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声)母爱的眼神

启航(吴章裕)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人们常说:“听过忘记,吃过肚饥。”年纪大了,记忆力减退,客观存在。然而,有些瞬间、有些话儿、有些短暂的对视,一旦走进心间,便再也难以忘怀,甚至一辈子都清晰如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娘舅表弟的儿子,结婚办喜酒,亲朋好友几乎都到齐了,屋里屋外挤满了人,喜庆与热闹交织在一起。因为当时的我还在上班,稍晚些才赶到。我到的时候,大多数人已经入席,只有几个人还站在路口,似乎在等人。其中一个,正是我的老母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姆妈,我来了!”母亲听到我的声音,立刻喜笑颜开,双手搭在我的手臂上,那双原本昏花的眼睛瞪大好多,像扫描仪一样从头到脚仔细打量了我一番。随后,她仰起头,凝神注视着我。四目相对的那一刻,我发现母亲的眼神与往常不同,泪光中闪烁着满满的爱意。母子的深情在无声中交汇,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原来,母亲迟迟没有入座,一直在外面等着我,在她心里,我比谁都重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那以后,我从母亲的眼神中读懂了更多。二十三年前,父亲去世,我们失去了最亲的人,而母亲更是失去了精神与生活上的依靠。我曾担心她无法承受,害怕她孤独,害怕她生病。然而,母亲却异常坚强,泪往心里流,日子一天天熬着过,逐渐恢复了平静。她独自打理生活,勤俭节约,耕地种菜,自食其力,直到去年88岁才不再下地耕种。母亲从不叫苦,也不怨天怨地,心态安然。</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五兄妹中的老大,工作在外不在她身边,照看母亲的事儿比弟妹少了许多,母亲却一直还宠爱我,不求我报答多少。我退休后反而走得更远,管了小的依然顾不上老的。老娘对我说:“你家里忙,不来看我没事的。”经常宽慰我,理解我。其实,内心上是想我盼我多来看望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实生活中往往忠孝两难全,天平总是偏向子孙后代了。我一般选择礼拜天去看望她,陪她吃顿饭,聊聊天。虽然我想多去看看她,但也不敢多去,怕娘多了多惦记。娘嘴上不说,其实掐着指头也在算日子,星期六不去,星期天应该会到,每次的中饭早早就把我的也烧进了。一见面,她总就先关注我的气色,关心我的健康胜于自己。母亲平日里闲话不多,事非不生,心地善良,身体健康,很少生病,这让我在外安心许多,也是我们兄弟姐妹的最大福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每次相见,母亲总是向我像汇报工作一样,东拉西扯讲这说那,尤其是不忘老早的阵年旧事。我非常理解老年人,自己也老了,总是记着过去的事。与年迈的母亲一起唠叨交谈,随心所欲,无所顾忌,无所不适,也让我了解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母亲也喜欢听我的见解,顺从我的主意与要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毕淑敏作家有篇文章:《孝心无价》,其实,父母对子女的牵挂也是珍贵无比。“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乃是人生最大的幸事。父亲已经不在了,留下了心头之痛,但母亲依然健在,幸福依然和我们同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不想留下遗憾,尽量抽空来陪伴母亲。但母亲也知道了我的节奏,每次来了几个小时就得回去,每次待我起身要走时,总是不停挽留我:“多坐一会,午睡后再去。”“吃了晚饭再走吧。”明知留不住,口里还是不厌其烦地舍不得我离开。待我真的起身离开,母亲每次非得送我到路口不可,目送我的车子远去,直至不见踪影了方才回头。母亲那留在我背上的眼神,久久不会消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