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暮色四合,晚餐时光。我缷下沾着油污的围裙,端上最后一道菜,唤着孙孩们吃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津津有味的吃着,不时聊着学校的趣事,有时会说:等妈妈回来一起吃吧。小小的心灵,总是盼着归家的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真的,在校一天的学习,精神和体力已经疲惫,这个点是嗷嗷待哺的时候了,我催促孩子们趁热赶紧吃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楼道里不时传来的脚步声,兄妹俩的嬉笑声会不约而同戛然而止,支起耳朵仔细聆听。他俩在猜测,那是不是妈妈的脚步声。多次的否认终于等到肯定。大宝说:“这是妈妈的脚步声”,我问大宝,你是怎么辨识的?他说:“妈妈走得比较急促”。我突然眼眶一热,一种血脉的情感油然而生。回家那匆忙的脚步声是无言的牵挂,孩子们的倾听是一种期盼的心灵感应。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是孩子们最熟悉的声音。 哒,哒,哒,鞋跟敲击台阶,像击鼓传花,震动了孩子们的心灵。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娃的妈真的下班回来了。携着一阵凉风进了家门。我看到了女儿充满疲惫的神情,踏入家门时的那份宁静。她的身上沾着雨水,发梢被风吹得支楞起来,肩上的包还没来得及放下,匆匆换鞋,急急穿上居家服。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此时,我看到一个中年女性的背影,映射出工作与家庭的双重压力。白天是职场上的女性,夜晚是温柔的母亲。我在想,如果我不帮忙,女儿回家还得马上沉浸在厨房,在烟火中转换角色,心急火燎的为孩子们投喂食物。一头挑起职场上的工作,另一头挑起家庭的重担,做母亲的不易,只有深耕才能感知。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转身把凉透的菜端回厨房再热一遍。窗外已是万家灯火,风吹着树叶沙沙作响。落叶轻轻的弹落,覆盖在那些被等待熨烫过的时光上。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想起30年前我也是这样在职场和家庭切换角色,在家守着灶台,等待放学归来的女儿,她总是书包一甩,凑进餐桌。。。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30年后的今天,我和她的孩子们在等待,等的不再是学生时的女儿,而是双肩背里的电脑,满满的工作状态。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夜深了,安抚好孩子睡下,女儿又在台灯下继续工作,又不时掖一下孩子们的被角。我看着女儿指关节变得质感,那是长期敲击电脑的结果。她的手拂过孩子们额头,恰似三月的柳絮,温柔又轻盈,带着护手霜淡淡的清香,孩子们安然进入了梦乡。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3.23.</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