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十五年前哲学博士研究生作业《论古代科学哲学与现代科学哲学之异》选自《高谈阔论》下辑阔论

诗神

<p class="ql-block">论古代科学哲学与现代科学哲学之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摘要</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本文旨在深入剖析古代科学哲学与现代科学哲学的区别。通过梳理现代西方哲学的发展脉络、特点,从思想基础、理论形态、研究重心等方面对比二者,揭示哲学思想演变的内在逻辑与时代背景的关联,展现哲学发展在不同历史阶段的独特面貌与深刻内涵。</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关键词</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古代科学哲学;现代科学哲学;思想变革;语言转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引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哲学思想的长河奔腾不息,从古代科学哲学的源头流淌至现代科学哲学的广阔流域,其间经历了无数次的思潮涌动与变革。现代西方哲学自黑格尔之后,新流派如繁星般涌现,带来了思想方式的深刻变革,与科学技术及各学科紧密相连,这使得现代科学哲学呈现出与古代科学哲学截然不同的风貌。深入探究二者的区别,不仅有助于我们把握哲学发展的脉络,更能为理解当下的哲学思考提供坚实的基石。</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二、思想基础之变</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在古代科学哲学时期,理性论占据着重要地位。古希腊哲学家们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凭借理性思辨构建起庞大的哲学体系。柏拉图的理念论,通过理性对永恒不变的理念世界的探寻,为知识与真理奠定基础;亚里士多德运用理性分析自然、伦理等诸多领域,其逻辑体系成为后世哲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他们相信理性能够穿透现象,把握事物的本质,追求一种永恒、普遍的知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而,到了现代,经验论与理性论的地位发生了显著变化。从19世纪中叶以前近代科学对经验论的有力支持,到现代科学对经验论的挑战,这一转变深刻影响了科学哲学的走向。例如,分析经验论在20世纪初到50年代末期的英美哲学界占据统治地位,实用主义等流派也倾向于经验论。但随着认识心理学的发展,人们发现心灵并非如经验论所设想的那般是一块白板,知觉和意象都受到认知模式的深刻影响。结构主义运动的兴起,更是力图恢复理性论在现代哲学中的地位,科学实在论依据新物理实验结果对经验论的批评,为理性论的复兴提供了有力依据。现代科学哲学在经验论与理性论的此消彼长中,不断调整着思想基础,走向更为多元和复杂的思考路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三、理论形态之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古代科学哲学理论往往呈现出一元主义和决定论的特征。哲学家们追求一种永恒不变、普遍有效的规范、准则和标准。在他们看来,存在着一种绝对的真理和唯一正确的认识世界的方式。例如,在古代的宇宙论中,人们试图寻找一种统一的理论来解释宇宙的起源和运行规律,相信存在着一种决定性的力量支配着一切。</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而现代科学哲学则被多元主义和相对主义所主导。哲学家们不再坚信单一的、绝对的规范和标准。在逻辑、伦理学、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等诸多领域,都出现了多元主义取代一元主义、相对主义取代决定论的倾向。卡尔纳普的容忍原则允许不同的逻辑和语言构架存在;福柯揭示了文化史上各种不同的认识型;库恩提出科学史上不同的范式,强调科学发展并非是线性的、累积的,而是在不同范式之间的转换。费耶尔阿本德甚至指出科学家不仅发明理论,还创造事实、标准和生活方式。这种理论形态的转变,反映了现代科学哲学对世界复杂性和多样性的深刻认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四、研究重心转移:语言问题的凸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古代和近代的许多哲学家虽对语言有所考察,但并未将其视为哲学思考的必要前提。在他们眼中,语言只是表达思想的工具,而非哲学研究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然而,现代西方哲学发生了深刻的“语言转向”。无论是英美分析哲学,还是欧洲大陆的现象学、结构主义和解释学,都高度重视语言问题。分析哲学家认为科学问题与语言紧密相连,哲学问题本身就是语言问题或者可归结为语言问题。一部分分析哲学家主张构造形式语言系统来分析科学理论和观察报告,以阐明语义和逻辑关系;另一部分则专注于分析日常语言,认为日常语言的误解导致了哲学困惑,通过细致分析日常语言的用法就能解决哲学问题。而在欧洲大陆,结构主义把一切现象视为代码或符号系统加以分析,如勒维 - 斯特劳将神话和亲属关系看作具有语言般的结构;解释学则把人的行为、语言等都当作需要解释的文本,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来理解世界。语言在现代科学哲学中成为了打开哲学大门的关键钥匙,研究重心的这一转移,深刻改变了哲学研究的方法和方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五、结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古代科学哲学与现代科学哲学在思想基础、理论形态和研究重心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这些区别是哲学思想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展演变的结果,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科学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背景以及人类对世界认知的深化。从古代科学哲学对永恒真理和绝对规范的追求,到现代科学哲学在多元主义、相对主义思潮下对世界复杂性的拥抱,以及对语言问题的高度重视,哲学始终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前行,为人类理解自身和世界提供着深刻的思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