票、连体票和纪念册票等等。</h3> <h3>北京站发行的金属站台年票</h3> <h3>上海站发行的纪念站台票</h3> <p>1935年6月1日,陇海铁路潼(关)西(安)段修通,在西安举行通车典礼,车站定名为“西安车站”,为一等站。</p><p>1937年,西安车站更名为长安站。</p><p>1952年1月1日,西安站名称恢复。</p><p>1984年6月,西安车站改建工程开工。</p><p>1985年12月,车站改建第一期工程主楼竣工。</p><p>1988年8月1日,西安站由一等客运站升格为特等客运站,车站客运西配楼竣工并投入使用。</p><p>1990年10月1日,西安站东配楼售票厅和办公楼交付使用。至此,为期6年的改建工程完成。</p><p>1996年8月23日,车站售票开始实行微机售票,实现了车站售票工作的历史性改革。</p><p>2005年,经原铁道部批准,将原郑州铁路局下辖的原西安铁路分局和原安康铁路分局合并,成立原西安铁路局,车站改隶至原西安铁路局。</p> <h3>文革时期的西安车站。</h3> <h3>西安站位于中国陕西省西安市,是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管辖的客运特等站,是西安铁路枢纽的三大火车站之一。</h3><h3>截至2018年2月,西安站建筑面积为32982平方米,有效候车面积为7000平方米,站台线路规模为5台9线。</h3> <h3>西安站主要过路及始发线路:</h3><h3>陇海铁路、西康铁路、宁西铁路、侯西铁路、包西铁路</h3> <h3>以下展示的均为西安车站站台票</h3> <h3>80年代末期站台票涨价2角。</h3> <p>84年9月西安站发行的《庆祝国庆35周年》站台票,各枚均售价1角。(4枚全)</p> <h3>背面有列车时刻表。</h3> <p>《庆祝国庆五十周年》(5枚全)</p> <h3>《澳门回归》</h3> <p class="ql-block">《西铁分局安全生产1000天》(4枚全)</p> <p>《西铁分局安全生产2000天》(缺6-6)</p> <h3>《西铁分局安全生产2500天》</h3> <h3>《庆祝西安铁路局成立》</h3> <h3>西安车站</h3> <p class="ql-block">《宁西线车站》(4枚全)</p> <p>余涛作《四季屏》(4枚全)</p> <p>余涛作《四条屏》(4枚全)</p> <p>尚申三作《四季屏》(4枚全)</p> <p>尚申三作《塞上江南》(6枚全)</p> <p class="ql-block">临潼阮班超作品《虎》(缺8-8)</p> <p>尚申三作品《马》(4枚全)</p> <h3>杜成义作品《国画花鸟》</h3> <p class="ql-block">孙光作品《金陵十二钗》(12枚全)</p> <p>国画中堂(缺8-1、3、5、7)</p> <p class="ql-block">高民权作品《国画山水》(10枚全)</p> <p class="ql-block">郑文华摄影作品《西安城墙》(12枚全)</p> <p>李春兰摄影作品《雁塔新姿》(雁北广场喷泉)(2枚全)</p> <h3>《延安风光》</h3> <h3>《华山》</h3> <p class="ql-block">《壶口瀑布》(咸阳站未使用票10枚全)</p> <p class="ql-block">实用票</p> <h3>风光</h3> <p class="ql-block">秦始皇陵铜车马</p> <h3>风光</h3> <h3>苗源摄影作品《花卉》</h3> <p>《莲》(缺4-2、3)</p> <h3>《月季》</h3> <p>郑文华作品《金鱼》(4枚全)</p> <p>高国华作品《金鱼》(4枚全)</p> <p class="ql-block">名家书法作品选(未使用票8枚全)</p> <p class="ql-block">茹桂书法作品选(未使用票8枚全)</p> <p class="ql-block">扇面作品(未使用票8枚全)</p> <p class="ql-block">篆刻《终南印社刻陕西名胜》(未使用票8枚全)</p> <p class="ql-block">扇面作品(未使用6枚全)</p> <p class="ql-block">扇面作品(实用票缺6-1、2、3、5)</p> <p>李春兰摄影作品《陕北采风》(缺8-1、2、4、8)</p> <p>李春兰摄影作品《日子》(5枚全)</p> <h3>李春兰摄影作品《鹤》</h3> <p>《永泰公主墓壁画》(4枚全)</p> <p>《章怀太子墓壁画》(1枚全)</p> <p class="ql-block">《陶俑》(缺12-2、9)</p> <p class="ql-block">《法门寺出土金银器》(缺12-11、12)</p> <p>《昭陵六骏图》(缺6-1、2)</p> <h3>《古瓷器》</h3> <h3>《青铜器系列》</h3> <h3>《世界文化遗产》</h3> <h3>《世界文化遗产》</h3> <h3>《世界文化遗产》</h3> <h3>《中国风景名胜》</h3> <h3>《中国传统建筑》</h3> <h3>《四城会》</h3> <p class="ql-block">广告</p> <h3>广告</h3> <p class="ql-block">广告</p> <p class="ql-block">广告《荣和陶瓷》(这枚站台票存世量较少)</p> <p class="ql-block">随着铁路网络越织越密,国内许多城市开通了高铁、动车,特别是实行了火车票实名制后,2014年3月27日起北京站和北京西站“为保障铁路客运的秩序和安全”而停售站台票,其后多数铁路客运站陆续停止发售站台票。至此,延续了100多年的站台票在我国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p><p class="ql-block">请点击“▶”,看高铁列车进站视频。</p> <p class="ql-block">劳劳亭--〔唐〕李白</p><p class="ql-block">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p><p class="ql-block">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p><p class="ql-block">曾经在车站站台上演过多少离情别绪、悲欢离合的场面。如今在加快了的生活节奏下,没有了站台票,站台不再是离别的场地。撤去这情感得以宣泄的舞台,以往站台上告别的一幕幕景象都成为绝唱。</p><p class="ql-block">请点击“▶”,看影视作品中“站台离别”视频。</p> <p class="ql-block">《别》——顾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春天,</p><p class="ql-block">你把手帕轻挥,</p><p class="ql-block">是让我远去,</p><p class="ql-block">还是马上返回?</p><p class="ql-block">不,什么也不是,</p><p class="ql-block">什么也不因为,</p><p class="ql-block">就像水中的落花,</p><p class="ql-block">就像花上的露水……</p><p class="ql-block">只有影子懂得,</p><p class="ql-block">只有风能体会,</p><p class="ql-block">只有叹息惊起的彩蝶,</p><p class="ql-block">还在心花中纷飞……</p> <h3>命运让我们相识相知,</h3><h3>生活又使我们相分相离,</h3><h3>就像月亮和星星,</h3><h3>遥远而又永在一起。</h3><h3>风起,是我绵绵的牵挂;</h3><h3>云涌,是我的柔柔的思念;</h3><h3>雨来,是我细细的倾诉;</h3><h3>阳光,是我暖暖的微笑!</h3> <h3>人生路漫漫,你我相遇又分别。</h3><h3>相聚总是短暂,分别却是长久,</h3><h3>唯愿彼此的心儿能紧紧相随。</h3> <h3>离情愁苦是因为相聚欢乐,</h3><h3>假如重逢有加倍的欢乐,</h3><h3>那么,</h3><h3>我宁愿承受更大的愁苦。</h3> <h3>明晨行别,但愿</h3><h3>云彩,艳阳一直陪伴你走到远远的天涯;</h3><h3>鲜花,绿草相随你铺展远远的前程。</h3> <p class="ql-block">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离绪千种,期待着下一次重逢。 当你踏上月台从此一个人走,你知道我好担心,心中纵有千言万语,却只能对你深深地凝视。</p> <p class="ql-block">不论经历多少岁月,</p><p class="ql-block">不论走过多远路途,</p><p class="ql-block">我都深深怀念那条路,</p><p class="ql-block">它曾经引导我与你相遇。</p> <p>附西安铁路局彩图站台票目录(待补):</p><p>编号 名称 (发行/使用时间) 枚/套</p><p>无 《国庆35周年》 1985.9 4</p><p>无 《永泰公主墓壁画》 1999 4</p><p>无 《章怀太子墓壁画》 2010 1</p><p>无 《陶俑》 2002 12</p><p>无 《法门寺出土金银器》 2002 12</p><p>无 《武汉长江大桥》 不详 1</p><p>无 《荣和陶瓷》 1993.6 1</p><p>无 《西安火车站广场》 1993 1</p><p>无 《西安火车站广场夜景》 不详 1</p><p>无 《华清池》 1994 1</p><p>无 《铜车马》 1996 1</p><p>无 《青铜器系列》 2004 12</p><p>无 《华山》 1999 2</p><p>无 《西安钟楼》 1994 1</p><p>无 《延安宝塔山》 1997 1</p><p>无 《延安风光》 2006 3?</p><p>无 《广告·利君沙》 2005 1</p><p>无 《广告·红旗轿车》 1999 1</p><p>无 《铁通陕西分公司》 2001 1</p><p>无 《西宝直达特快》 不详 1</p><p>无 西铁分局安全生产1000天 1999年 4</p><p>无 余涛《四季屏》 2001 4</p><p>无 余涛《四条屏》 不详 4</p><p>无 尚申三《六骏图》 1997 1</p><p>无 尚申三《四季屏》 2008 4</p><p>无 尚申三《马》 1998 4</p><p>无 孙光《金陵十二钗》 2003 12</p><p>无 《山水中堂》 1999 8</p><p>无 苗源《花卉》 2001 4</p><p>无 杜成义《花鸟》 2006 2?</p><p>无 李春兰《鹤》 2006- 4?</p><p>无 杜宝同《西安铁路局成立》 2006 1</p><p>无 《宁西线车站》 2006 4?</p><p>无 杜宝同《宝兰二期宝天线通车》2006 1</p><p>无 《黄河·壶口》(咸阳站) 2006 2</p><p><br></p><p>编号 名称 枚/套</p><p>XT特纪99-1 《四城会》 1</p><p>XT特纪99-2 《国庆50周年》 5</p><p>XT特纪99-3 《澳门回归》 1</p><p>2000G 高国华《金鱼》 4</p><p>XT纪2001-1 《建党八十周年》 1</p><p>XT纪2001-2《西铁分局安全生产2000天》 6</p><p>2001L 李春兰《日子》 5</p><p>2001M 高民权《山水》 10</p><p>2001Z 郑文华《金鱼》 4</p><p>XT2002-1 尚申三《草原姐妹》 6</p><p>XT2002-2 阮班超《虎》 8</p><p>XT2002-3 《书法》 8</p><p>XT2002-5 《扇面书法》 6</p><p>XT2002-6 郑文华《西安城墙》 12</p><p>XT纪2003-1《西铁分局安全生产2500天》 1</p><p>XT2003-2 《书法》 8</p><p>XT2003-3 《荷》 4</p><p>XT2003-5 《第八届中国戏剧节》 1</p><p>XT2004-2 《篆刻》 8</p><p>XT2004-4 李春兰《陕北采风》 8</p><p>XT2004-5 《诚信广告》 3</p><p>XT2004-7 李春兰《雁塔新姿》 2</p><p>XT2005-1 《昭陵六骏》 6</p><p>P1-2006-1 《世界文化遗产》 60</p><p>P3-2007-1 《世界文化遗产》 50</p><p>R5-2008-1 《古代瓷器》 50</p><p>P8-2010-2 《中国传统建筑》 6</p><p>P8-2010-4 《中国花卉》 6</p><p>P9-2011-1 《中国风景名胜》 6</p><p>P9-2011-3 《中国园林》 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