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野药香 耕植希望

邓 琮

<p class="ql-block">  春风节气过后到了耕种的季节。在经历了十多天的阴冷雨雪天气后,这几天终于天晴了。虽然是短暂的晴天,据天气预报过几天还有大幅降温。但靠天吃饭的村民们抓住这难得的好天气进行春耕生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春日暖阳倾洒而下,为广袤的山野披上一层金色薄纱,唤醒了这片沉寂许久的土地,一场关于希望与收获的农事——春耕种药材,在山野间火热展开。</p> <p class="ql-block">  宕昌地道药材种类繁多,野生加种植有一百多种。当归、党参、大芪、大黄是四大支柱产业,种植药材虽很辛苦,但收入高于粮食作物,因而这些年农村以种药材为主,很少种粮食作物了。田埂上,村民们有的在挖党参苗,有的在栽植,党参苗挖起来很费劲,一般是年轻的成年壮男手持约三四十斤重的钢叉,刺入土中人站在上面使劲晃动使其深入,然后撬松坚硬的土层,由妇女们创出,一束束放入竹框然后再绑扎好装入电三轮。前天在山上路过和村里俊平爸聊天,他家的党参地由于没盖遮阳网,大半被冬天觅食的野鸡吃掉了头部,没头的苗子是不能栽种的,因而造成了重大损失。家里年轻人外出打工,顾请了七八个帮工创苗子,女工每天180元,创出的苗子卖掉仅够支付人工费。</p> <p class="ql-block">  平红家正在栽植黄茋,农机的轰鸣声和妇女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形了成了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装满着药材幼苗的电动三轮停在地边,平红爸在前面用旋耕机犁地,他弟弟熟练的在犁沟内迅速撒入化肥,七八个帮工的妇女迅速将药苗植入犁沟内,旋耕机折返时将栽入犁沟的药苗掩埋,又开始栽下一个犁沟,周而复始,直至一抉地栽完。</p> <p class="ql-block">  土黄色的幼苗在阳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晶莹的光。妇女们们三两成群,一边劳动,一边在分享着见闻。有的讨论着今年的种植计划,有的分享着过往种植药材的经验,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野间。</p> <p class="ql-block">  大西北黄土高原的山野还没有呈现绿意,田地间,锄头起起落落,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每一下挥动,都翻开了沉睡一冬的泥土,散发着清新又醇厚的土腥味。年近八旬的老牛夫妇弓着身子,仔细地将手中的药材幼苗放入挖好的土坑,随后用双手轻轻拢土,把幼苗稳稳地固定住,动作轻柔得像是在呵护一件稀世珍宝。他身旁帮工的少年,也不甘示弱,努力模仿着老牛的动作,尽管手法略显生疏,但那股认真的劲头丝毫不减。</p> <p class="ql-block">  不远处的平地上,几个妇女正坐在小板凳上,对药材苗子进行筛选。她们的手指灵活地在苗子间穿梭,挑出那些饱满、健康的苗子,将有瑕疵的一一剔除。微风拂过,撩动着她们的发丝,却丝毫没有分散她们的注意力,专注的神情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动人。</p> <p class="ql-block">  山野间,处处是忙碌的身影。这边,有人在挖苗;那边,有人在栽植,还有人在清理田边的杂草,为药材的生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这忙碌的春耕种药场景里,每一个人都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播撒着希望的种子。他们深知,此刻的辛勤付出,将换来秋日的丰厚回报,而这些茁壮成长的药材,不仅是经济的来源,更是乡村发展的希望之光 。</p> <p class="ql-block">  种药材相比粮食作物要辛苦很多,但因其根植于土中,一般不受冰暴等恶劣天气的影响,大黄的叶子大,自身的叶子可遮阳减少土壤中水分的蒸发。由于药材根植于土中深度在一尺以上,因而开挖时费力费时,女人干不了,要壮男劳力才能干得动。机器挖成本高,人工挖很费劲,挖出来拉回家再慢慢加工晾晒。成品药材的价格随市场的波动而不稳定,前年我给外地朋友买了一些地产药材,当归每公斤160元,党参150元,还是托人从贩子处转让的,听说今年价格低于前年。</p> <p class="ql-block">  我是在农村长大的,深知农民的不易,盘中餐,粒粒苦,祈愿今年风调雨顺,让这些药田在阳光雨露的润泽下,药材根根壮硕、叶叶繁茂,愿春风温柔抚过药田,让每一株药材都汲取天地精华,以累累硕果回应药农的辛勤付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