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晨的盈江,阳光透过允燕山的薄雾洒在大盈江畔,我们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专业委员会受盈江县阿昌族学会邀请,我与俸昌泽副会长、左菊凤副秘书长一行人来到这座边陲小城。这里,一场关于阿昌族文化的盛宴正等待着我们。2025年3月22日,盈江县阿昌族学会举办的讲座、培训和联谊活动拉开了帷幕。九点半,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活动正式开始。盈江县阿昌族学会赵晓燕会长,盈江县统战部朗其观常务副部长先后致辞,为节日送上祝福。上午的专题培训讲座上,我以“赓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非遗经典”为主题进行了两个小时的分享讲解,三百多位阿昌族同胞认真聆听,气氛热烈。</p> <p class="ql-block">盈江县阿昌族学会2025年会员联谊活动暨“阿昌族非遗保护与传承”专题讲座 主会场。</p> <p class="ql-block">走进活动现场,<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块巨大的广告牌矗立在活动现场,上面写着“阿昌族”,并介绍了这个叫“阿昌族〞的民族的一些基本信息。这块广告牌不仅是文化的象征,更是阿昌族人民对自身身份认同的骄傲展示。</span></p> <p class="ql-block">另一个大展板上详细介绍了阿昌族讲座专家,展板前,<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现场随处可见身着传统服饰的人们,或三五成群,或独自驻足,</span>人们专注阅读的身影,让人感受到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与敬意,<span style="font-size:18px;">彰显出这个民族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知识的深厚的历史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讲座报告大厅内,背景墙上挂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赓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民族非遗经典”的横幅,前方摆放着一排桌椅,整齐地放着矿泉水瓶等物品。这里是思想交流的场所,是文化传承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全体起立,同唱国歌,共同见证一项文化盛事。</p> <p class="ql-block">云南省民族学会阿昌族研究专业委员会捐赠非遗书刊,受赠者盈江县阿昌族学会代表,在活动上手持书籍站立,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渴望,对文化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非遗到边疆,非遗进社区,非遗进村寨。</p> <p class="ql-block">曹先强教授在台上进行演讲,大屏幕上展示着相关内容。他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每一位听众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讲座培训。</p> <p class="ql-block">曹先强教授在台上进行演讲,大屏幕上展示着相关内容。他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每一位听众都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会议厅里,大家坐在长桌两边,认真听讲。每一位参与者都带着对文化的热爱与尊重,共同探讨阿昌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p> <p class="ql-block">讲座后主席台合影。</p> <p class="ql-block">盈江县阿昌族学会2025年会员联谊活动暨“阿昌族非遗保护与传承”专题讲座主会场,联谊活动大舞台上,舞台中央两侧写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非遗经典”主标题。精彩纷呈的节目轮番上演。这个阿昌族青年怀抱吉他,深情献歌,吉他的旋律在舞台上回荡,表演者技艺娴熟,观众们沉浸其中,感受着音乐的魅力美。</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窝罗蹬起来!</p> <p class="ql-block">现代时尚的服装秀 秀起来。</p> <p class="ql-block">母语歌曲唱起来。</p> <p class="ql-block">欢乐祥和的舞蹈跳起来。</p> <p class="ql-block">悠扬婉转的葫芦丝吹起来。</p> <p class="ql-block">清新空灵的二胡拉起来。</p> <p class="ql-block">欢歌起舞庆佳节。</p> <p class="ql-block">男女老少同欢庆。</p> <p class="ql-block">“男耕女织”“割谷织布”舞蹈动作。是阿昌族古老农耕历史文明的集体记忆。</p> <p class="ql-block">阿昌族妇女,身穿传统的民族服装,翩翩起舞,背景板上展示着与舞蹈相关的图案元素,整个画面充满了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户撒刀具技艺表演,精彩绝伦,身穿黑色服装的户撒打刀男子手持长刀,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身后摆满了一整排矿泉水瓶等待挑战,结果一刀全部砍断。这一幕,不仅是技艺的展示,更是勇气与智慧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会员联谊活动,最后蹬窝罗狂欢,俸昌泽副会长,言传身教,做舞蹈引导引领,动作示范,大家列队跟随在舞蹈队伍,排成双列跳舞,动作整齐划一,展现出阿昌族人民团结一心的精神风貌。</p> <p class="ql-block">弩弓射日,双龙行路,金龙转身,男耕女织,传烟递情,蹬窝罗,跳阿露,庆丰收,跳民族团结舞,在茵茵绿色草坪上,喜悅的人们身着五颜六色盛装排成两队,跟着舞蹈示范老师的动作,一步一趋,开心蹬窝罗,欢声笑语回荡在空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盛大的民族舞蹈狂欢活动上,穿着传统服饰的人们载歌载舞,台下观众席上坐满了身着节日盛装的人群,气氛热烈欢快。</p> <p class="ql-block">身穿民族服饰,欢歌起舞,他们的动作轻盈优美,仿佛在诉说着阿昌族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户外活动场地,绿草茵茵之上点缀着五彩斑斓的小旗子随风飘扬,身着民族服饰的人们正在载歌载舞,欢声笑语中,阿昌族的文化魅力尽情展现。</p> <p class="ql-block">站在展示牌前拍照留念,记录这一天美好时刻。</p> <p class="ql-block">据历史档案显示,据民国时期统计,盈江县曾经是阿昌族人口数量分布最多的县。因为县域分划,历史上户撒区曾经属盈江县直辖,后来户撒区,先后划入瑞丽县,划入陇川县,盈江县阿昌族人口极速减少。新中国成立初期,散居盈江县阿昌族人口数量与聚居村庄,虽然零星散落,但仍然有一定数量,还选举出州县区乡人大代表与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设美丽盈江,巩固边疆,建设边疆,做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盈江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民族工作,求真务实,开展得扎实有效。经获得上级批准,盈江县阿昌族学会成立。阿昌族学会成立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县委统战部、县民宗委、县民政局的正确引领与指导下,积极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事业,学会主动不断向各级党委和政府反映盈江县阿昌族现状,又积极团结盈江县境内散居各地的阿昌族同胞,使濒临消失了的盈江县阿昌族支系仙岛人,自豪自觉自信地回归加入了阿昌族族群大家庭里,还组织编辑印刷了介绍阿昌族仙岛支系的《盈江仙岛人》。找到盈江县新城乡土仓村的赵姓阿昌族。找到了盈江县旧城镇信顶村的曹姓阿昌族。找到了集中移民聚居五和社区的杂姓各姓阿昌族,一起团结起来,抱团取暖,向前发展。紧跟时代步伐,促进民族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盈江县阿昌族学会成立近十周年以来的工作,真正起到了基层学会是基层党委政府的桥梁,纽带,助手作用。</p><p class="ql-block"> 大盈江伴春光扬波欢唱,允燕山随春风举臂起舞。我沉浸式体验盈江阿昌族同胞大方自信的节庆活动,从现场强烈感受到,盈江县学会的工作,一,受到上级领导重视,二,受到广大干部群众拥护与爱戴,三,盈江县阿昌族年轻干部朝气蓬勃,满满当当的正能量,县委编办曹明敏,县政府办副主任王云兵,昔马乡党委委员与组织干事赧昌和,苏典乡干部曹兴维,还有好几位赶来现场出席活动的县直部委办局之局长,热情洋溢,不论陇川县籍,还是梁河县籍,盈江县籍,有缘份工作生活在盈江县这片热土,大家和谐相处,共同努力,昭示着盈江县阿昌族民族团结与民族进步工作会越来越好。盈江县阿昌族学会,近十年来的工作,功德无量,彪炳史册,令人敬佩啊!</p> <p class="ql-block"> 大象雕像群,矗立在一个圆形花坛中央,周围车辆行驶,仿佛在诉说着盈江这座小城的活力与生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金灿灿的晚霞洒满大盈江,将整个允燕山装点得如诗如画。这次旅程不仅让我深入了解了阿昌族的文化魅力,更深刻体会到盈江县这片土地上民族团结的力量。阿露窝罗节的欢乐氛围久久萦绕心头,愿这份美好的记忆常伴左右。站在盈江大桥头,回望这座充满活力的小城,心中满是不舍。希望未来还能再次踏上这片热土,继续探寻更多未知的美好。鸣谢图片拍摄者及图片提供者盈江县阿昌族学会秘书处。(曹歌)</p>