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是奔着荻港"一元茶馆"去的。</p><p class="ql-block"> 茶馆不大 ,有点破旧 ,朴素得近乎简陋 。斑驳的墙上挂满各种奖状,名人题字 ,证书 和照片.有点不规范 ,但其中有一张"匠人匠心传承人"的证书尤为引人注目。老桌,老椅,老壶,老人 ,喝茶 ,聊天 ,市井情深,人间烟火,这里 不仅仅是小小的茶馆,更是一种老人们的情怀。</p><p class="ql-block"> 我在"一元茶馆"理了发 。 这是我出发前设计好的 ,理发地占据茶室三分之一不到,那推剪,那刮刀 ,那围布,那水桶,那转椅,应有尽有,有些凌乱的感觉 ,但一面大镜子明亮,舒畅 ,为我理发的是一位83岁老人, 也是这个茶室的主理,他讲话和风细雨特别热情特别耐心 ,他微微眯起眼睛,神情专注得如同一位正在雕琢美玉的工匠似的,用自己的方式诠释理发这门古老的艺术,理发,洗头,修剪 ,修面,擦香一气呵成,这里没有大推销办卡的声音,只有师付轻柔的理发声,我理着发,如同一股清流,滋润着我的 心灵 。</p><p class="ql-block"> 打从我心里没想叫潘平福老人称为老板,他从2012年开始当地茶客收一元(以前0.5元)游客5元能有什么利润 ,理发全套15元 ,像我再笨的人也能算出答案, 而且与他搭档的是一位76岁聋哑五保户,跟随他30多年,潘老从一个乡村理发师到现在,仍在平凡又动人的日常。如果没有生活的热爱与执着 ,如果没有"手头有活计,心头便踏实"的信念,只有内心秉持的道德光芒才会赋予粗笨傢具以灵气,才会使这个历史的皱后太细太密的小屋营造出格外美好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讲述着关于时间关于传承关于人情味的故事,我举起相机试图定格这份温情,</p><p class="ql-block"> 比起诗和远方 我是更喜欢市#气。更喜欢人间烟火气。</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