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们从温州出发到武汉已经傍晚时分了。第二天天气晴朗,我们乘坐地铁5号线到司门口黄鹤楼站A出口便到了黄鹤楼公园的大东门。公园位于武昌蛇山之上,分为收费区和免费区。我们买了门票,进入了黄鹤楼景区,沿着石阶向上攀登。</p> <p class="ql-block">在黄鹤楼与白云阁东边,距离景区东门的不远处,立有一尊高大的铜像,铜像雕刻的是一位英姿飒爽的古代将军。他牵马扶鞍,神态悲愤,正抬头望向长江。这尊铜像所塑造的,正是南宋抗金名将,岳飞。</p> <p class="ql-block">为什么在黄鹤楼景区中,会有一座岳飞像呢?岳飞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背上刺字“精忠报国”、多次北伐抗金,最终却遭奸人陷害,不幸蒙冤惨死。但很人多都不知道:岳飞一生,与武昌和黄鹤楼,都有着不解之缘。南宋绍兴四年,岳飞第一次领兵北伐,他带领人马,第一次从武昌渡过长江。在渡船上,岳飞对幕僚立下重誓,如不能擒贼帅、复故土,誓不还乡!正是在这次北伐中,岳飞一举收复了襄阳六郡。也因这份战功,他被南宋朝廷封为清远军节度使,驻节地就是今天的武昌。</p> <p class="ql-block">驻节武昌期间,岳飞曾多次登临黄鹤楼,远眺北方,感慨颇多。此后他上书朝廷,要求增兵,以便收复南宋失地。但是,岳飞的请求都被朝廷驳回。在此后的7年里,岳飞悉心经营武昌,努力将这里打造成,北伐中原的坚强后盾。后来,他确实也几次从武昌出发,抗击金军的进犯。但很可惜,他收复故土的愿望,却终究没有实现,自己也含冤惨死。</p> <p class="ql-block">在黄鹤楼景区,岳飞铜像的背面,是一组青石浮雕,描绘的正是这个战争场面,旁边还配有岳飞最著名的手迹,还我河山!令人遗憾的是,同样是在这第四次北伐中,发生了著名的十二道金牌事件。</p> <p class="ql-block">来到这里才知道,黄鹤楼没有黄鹤,却有岳飞的一段往事!</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我看到了各种各样的景点,有古老的炮台,有精致的亭台,有清幽的花园,有壮观的雕塑,还有一座座的古建筑,每一处都让我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边欣赏着风景,一边向着黄鹤楼的方向前进。黄鹤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峰岭之上,享有"天下江山第一楼"、"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 江南三大名楼”。</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筑城为守,建楼以嘹望。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景点,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脍炙人口的诗篇。</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一座白塔,名字叫胜像宝塔,俗称“白塔”、“孔明灯”。据史料记载,此塔系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喇嘛塔,为元代所建。胜像宝塔后面是一牌坊。</p> <p class="ql-block">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的外形是一座典型的中国古代楼阁,以黄色为主色调,屋顶呈歇山式,檐角上挂着风铃,墙壁上镶嵌着彩色的玻璃,门窗上雕刻着各种图案,整个楼阁显得庄严而华丽。</p> <p class="ql-block">黄鹤楼的内部也十分精美,每一层都有不同的主题,展示了黄鹤楼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科技。我一层一层地参观了黄鹤楼,感受到了它的魅力和气质。</p> <p class="ql-block">一楼高大宽敞的大厅正中藻井高达10余米,正面壁上为一幅巨大的“白云黄鹤”陶瓷壁画,两旁立柱上悬挂着长达7米的楹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地憾;大江东去,波涛洗净古今愁。《白云黄鹤》是彩釉陶板画,讲述黄鹤楼“辛氏酒楼”“仙人驾鹤”的神话传说,出自“中国文联终身成就美术家”周令钊之手,他的艺术手法含蓄不张扬,典雅而宁静。</p> <p class="ql-block">二楼大厅正面墙上有用大理石镌刻的唐代阎伯理撰写的《黄鹤楼记》,记述了黄鹤楼兴废沿革和名人轶事;楼记两侧为两幅壁画,一幅是“孙权筑城”,形象地说明黄鹤楼和武昌城相继诞生的历史;另一幅是“周瑜设宴”,反映三国名人去黄鹤楼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三楼大厅的壁画为唐宋名人的“绣像画”,如崔颢、李白、白居易、陆游等,也摘录了他们吟咏黄鹤楼的名句。当然也有名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p> <p class="ql-block">四楼大厅用屏风分隔成几个小厅,内置当代名人字画,供游客欣赏、选购。顶层大厅有《长江万里图》等长卷、壁画。</p> <p class="ql-block">五楼建筑风格为清代风格。楼内设有餐厅和观景台。在五楼观景台上观看整个武汉的城市风光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有很多著名文人墨客留下诗篇,他们的诗句如今还在黄鹤楼的墙上刻着,如同一首首永恒的歌。</p> <p class="ql-block">据传黄鹤楼始建于223年的三国吴黄武二年,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出于军事目的,而在长江边黄鹄矶上夏口城一角修建的一座军事瞭望楼。孙权认为“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地名来源),筑城以守,建楼以瞭望。</p> <p class="ql-block">晋灭东吴以后,三国归于一统,该楼在失去其军事价值的同时,随着江夏城地发展,逐步演变成为官商行旅“游必于是”“宴必于是”的观赏楼。</p> <p class="ql-block">到了唐代永泰元年(765年)黄鹤楼已具规模,然而兵火频繁,黄鹤楼屡建屡废,仅在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楼运盛”之说。</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座“清楼”建于同治七年,毁于光绪十年(1884年),遗址上只剩下清代黄鹤楼毁灭后唯一遗留下来的一个黄鹤楼铜铸楼顶。</p> <p class="ql-block">我们站在黄鹤楼的顶层,那里可以俯瞰整个武汉的风光。站在窗边,看着长江的波涛滚滚,看着武汉长江大桥的雄伟壮观,看着武汉的高楼林立,看着武汉的人来人往。</p> <p class="ql-block">我觉得黄鹤楼是武汉的一张名片,也是中国的一张名片,它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也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和魂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