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的三八节,我这样过节,——游雁荡山。</p><p class="ql-block"> 3月7日晨,我与周玉曼随马鞍山旅行社开启雁荡之旅。</p> <p class="ql-block"> 雁荡山开凿始于南北朝,兴于唐,盛于宋,文化底蕴丰厚。南梁昭明太子在芙蓉峰下建寺造塔,为雁荡山开山之始。历代文人墨客纷至沓来,谢灵运、贯休、沈括、徐霞客、康有为、张大千、沙孟海、潘天寿、郁达夫、郭沫若、邓拓、舒婷等都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和墨迹。雁荡山也是林散之一心向往的名山,他有南游计划,只因抗战爆发,计划泡汤,成为终身遗憾 。 雁荡山的奇特景观,给诗人、画家、文人学士以强烈的美感和震撼。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两次雁荡之游,写了共七千字的前后《游雁荡山日记》,对雁荡山奇伟壮丽的景观,作了刻画。他冒着葬身岩壑的危险,攀登百岗尖,“梯穷济以木,木穷济以梯,梯木俱穷,则引绳揉树”。国画大师张大千于一九三七年的春天,结伴来游雁荡,绘制了《大龙湫图》和《西石粱瀑布图》。现代著名山水画大师黄宾虹生平喜作雨雾中的山及晨昏暮色中的山,他的雁荡山作品有《灵岩图》、《仰天窝图》、《西石梁图》、《大龙湫图》、《三折瀑》、《雁荡龙湫实景》等。国画大师潘天寿一生与雁荡山结缘,作有 《雁荡山花图》等多副作品。曾在雁荡山写生时写道:“一夜黄梅雨后时,峰青云白更多姿。万条飞瀑千条涧,此是雁山第一奇。”所以,雁荡山也成为我十分向往的名山。</p> <p class="ql-block">大巴车经过一天十个多小时的行驶,晚6时,我们终于来到了世界地质公园、国家五A级景区雁荡山。 导游带我们披晚霞,走西门岛红树林滩涂栈道,全国首个国家级海洋生态保护区和全国纬度最北的红树林群落及多种鸟类为主体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在这里,我们知道雁荡山是全国唯一的海上仙山,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东南第一山”之誉。它靠海边,有东西南北中雁荡。雁荡山的名字来源于古有燕子在山顶荡来荡去。我们徜徉在海边湿地栈道,看着已扎根的大片红树林,看了展览,自我科普,放飞心情。</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住在山下雁荡小镇,这个小镇很繁华,比我们安徽的九华街、黄山的汤口镇要大。晚上华灯齐放。我们下榻在一家民宿小酒店。</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我们乘车去雁荡山景区,我们终于看到了那非同寻常的从火山中涌出的黛色的苍茫的壮观的一座座山体。与黄山有点相似,但又有所不同。张大千曾说地过:“我断定雁荡山在几千万年至一亿多年前是火山地带,后来沉没海中,岩石受到海水的侵蚀;再后来逐渐露出海面;再后来,又遇到冰河期,遭到冰川、洪水的侵袭,岩石又进一步崩解和剥蚀,于是形成今日雁荡山奇丽怪特的山貌。”我从小人书上也得到了验证,考古学家们也认为雁荡山是座古代的火山。受板块运动的挤压抬出水面。</p> <p class="ql-block">我们首先来到了灵峰景区,“钟鼓齐鸣”石刻位于雁荡山灵岩景区,在景区大门前的钟山与鼓山之间,是上海朱文龙等六位文人于1912年应景题写的。其中“钟山”指左侧雄伟的山峰,“鼓山”为右侧平缓的山体,合称“钟鼓齐鸣”,寓意“晨钟暮鼓”的佛教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雁山诸峰,芙蓉插天,片片扑人眉宇。” 在灵峰景区内,我们体验到了徐霞客笔下所描写的层峦叠嶂,奇峰环绕,千形万状,美不胜收。我们钻了灵峰古洞。洞外有12属相动物雕刻,栩栩如生,很有趣。合掌峰是雁荡山的标致性景观。峰内的观音洞建有九叠危楼,建筑极具匠心,与天然洞穴融为一体,为雁荡山第一洞天。观音洞隐于合掌峰中,洞高113米,深76米,宽14米,洞中累有九层楼阁。观音洞为雁荡山第一洞天,经年香烟缭绕。我在这里看到了邓柘的题词。合掌峰下有一展馆“林曦明艺术馆”。入门时,我看到了林曦明题的对联,一定是个很有影响力的名人。现林风眠有一定的关系。后查到:林曦明曾与林风眠在上海中国画院共事期间,保持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1。林风眠作为艺术界的泰斗,对林曦明的艺术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在技法</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来到灵岩景区。在路上,我看到一个不起眼的小广场上面有一幅古人雕像,大家都不太在意,我一人往跟前跑去,我想它会不会是徐霞客,一看碑文,果然是,我高兴坏了!我终于在雁荡山见到了我心中的偶像徐霞客!因为林散之最敬佩徐霞客,我也学习研究了徐霞客,喜欢旅游,亚丁老师开玩笑地称赞我是“柯霞客。”这是笑话了。</p> <p class="ql-block">灵岩景区被视为雁荡山的“明庭”它以灵岩古刹为中心,后有灿若云锦的屏霞嶂,左右天柱、展旗二崖对峙,壁立千仞,人处其中,顿觉万虑俱息,人之渺小。我们在此观赏了百年非遗项目——悬崖飞渡表演。悬崖飞渡始于本世纪30年代.在旧社会,村民们为了采中草药卖钱养家糊口,常系绳索,着沿崖壁悬空采撷。在漫长的岁月中,他们练出了一身飞崖走壁的本领。还看了空中飞渡表演,舞台是在天柱峰和展旗峰的峰顶上拉上一条钢索,高达200多米,宽亦200多米,表演者空中走钢丝,攀爬,翻斤斗,触目惊心,演技可谓世界罕见。</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又走石崖栈道,去方洞景区。导游告诉我们这条栈道就是依循雁荡山第三期火山喷发形成的流纹岩夹层(金腰带)开凿,全长约1-1.5公里,完全是人工开凿出来的。真不容易啊!围着一座山天然形成的大洞修起了石道,沿着山可以360度地欣赏着美景,绝壁间还修了条铁索桥,走上去晃晃悠悠,真有此惊险。</p> <p class="ql-block">接着我们又赶往大龙湫景区,大龙湫仪态万千,变化无穷。清人袁梅曾赋诗曰:"龙湫山高势绝天,一线瀑走兜罗棉。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况复百丈至千丈,水云烟雾难分焉。"</p><p class="ql-block"> 张大千作有《雁荡大龙湫》泼墨写意画。图上题有《谒金门》词:“岩翠积,映水渟泓深碧。中有蛰龙藏不得,迅雷惊海立。花草化云狼藉,界破遥空一掷。槛外夕阳无气力,断云归尚湿。”只可惜,我和周玉曼因为腿疼,没有走到终点,半途而废。因为我们这时已走了两万多步了,腿酸,脚痛,我还伴有感冒咳嗽,体力不支,我们只得看看别人拍的照片了,这个季节水不大,可称之为涓涓细流,但居高临下,渐成烟雾。很有山野气。</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为看灵峰夜景。一景两看,是要两张门票的。“日景耐看,夜景销魂”。灵峰夜景,变幻多姿,妙不可言。当夜幕降临,这里一切都变成了黑色,神秘莫测,犹如进入静谧的仙境,妙不可言。还如黄宾虹黑厚浓重的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一天的时间,我们倒车十次,步行了30000多步,看了雁荡山最重要的灵峰、灵岩、方洞、大龙湫、灵峰夜景,感到时间太紧了,但是我们也销魂其中,初步领略了雁荡山的神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