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先前到过一次灵山,是在灵山的望仙谷,闻唐代杜光庭《洞天福地记》将灵山列为道教第三十三福地,灵应逍遥之地,次日便想登上灵山的石人宫看看,偏逢大雨,半途而疾。石人宫为建在灵山石人峰上的一座道观,历史可以追溯至东晋太和年间,相传东汉时灵山道教始祖胡昭曾隐居于此地,石人峰系灵山七十二峰之一,因顶上巨石似人形而命名,不知何原因,1965年被炸毁。</p> <p class="ql-block"> 灵山,夹峙在龟峰、三清山、龙虎山、武夷山四大名山中间,四者均为5A级国家风景名胜区,掩盖了灵山的光芒,灵山仅仅4A,然山势风光、人文景观并不输于四大名山,灵山也叫灵鹫山,被当地志记为“信之圣山”,上饶人的“母亲山”。</p> <p class="ql-block"> 在户外徒步人的眼中,灵山是一座必打卡的众山之一,充斥着各种刺激和未知,所以许多人都到过灵山,本次行程,灵山并不在我的安排之内,由于同行者的建议,临时改变线路,以一个旅行者的身份,乘索道登上了灵山,所行线路均在灵山主景区范围之内。</p> <p class="ql-block"> 灵山,属怀玉山脉的重要支脉,由于地壳运动,火山活动,长期的风化侵蚀,形成以花岗岩为主体的庞大山体,是世界罕见的环状花岗岩峰林地貌,是国内无双的造型石地貌,石蛋,叠岩,洞穴无处不在,灵山七十二峰,峰峰皆石,整座山山形如骏马奔腾,亦如龙脊盘踞于野。</p> <p class="ql-block"> “远看大石头,近看石头大,石头真是大,真是大石头。”,这首打油诗是灵山最质朴的诠释,灵山的灵魂尽在这一堆的石头之中,灵山七十二峰,海拔最高天梯峰1497米,又何止上百个景点,都是人类对一堆石头的无尽想象,譬如是“雄霸天下”、“万佛朝宗”、“猴王出山”、“中华龙脊”、“龟蛇合体”、“雀兔之恋”……</p> <p class="ql-block"> 站在灵山山脚,我只感受到了灵山的高大,其他的与一座普通山川无异,当索道将我送上1200米的云上栈道,所有的石头在我的眼前,在他人的背后,绽放着大美的光芒。除了生活的地方,大部分人的一生,也只会一次两次踏足同一座异域山峦,过去时间太久,同行人的记忆,还停留在灵山这条8.5公里长度的“天空之路”与山脚通往顶峰的石道上。</p> <p class="ql-block"> 离开索道站,登“天空之路”还是需要一定体力的,象似在重走一条高考之路,985与211栈道同样困难,我走的是985之路,一步一步,1663个台阶,都是身体能量的不断消耗,这不足以让我心生后悔,迎面而来的,是对一座山的惊叹,与一块石头姿态的美好,我的目光被感染,我的步伐被下一块新奇拽着行走。</p> <p class="ql-block"> 象似在观看一部影片,象似走进了一个神话世界,石头,就是一块石头,把自己伪装成人的形象、一只猴的形象、鱼的形象,甚至是佛的境界,万千佛像,我有过一丝闪念,要将这些伪装撕下来,或像似一种怜惜,捧在手心抚摸的渴望,只是,它就站在那里,亿万年高高在上的模样,遥不可及。</p> <p class="ql-block"> “雄霸天下”也叫华表峰,是灵山的一个标志性景观,华表峰将一块石头的倔强体现的淋漓尽致,许多出名的景区也有象这样的石柱,只在于不同的高度,无一例外都会成就不小的名气,“雄霸天下”并不是一块单体石头,而是一块花岗岩巨石肩扛着另一块花岗岩巨石的壮举。</p> <p class="ql-block"> 观龙台,是我登顶的第一个高峰,海拔高度在1380米之间,观景台是近年新建的,在一块悬崖孤石的背面,需要借助铁链的外力,观龙台玩的就是心跳与美景并存。东去是“中华龙脊”的雄壮,也是望仙谷石人宫的方向,我是第一次近距离窥见这样的石山连绵着石山,还腰缠着一团蒸腾的雾气。</p> <p class="ql-block"> “中华龙脊”被赞为华夏第一龙脊,也是辛弃疾所提的“万马回旋,众山欲东”之地,而“叠嶂西驰”便指这东台峰。东台峰是整个灵山的次高峰,海拔1474米,作为灵山的巅峰之作,是山石象形最为集中的地方。征服灵山,东台峰最适合安营扎寨,听风、观云、遥望日月星辰。</p> <p class="ql-block"> 灵山称云上栈道为“五行栈道”,诸多支线,在乱石之间穿梭盘曲,不知道为什么整个灵山单单罗列了七十二峰,一百零八个景观,每一块石头都是一个高度,每一块石头都是一道风景,我脚踩的木栈道之下,每一块石头都不应该成为垫脚石,它是山的灵魂,等着每一个人去倾听。</p> <p class="ql-block"> 从早上阴晴相间的天气,到下午的阴雨,这一天拍出来的质的,并不是灵山最美的一面,但这如诗如画的峰林,足够容在我内心陶醉,如果不是急于归往远方,我会放慢脚步,灵山之巅有许多地方值得细品,明朝宰相夏言说:“九华五老虚揽结,不及灵山秀色多”。</p> <p class="ql-block"> 对于灵山,许多人是心驰神往的,历代文人王安石、辛弃疾等对灵山多有赞美,唯独好山好水的徐霞客留下一辈子的遗憾,徐霞客在游记中写到:“初拟由广信北游灵山,且闻其地北山寺从林甚盛,欲往一观。因骤发脓疮,行动俱妨,以其为河口舟,遂倩之行”,徐霞客两过广信而未登顶大好灵山,确不如我辈之幸运。</p> <p class="ql-block"> 灵山,被誉为“天下第一灵山”,素以灵验著称,“灵山福地”、“望仙谷”之名便出于对神仙的敬仰与崇拜,“龙腾灵墟、凤飞于天”,灵山留有许多仙道传说,传统说法,有三十六观七十二庵的存在,其实,灵山的环境,每一处洞穴皆可为观、为寺,容纳一方干净的灵魂。</p> <p class="ql-block"> 道教文化没落,只可惜,灵山主景区的山巅并未留下可供参观的片瓦遗迹,仅一个圣母秘境的传说,仙人呆过的地方,毕竟太过陡峭,一般人无法企及,也未见历代摩崖石刻等胜迹,一切以石为主的自然风光,亿万年来,悬崖始终没有退让,但见深沟险壑,但见青松逐渐苍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地址:江西·上饶·灵山风景名胜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