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线(9)彭里斯Penrith~格伦布鲁克Glenbrook

鹩哥

<p class="ql-block">  “大西线”走到彭里斯,既是我们此行计划的行程已经过半,也是西悉尼地区议会与新州相关部门规划的65公里相对平缓的“大西线GWW”的终点站。而从第9段开始,我们就要进入连绵起伏的蓝山了。1813年5月,布莱克斯兰、劳森和温特沃斯带着一名土著人向导和三个随从,也是从彭里斯出发穿越崇山峻岭的蓝山,发现内陆平原,迎来了澳洲第一个大发展、大建设高潮。当我们准备探寻他们的足迹时,“秋老虎”出来捣乱了,上个周末居然出现37C°的高温天气,我们只好暂停;紧接着这个星期秋雨连绵,天气多变,连天气预报都一天三变没有个准,除了周六基本保持没雨,周日一会儿显示有雨,一会儿又显示阴天,经过商量我们第9段改为周六(22日)进行。</p><p class="ql-block"> 早晨8:48时,我们在蓝山脚下的鸸鹋平原Emu Plains火车站汇合并举行了“开学礼”后就奔向蓝山。</p><p class="ql-block"> Emu Plains火车站建于1883年,是悉尼最西边的火车站,车站为两层建筑,配有都铎王朝风格的烟囱,因此被列入当地政府历史遗产名录。鸸鹋平原位于蓝山的边缘,鸸鹋,是现存世上第二大的鸟类,仅次于鸵鸟。因为只生活在澳大利亚,又名澳大利亚鸵鸟,是澳大利亚国徽上的动物之一。1790年8月沃特金·坦奇带领勘测队来到这里看到了鸸鹋,麦考瑞总督后来将此地命名为“鸸鹋平原”。</p> <p class="ql-block">  澳洲国徽(上图;下图为1908~1912年早期版本)由代表联邦六个州的盾牌为中心,左右两侧各有澳洲独有的袋鼠和鸸鹋站在桉树枝上,背后衬托著澳大利亚的国花——金合欢,盾牌上方是联邦七角星。</p> <p class="ql-block">👇附“澳洲鸵鸟”------鸸鹋Emu ,鸸鹋一般成双成对在一起,当雌鸸鹋发情时会发出打雷一样的叫声,而雄鸸鹋则扑打翅膀🙏</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火车站出来沿着大西部公路Great Western Hwy向南行走了10分钟到狮子公园Lions Park,这个公园有多个椭圆形跑道、网球场、社区中心、烧烤设备、儿童游乐场组成,以及有花园和围栏的“鸸鹋平原战争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  然后经Short Street街道、建于1848年的鸸鹋平原圣公会教堂和“鸸鹋平原公墓Emu Plains General Cemetery”,从蓝山脚下的“背包高架桥步道(停车场)Knapsack Viaduct Trailhead”进入蓝山“背包保护区Knapsack Reserve”。</p> <p class="ql-block">  我们顺着山坡道抵达玛吉斯瞭望台Marges Lookout,从观景台回望、远眺不久前走过的风景如画的尼皮恩河和彭里斯湖、悉尼国际帆船中心,以及美丽的彭里斯市、帕拉玛塔市城市风光。</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来到澳大利亚大陆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被列为文化遗产和被授予“历史工程标记”的伦诺克斯桥Lennox Bridge。</p><p class="ql-block"> 1832年,时任新州桥梁测量总长、督察长的托马斯•米切尔少校Thomas Mitchell 邀请刚抵达悉尼不久的伦诺克斯担任正在建设的大西部路的副督察长,并承担规划和组织建设横跨米切尔斯山口Mitchells Pass最陡峭部分源头的布鲁克赛德河(Brookside Creek,也称为拉普斯通河)的桥梁工程。伦诺克斯挑选了 20 名经验丰富的囚犯在河边开了一个采石场,仅用了10个月时间就建成了这座单拱桥。石拱桥跨度6 米,高出水面 9 米,桥面宽度 9 米,桥梁车道总长度接近 14 米。拱门南侧有一块拱顶石,上面刻有这座桥的设计者、来自苏格兰的石匠 “大卫•伦诺克斯”的名字,北侧则刻有建成年份的“公元1833年”。 这个山口和石拱桥也分别用米切尔和伦诺克斯的名字命名。大桥竣工后,伦诺克斯还亲自为其中8名囚犯申请减免刑期。伦诺克斯桥在1976年曾进行维修,是近100年来一直通往蓝山的主要路线,非常值得一游。【注:澳大利亚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1823年建于塔斯马尼亚的里奇蒙桥Richmond Bridge。可参阅<a href="https://www.meipian.cn/4xyacncf"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塔斯马尼亚自驾游(九)• 霍巴特</a>】</p> <p class="ql-block">👇 米切尔斯山口与伦诺克斯桥的纪念牌匾</p> <p class="ql-block">  游览了迷人的伦诺克斯桥后,我们继续前往探索坐落在背包峡谷Knapsack Gully的令人震撼、雄伟壮观的“背包砂岩高架桥Knapsack Bridge”。途中经过悬崖边的伊丽莎白瞭望台Elizabeth Lookout,又再次俯瞰尼皮恩河畔和远处的城市美景。</p> <p class="ql-block">👇瞧这一家子☝️</p> <p class="ql-block">  背包砂岩高架桥建于1863 ~1865 年,横跨深邃的背包峡,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高架桥,长118米,高36米,有五个16米跨度和两个6米跨度桥拱。这座桥结构庞大,完全由当地采石场的砂岩建成,原先作为“拉普斯通之字形铁路Lapstone Zig Zag”配套工程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铁路桥,当</span>“之字形铁路”关闭后,这座高架桥改成公路桥,一直是大西部公路的一部分;1993 年大西部高速公路( M4 )建成后,这座高架桥于1995年转为向公众开放,成为当地步行道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拉普斯通之字形步道的阶梯步道下到桥底,并且跨过小溪、岩石和丛林,登上背包砂岩高架桥的另一端,然后继续沿着山坡继续前往登上刚升级改造、加装了安全围栏的悬空的“顶峰瞭望台Top Points Lookout”,并且在这里午餐和小憩,在这里俯视、欣赏高架桥和铁路、高速公路、尤其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蓝山</span>的迷人、壮丽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  稍事休息后,我们继续沿着步道游览“拉普斯通之字形铁路”和卢卡斯维尔车站的遗迹。拉普斯通之字形Lapstone Zig Zag 铁路建于1863年至 1865 年间,目的是克服蓝山东侧难以逾越的攀爬障碍,它与“背包砂岩高架桥” 由新南威尔士州政府铁路公司主管工程师约翰·惠顿John Whitton设计,由威廉·沃特金斯William Watkins建造,它是第一条通往蓝山的铁路线(注:蓝山铁路在格伦布鲁克段后来还改了两次线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在干线铁路上建造和运用的完整之字形结构,1867年正式开放,1892年关闭。1869年,之字形结构在蓝山西侧克拉伦斯和利斯戈之间更为著名的之字形铁路上得到了复制【可参阅<a href="https://www.meipian.cn/4k0635s6"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 background-color:rgb(255, 255, 255);">战地黄花分外香​ ----利斯戈“之字形铁路”、防空站、兵工厂(博物馆)游记</a>】。 “拉普斯通”这个名字来自“该地区许多被水磨过的石头”,这些石头类似于鞋匠做鞋时使用的磨石。</p> <p class="ql-block">  然后,我们经过一个小村庄和“格伦布鲁克皇家空军基地RAAF Base Glenbrook”,该基地是澳大利亚皇家空军总部空军司令部的所在地,这个基地只有一个直升机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该基地的人员曾经负责监督、管理在废弃的格伦布鲁克铁路隧道中储存芥子气。</p> <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地下通道越过“大西线高速公路Great Western Hwy”后进入拉普斯通保护区,走了一小段路,跨过一条小溪不久就抵达了“格伦布鲁克隧道(又称‘拉普斯通山隧道’东出入口)Lapstone Hill Tunnel (Eastern Portal)”。蓝山铁路于1892年废弃“Lapstone Zig Zag之字形”线路后,就改为格伦布鲁克隧道铁路线。但是,这条隧道对于蒸汽机车来说太难了,由于坡度陡峭、渗水使铁轨保持潮湿导致打滑、通风不良等,1913年,蓝山铁路在格伦布鲁克再次改道,现在是通过格伦布鲁克峡谷绕行,该隧道关闭,并被失业的建筑人员租用于种植蘑菇的农场。1942年,“二战”期间,澳大利亚皇家空军(RAAF) 征用该隧道作为储存芥子气的化学武器仓库,以防日本可能发动的化学武器袭击。2011年8月5日,格伦布鲁克铁路和二战芥子气储存隧道于被列入新州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跨过勘探者路Explains Rd继续前往布拉夫保护区Bluff Reserve,先后抵达格伦布鲁克峡谷悬崖的拉普斯通缆车瞭望台Lapstone Tramway Lookout、罗斯瞭望台Ross Lookout、林赛座席瞭望台Lindsays Seat Lookout、查默斯瞭望台Chalmers Lookout,探索山林和欣赏格伦布鲁克峡谷的靓丽景色,其中后面3个观景台是纪念为社区作出贡献的当地知名人士命名的。</p><p class="ql-block"> 拉普斯通缆车瞭望台这个非正式的无围栏观景点,在瞭望台的悬崖底下就是现在第三次改道后绕行格伦布鲁克峡谷的蓝山铁路线,在这里既可以俯视穿行在深邃峡谷之中列车奔驰轰鸣的壮观奇景,又是欣赏尼皮恩河以及坎伯兰平原壮丽美景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  弗雷德里克•罗斯 Frederick Ross对当地社区作出巨大的贡献被人们纪念。罗斯瞭望台共有两层,下层装设了护栏。</p> <p class="ql-block">  林赛瞭望台与查默斯瞭望台相邻。诺曼•阿尔弗雷德•林赛 Norman Alfred Lindsay(1879-1969)是澳大利亚著名的画家、作家和艺术家,因创作儿童文学的经典作品《魔法布丁》而闻名。 </p><p class="ql-block"> 汤姆•查默斯则是当地 RFS 的消防员,他在 20 世纪 60 年代的一场丛林大火中丧生。</p> <p class="ql-block">  下午2:30时,我们顺利完成了16公里徒步,抵达格伦布鲁克火车站乘上列车踏上归程。</p> <p class="ql-block">🤝感谢一路同行的群友和分享的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