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记趣

田欢乐

<p class="ql-block"> 初中记趣</p><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农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地道农民的儿子,念</span>初中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学校离家约四、五里地,上学走的是乡间小路。那时生活虽然很苦,但也有一些有趣的事。</p><p class="ql-block"> 一、赤足走在田埂上</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读书,上学基本上穿布鞋。当时有一双球鞋就是奢侈品了。我在初中时,就没有穿过球鞋。万一放学遇到下雨或者冬天下雪,只好把布鞋拎在手上,把裤腿卷起来,赤脚走回家。在下雨的田埂上走,也是一门技术活。特别是田埂底子较硬,表面有一层薄薄的泥巴,特别容易打滑,稍不留意就会滑个仰八叉。这时双脚脚趾必须内钩,以减少身体接触地面的面积,增加摩擦力,猫着腰,迈着八字步,前脚必须站稳才能挪动后脚,速度必须慢下来,万一滑了一下,还必须加速前进,以缓冲惯性使身体失去平衡而摔倒。当然也有防不胜防的时候,摔成泥人,或者半路上遇到下雨,无处可躲,被淋成落汤鸡,也是常有的事。如果路两边长有小草,直接走在草上,相对比较安全些。冬天下雪,赤脚刚着地有点刺骨,但走着走着就暖和了,遇到下雪籽,耳朵扎得生疼,好在衣服不会湿。</p><p class="ql-block"> 二、雨后捉鱼</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家里能吃上鱼,大都是在过年的时候。每个生产队基本都有一口当家塘,上半年放养鱼苗,过年前捕捞,按人口分配,作为过年改善伙食的一道荤菜。也象征着年年有余(鱼)。我们家还舍不得全部吃完,往往要留一碗等到农忙插秧,白天干活比较辛苦的时候,用于补充能量,或者有贵重亲戚来家里,才舍得将其吃掉,平时隔几天煮饭时也就放饭头上蒸一蒸,防止霉变,然后再存放起来。</p><p class="ql-block"> 夏天来临,一场大雨过后,鱼特别活跃,在靠近当家塘的水田边上就能捉到鱼。有一次我们上学路过钱家祖,雨刚停,水田里的水通过缺口哗哗直下,经过塘后梢流向当家塘,当家塘里的鱼逆流而上,跳进水田,在不到几十米的水道里几乎都是鱼上上下下。我们灵机一动,用泥巴将田缺口堵起来,不让雨水下流,水很快退下去,但鱼并没有完全退回塘里,有少数留在被水冲出的水宕里,一下捉了不少鱼,大都是鲫鱼,正准备带走,这时一个扛着铁锹放水的老农,老远看见我们,就在呵斥:“你们干什么,这是生产队的鱼,全部放下。” 我们当时胆小,不敢争辩,洗洗手就上学去了,鱼就留在没有水的空地上。没走多远,我们回头看,他并没有将鱼放回塘中,而是脱下长裤将鱼包裹着带回家去了。</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水田里泥鳅、黄鳝到处都是,下大雨后在水田里捉到鱼甚至老鳖毫不稀奇。现在科技发达了,稻田里使用农药和除草剂,黄鳝、泥鳅早绝迹了。</p><p class="ql-block"> 三、乒乓球桌坐人</p><p class="ql-block"> 那时学校学生体育生活比较单调,大球就蓝球,排球和足球印象中学校没有。乒乓球比较普及,对场地要求不高,一副球台即可进行。我从小学就学打乒乓球,到初中仍然兴趣不减。大都利用课间休息或者放学后练一练。我虽然球技不高,但无论赢球还是输球都使我感到充实和满足。运动的乐趣不仅仅在于胜利,而且更在于参与其中的过程。运动过后,身心得到彻底释放,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击打出了体外。运动除了能锻炼身体,还能学到许多人生哲理和为人处世之道。</p><p class="ql-block"> 无奈当时学校条件简陋,乒乓球桌建在室外,是用砖头和水泥砌的,球网也是两边用砖头,中间放一根树枝,有时砖块充足时,就全部用砖头码成一排矮墙,刮风下雨就停。</p><p class="ql-block"> 因为学校只有一个球台,喜欢打的同学又多,有时球台旁聚集许多同学,如果不让他打,他干脆爬到球桌上坐着,让你也打不成,多的时候一边坐好几个同学。这时为了玩成,只好妥协,与他谈判,叫他先下来,进行一局淘汰制,败者下,胜者守擂,然后轮流上,算是和平共处。但也有闹僵的时候,看见人多,淘汰一圈下来,还不知道几时再能挥拍,直接将球拍和球带走,让大家都玩不成的情况也是有的。</p><p class="ql-block"> 四、午睡时被训话</p><p class="ql-block"> 离家路稍远的同学,中午就在学校吃饭。大多数是在家里带米来交给学校食堂换成饭票,菜开饭时在食堂买。因家里条件较差,我多数时间是在家里带上母亲早上给我做好的小麦耙作为中餐。</p><p class="ql-block"> 中午就在教室里趴在桌子上午睡。但有时总有几个同学不睡,在聊天。校长姓周,就住在我们教室隔壁,他上厕所回来(厕所就在我们教室下面),路过我们教室,听到有人在讲话,就直接走进我们教室,大家见状,一下子全都趴在桌子上,瞬间安静了。周校长就开始训话,讲时间和生命的关系,并引用鲁迅名言“浪费别人的时间等于谋财害命”,不会休息,就不会学习,不会工作,并列举了许多例子来说明这个道理。这些话当时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含义,但一直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讲了大概不到十分钟,没人敢抬头,他就回房间休息去了。</p><p class="ql-block"> 周校长是一位威严而又慈祥的长者,他开明、有远见、负责任,对教学管理有一套方法,是真正在教书育人。学校在他的领导下,教学秩序井然,受文革的冲击比较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