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翁的美篇

游翁

<p class="ql-block">读毛选四卷 品文化精粹</p><p class="ql-block">胡毅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打从一九六三年三月参军入伍我就向吴天祥学习,像他那样用雷锋的钉子精神学习钻研毛主席著作。一九六六年三月,我被调到团政治处当宣传干事,发给我一部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合订本,我把她视为精神食粮和思想武器。</p><p class="ql-block">六十年来,这部合订本不知道通读、 精读多少遍。当我发现毛主席在这些著作中引用了许多成语典故,而学懂这些成语典故,又能立马帮助我们理解毛主席著作的精神实质时,我又刻意去研读这些成语典故了。</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质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我更坚定了认真读毛选,品读成语典故的信心。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把通读毛选四卷和品读文化精粹巧妙地结合起来有这样两大好处:一是成语典故是浓缩的历史,浓缩的文化,它具有浓厚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奇葩,品读成语典故能使我们体悟历史,感受毛主席教导体现的历史文明。二是成语典故是语言的精华,它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富有说服力,品读它能使我们更加赞誉毛主席的语言艺术,理解毛泽东思想鲜活的灵魂。</p><p class="ql-block">据我统计毛选四卷共收集毛主席从土地革命到建国前夕的一百五十八篇文章,共引用成语典故二百条,其中第一卷五十三条,第二卷六十九条,第三卷四十五条。第四卷三十三条。这二百条成语典故,又分别出自七十一部名人巨著。其中引用十条以上的有四部,分别是{史记}十九条,{左传}十九条,{论语}十四条,{孟子}十四条。这七十一部巨著有七十部为古典。只有一部为近代鲁迅先生的一首诗。这是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的:“既然必须和新的群众时代相结合,就必须彻底解决个人和群众的关系问题。鲁迅的两句话横眉冷对</p><p class="ql-block">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应该成为我们的座右铭”。这条成语典故引自鲁迅先生的{自嘲}诗,“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毛主席引用这条成语典故,生动形象地教导我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p><p class="ql-block">对邪恶势力绝不屈服,对党、对国家、对人民要绝对忠诚。</p><p class="ql-block">实事求是,是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什么叫实事求是?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指出:“这种态度就是实事求是的态度。”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一语出于{汉书口河间献王传}</p><p class="ql-block">说的是西汉时期,景帝刘启的三儿子刘德被封为河间献王,刘德以爱好研究学问著称,他曾经阅读并研究过许多先秦时代的古书,掌握丰富的研究资料,认真从事学术研究和历史考证工作。他的这种认真负责,严肃刻苦的治学态度,受到世人称赞。因此班固在撰写{汉书}的时候,为刘德立了{河间献王传}。在传中颂扬他的治学态度为“修学好古,实事求是”。毛主席对“实事求是”做了科学的革命性的解释,把“实事求是”形象地比喻为“有的放矢”。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矢”。去射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的“的”。</p><p class="ql-block">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深入实际,了解事物的本来面目。不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不研究就可能乱发言。毛主席在{农村调查序言和跋}的一文中就连续引用“不求甚解”、“道听途说”、“一知半解”等成语典故教导我们做工作必须从实际出发,必须对工作对象做充分地调查研究。毛主席指出“现在我们很多同志,还保存这一种粗枝大叶、不求甚解的作风,甚至全然不了解下情,却在那里担负指导工作,这是异常危险的现象”。“不求甚解”一语出于晋朝诗人陶潜的{五柳先生传}。陶潜,名渊明,号五柳先生,传的开头有:“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意思是说这位先生很喜欢读书,但不求过于深入的去理解问题,了解大意就够了,每当有了新的体会,就高兴的连吃饭都忘记了,后来人们把“不求甚解”用来说明对问题和事物不做深入细微的了解,马虎从事的一种态度。毛主席在这里教导我们,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做任何工作都必须从实际出发,都必须从调查研究中得来的真实材料中发现内在的本质和规律性,以达到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的目的。</p><p class="ql-block">坚持实事求是,就要清醒的认识和正确的把握我们的基本国情。毛主席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中连接用了“哗众取宠”,“华而不实”,“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想当然”等成语典故,深刻批判了主观主义的工作作风。毛主席指出,“确实的现在我们队伍中确有许多同志被这种作风带坏了,对于国内外、省内外、县内外、区内外的具体情况,不愿做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和研究,仅仅根据一知半解,根据想当然,就在那里发号施令,这种主观主义的作风,不是还在许多同志中间存在吗?”“想当然”一语出于{后汉书口孔融传}中的一个典故。“初”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不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自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意思是说,三国的时候,有一次曹操攻打袁绍,克邺城,于是把袁绍的儿媳甄氏抢来做自己儿子曹丕的媳妇。孔融看到这种情况,极为不满,但写信给曹操,在信中,他杜撰了一节武王伐纣时抢妲己给周公做媳妇的故事,以劝阻曹操。可是曹操不领悟,並问孔融,这段故事出于何典籍。孔融回答说:我看到现今的情况,故事只是自己想象而已。后来人们把没有实事根据,仅凭自己主观想象来处理问题称作“想当然”。毛主席用这个典故深刻揭示了那种不从实际出发,不搞调查研究这种主观主义作风的本质。教导我们必须抛弃想当然的恶劣作风,清醒认识和正确把握基本国情,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好各项工作。 </p><p class="ql-block">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坚持为人民利益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共产党之所以伟大光荣正确,坚持真理,坚持党的领导下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才使得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毛主席在{论联合政府}一文中指出:“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坚持真理,因为任何真理都是符合人民利益的,共产党人必须随时准备修正错误,因为任何错误都是不符合人民利益的”。毛主席紧接着连续引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等成语典故来说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道理。毛主席说“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侵蚀。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或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方法。“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一语出自{吕氏春秋口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蝼亦作蠹),意思是说:流水之所以不腐。门轴之所以不被虫子蛀蚀,是因为它们经常流动或转动。后来人们经常用这句话来比喻运动着的东西不易受到外物的侵蚀。毛主席引用这个典故教导我们,要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克服缺点和错误,才能坚持真理,修正错误。</p><p class="ql-block">要坚持实事求是,就要不断推进在实践检验基础之上的理论创新。毛主席在{实践论}一文中指出,“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而证实真理和发展真理”。坚持实事求是永远在路上,创新发展真理永远无止境。这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教导全党同志的: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只要我们善于聆听时代的声音,善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是能够展现出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p><p class="ql-block">习近平总书记在毛泽东诞辰一百二十周年座谈会上讲话指出:“在为中国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一生中,毛泽东同志表现出一个伟大的革命领袖高瞻远瞩的政治远见,坚定不移的革命信念,勇于开拓的非凡魄力,炉火纯青的斗争艺术,杰出高超的领导才能,他思想博大深邃,胸怀坦荡宽广,文韬武略兼备,领导艺术高超,心系人民群众,终身艰苦奋斗,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了不朽功勋”。</p><p class="ql-block">在通读毛选四卷,品读文化精粹的学习实践过程中,我明白了毛泽东思想的精髓,领悟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使我对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和伟人毛泽东的认识和理解,提升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毛泽东同志的崇高评价上了。</p><p class="ql-block">(原载{河南工商行政管理}二0一七年第八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