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退休前是一名医生,退 休后就一直参加公益活动,我 还是交大西迁博物馆银龄讲解 员和西迁精神宣讲团成员。这 次招募西安市银龄交通安全宣 讲志愿者,我也积极报名,愿意 为老年群体的交通安全贡献力 量。"70岁的杨华多这样推荐 自己。3月9日起,西安市公安局 交通管理支队联合华商报开展 "西安市银龄交通安全宣讲志愿 者(团队)"招募活动,杨华多就 是数十名热心公益银龄群体里 的一名。1岁时随父西迁见证并亲历西迁精神的传承1955年3月23日,杨华多出 生于上海交通大学徐汇校区,她 的名字取自毛泽东的诗词"中华 儿女多奇志"。</p><p class="ql-block">1956年7月,年 仅1岁的杨华多跟随父亲杨积应 随校西迁,从此在大西北扎下了 根。她笑称自己是个地地道道 的西安人,而"西迁"不仅是她人 生的起点,更成为她一生践行的 精神信仰。杨华多表示,父亲杨积应时 任交通大学金工厂工段长,为响 应党中央的号召积极报名西迁, 当时母亲还怀着身孕,一家七口 坐上西迁专列来到西安。听母 亲说,刚到西安时一切都在建设 中,学校周围是一片荒地,夜里 时常还能听见狼的叫声。父亲 当时为了按期完成加工任务,干 脆带着行李铺盖睡在厂里,全身 心投入建设工作。杨华多有三个姐姐和三个 弟弟,几乎都是母亲一人抚养长 大。"小时候,我们对父亲有些 埋怨,后来才理解了:当党和国 家决定调整教育布局时,我们的父辈舍小家顾大家,我们是交大父辈们爱国奉献精神的见证者,传承弘扬这种精神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为身为西迁子女而骄傲。"数十年坚守在医疗一线主动报名宣讲"西迁精神"杨华多在西安交通大学附小、附中完成学业后,进入西安市卫生学校学习。她主动报名</p><p class="ql-block">参加医疗队,响应"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前往安康紫阳县等地,为当地患者提供医疗服务。</p><p class="ql-block">1975年,杨华多被分配到西安市红会医院工作。唐山大地震后,杨华多投身救援工作。</p><p class="ql-block">在医院工作期间,她多次在全市、全省护理技术大比武中获奖,迅速成长为医院护理领域的重要骨干,并于1989年晋升为护理长。</p><p class="ql-block">退休后,杨华多积极投身西迁精神的宣讲工作,成为交大西迁博物馆的银龄讲解员。2018年至2019年间,她共进行了十余场宣讲,向社会各界传播"西迁精神"。</p><p class="ql-block">杨华多不仅是西迁历史的见证者,更是以自己的亲身经历诠释了"西迁精神"中的奉献与担当。谈到传承西迁精神,她眼</p><p class="ql-block">含泪光地说:"我出生在交大,成长于西安,西迁精神已经融入了我的血液。我希望用自己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并继承这段光辉历史。"</p><p class="ql-block">愿积极参与交通安全宣讲呼吁老年人以身作则。近日看到华商报联合西安公安交警发起的银龄交通安全宣讲志愿者招募活动时她第一时间报名,希望能为提高公众特别是老年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出一份力。</p><p class="ql-block">"交通安全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命安全,作为一名志愿者,我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意识到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p><p class="ql-block">性。"杨华多表示,她希望能在社区、学校等地开展交通安全讲座,结合自身经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公众普及安全出行的知识。</p><p class="ql-block">谈及交通安全,杨华多深有感触。她指出,许多违反交通规则的往往是老年人,带着孙辈闯红灯的现象尤为常见。"交通安全关乎生命,我们必须遵守规则。很多老人抱着侥幸心理,觉得只要看一看,没人没车就可以过去。事实上,这种行为不仅危及自身,还可能导致司机紧急刹车,甚至发生事故,带来严重后果。"她强调,遵守交通规则不仅</p><p class="ql-block">仅是个人的责任,更是对社会的尊重。</p><p class="ql-block">"有一次,我亲身经历了交通事故。"杨华多回忆,她当时正在斑马线上行走,一辆电动车突然冲过来将她撞倒。"幸好我平时锻炼身体,没受大伤。但这让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哪怕是一次小小的违规,都可能带来严重后果。"</p><p class="ql-block">杨华多呼吁老年人以身作则,不要因一时便利而忽视交通法规。她说:"作为长辈,我们应该为孩子们树立榜样,遵守规则,珍惜生命。""我这辈子做了不少好事,"杨华多笑着说,"退休后也希望能继续发挥余热,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作为交通安全宣讲银龄志愿者,哪怕能帮到一位老人避免交通事故,也能避免两个家庭陷入悲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